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试析现代奥运会商业化运作的负面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奥运会商业化运作使奥林匹克运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愈演念烈的商业开发和对商业利益的过度追求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给现代奥运会和奥林匹克运动带来了一系列难以克服和解决的问题。采用献资料法、访问座谈法等,对奥运会商业化运作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进行了全面、客观的探计与分析,并就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论奥林匹克运动商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归纳综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认为商业化的存在是古奥运会衰落的诱因之一;现代奥运会的商业开发可分为萌芽阶段、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商业化运作高度重视奥林匹克的产品设计,创造了独特的营销策略;奥林匹克运动不可能完全脱离经济而独立存在和发展,它同样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商业化运作的主要模式需要重新审视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奥林匹克标志主要包括奥林匹克名称、五环标志和会旗、火炬、格言、奥林匹克会歌、奥运会吉祥物、奥运会口号、奥运会电视转播等形式,对它的保护和传播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及国际组织对于奥林匹克标志的保护及商业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奥林匹克运动及其标志的产生期,其商业价值并未得到开发,尚处于萌芽时期;第二阶段的突出特点是奥林匹克标志的保护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层面得到重视,并且由于电视转播介入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并提供新的机遇;第三阶段是奥运会的全面商业化,奥林匹克标志的商业价值得到深层次开发并在信息网络时代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国人士在谈论体育运动的发展时,几乎都一致认为:体育运动的商业化趋势加剧了。日本奥运会代表团团长柴田胜治认为:洛杉矶奥运会……商业主义显得彻底,令人有明码实价的奥运会的印象。美国的贝内特等人在合著的一本书中写到:体育运动本身已成为一桩巨大的商业,人们象经营商业一样地经营着体育运动事业。他们把“体育运动的日益商业化”作为“国际体育运动发展趋势的十个特点之一”。面对世界体育运动日益商业化这一现实,应该引起我国体育界的重视,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在制定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战略时,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5.
采用专家访谈法等对奥运会"瘦身计划"进行全面分析。主要结论:通过实施奥运会"瘦身计划"可以调整奥运会比赛项目、压缩奥运会规模,有利于解决奥运会庞大臃肿问题、防止奥运会过度商业化发展等,它的实施会为部分奥运会参赛国的优势项目进入奥运会创造机会,对以取消项目为优势项目的国家的奥运会成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影响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度的商业化开发带来了现实潜在的威胁,体育政治化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要解决的难题,兴奋剂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必须摆脱的阴影响,奥运会大型化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要挣脱的桎梏,腐败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隐性阻力,体育暴力和恐怖是奥林匹克运动面的灾难。  相似文献   

7.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武术面临着有史以来最艰难的发展和变革。在新时期,特别是北京奥运会之后,在时代和社会现实因素的影响下,武术将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走向它的"归途"。商业是未来社会的主导因素之一。武术采用商业化的运营理念和模式进行深入开展,能促使武术更健康的发展。本文针对武术的商业开发,对其商业化发展的途径,展开深入探讨,以求抛砖引玉使武术得到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田山 《体育世界》2014,(1):10-11
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体育产业化和商业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金牌榜首位让我们振奋,同时更应让我们看到后奥运时期金牌数的过度期望而带来的"一切为了奥运"、"金牌战略"、"奥运金牌成为国家体育GDP"的负面观念,正视我国体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正确理解奥运金牌与国家体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现代奥运会巨大的形象资本与全球影响,以及它在经济全球化中蕴涵的巨大的市场机制,构成了现代奥运会的市场价值,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现代奥运会巨额的资金需求与极具经济价值文化品牌,使现代奥运会商业化发展成为可能与必须.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了2008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经济的利好影响,以及通过奥运会商业化发展过程的简略回顾,对奥运会商业化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奥林匹克计划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896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开展以来,由于奥林匹克运动经济来源主要是依靠社会而非以商业性投入为主,因此,经费问题始终困扰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直到1984年洛杉矾奥运会产生由赞助商、供应商和指定产品生产商共同合作的商业促销模式,才开创了奥运经济全面商业化运作扭亏为赢的历史先河,奥运会也实现了经济效益与奥运精神的融会统一,由此开拓了奥运会走  相似文献   

11.
奥运会商业化运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奥运会商业化演进过程及21世纪奥运商业化发展趋势的分析,探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商业化运作方式,指出商业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阐述了世界沙滩排球运动所经历的产生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商业化阶段和全面辉煌阶段的各时期的特点及各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3.
奥运会市场化运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然而过度的商业化使奥林匹克精神被误读.为保证奥林匹克精神得到完整的传播和恪守,遏制商业利益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过分侵蚀,寻找市场化运作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新契合点、发挥市场运作各关联方的协同传播作用、优化赞助商的选择评价标准,是用好奥运会市场化运作这把双刃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的成功,是他将奥运会从一国变成多国,将人类的争斗从战争转到体育竞技。但他需要仰仗主办国的财政支持,未能将体育与商业联在一起。萨马兰奇就具有将奥运会商业化的本领,一切按市场经济规律办,将奥运电视广播转播权、五环标志等有形、无形资产都当成商品出售,从而使奥运会成为大赢家,主办国也成为大赢家,争办奥运,已成为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大事,各国首脑都非常重视。属于奥运商业运作~部分的邮票发行,也从萨马兰奇时代开始。  相似文献   

15.
奥运经济组成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对北京奥运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4年洛杉矶,美国人尤伯罗斯将奥运和商业紧密结合起来,使洛杉矶奥运会成为"每一次赚钱的奥运会"。由此引发了每届奥运会的申办过程充满着激烈竞争的火药味,甚至不惜大笔投资去争办奥运。但是,就近6届举办奥运的城市,虽然总收入呈递增的上升趋势,但盈利的现状则各有差异。为此,本文通过奥运会商业化发展过程的简略回顾以及对组成奥运会场济各项收入的相关性分析。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的奥林匹克运动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39  
奥林匹克运动的现状是:普遍性原则基本得到了体现;冲破了业余和专业界限;亚非拉体育地位提高,欧洲仍是世界体育中心;国际奥委会确立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主导地位;奥运会举世注目。奥林匹克运动面临过度商业化、政治干预、兴奋剂、自身组织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前景光明,将在各大洲更均衡地发展,奥运会项目将有重大调整,组织结构将更趋民主化。  相似文献   

17.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陷入了与商业化旷日持久的斗争。所谓体育的商业化是指将体育运动作为商品,通过体育比赛盈利。奥运会的商业化问题主要围绕着是否允许将奥运会本身作为商品进入市场,通过这一盛会获得经济利益。现代奥运会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为人们展现了一部商业化步步深入,不断取胜的历史。对现代奥运会商业化进程的回顾,是深入研究奥林匹克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洛杉矶奥运会是奥运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商业化操作的引入使该届盛会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顺利筹得5亿美元.圆满地完成了赛会.并实现2亿多美元的赢利. 自此.对奥运会的商业开发便一发不可收.并逐  相似文献   

19.
全球性重大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开发状况的解析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全球性重大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开发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世界杯收视规模要稍高于奥运会,但奥运会收视人群分布范围更广,F1赛车的收视规模和收视人群分布范围较小。世界杯和奥运会电视转播收入相近,F1电视转播收入不如世界杯和奥运会。奥运会电视转播权销售中坚持了“公益性”的原则,最有利于世界上最广泛的观众观看奥运会,而世界杯转播权存在开发过度的问题。F1电视转播权销售采用的是彻底商业化方式,且转播权销售的透明度很低。我国三大赛事转播权销售价格近年大幅攀升,其中F1的上升幅度最大,世界杯次之,奥运会的上升幅度较平稳。中央电视台是三大赛事中国大陆转播权的唯一拥有者,这种垄断性地位还会保持一段时期。随着我国新闻管理机制改革和体育传媒市场的开放,最终将会形成众多体育媒体争夺三大赛事转播权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论商业与中国体育结合的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商业对体育的积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在中国,商业与体育结合的前景如何呢?体育将成为这几年吸引世界目光最多的领域,因为北京要承办2008年奥运会。当然,中国不仅要办好奥运会,更要利用这一契机全面发展中国体育。中国体育要走社会化和产业的道路,必须引入商业机制和手段。从商业与中国体育结合的3个阶段入手,预测商业与中国体育结合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