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生职业精神的内涵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高职生职业精神的培育,是企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是促进高职生素质全面提升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议通过创新德育内容与方式、实施校企文化对接、规范实习实训、丰富社会实践等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职业价值、树立职业理想、培养职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邢希云 《文教资料》2010,(15):228-229
在实训中加强高职学生德育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在实训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的心理素质,这是高职生德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顶岗实习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开展、高职学生学就业以及职业规划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加强顶岗实习生的职业指导入手,借助网络技术,研究干预高职生职业危机指导能力的方法,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的就业指导提供依据。文章以以往的研究为基础,结合往届顶岗实习情况统计分析,研究顶岗实习中所遇到的职业危机对就业的影响,对基于网络技术支持加强高职顶岗实习生职业危机指导能力的方法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4.
高职生的德育效果,作用于高职生现阶段的学习,关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调查、分析影响高职生德育效果的诸多因素,针对学生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教育对策,积极付诸实践,提高高职生德育的效能。  相似文献   

5.
职业神圣感是对自己将要从事或正在从事的职业的一种尊崇和敬重。培育高职生的职业神圣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就业、乐业和建立事业。针对高职生群体中间缺乏职业认同感、存在职业失落感和职业世俗感的现状,应在思想政治课、就业指导和实训实习等层面,加强有针对性的职业神圣感教育。  相似文献   

6.
职业能力是胜任某一具体职业而必须具备的能力之和,通常包括核心能力、岗位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依托智慧校园建立的大数据平台记录了学生的学习、认证考试、阅读、实习实践、德育活动等相关信息,为评估学生职业能力现状和预测发展趋势提供了数据支持。本研究从职业能力的表征入手,设计了以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大数据体系结构的基本框架,从网络资源课程平台、学习管理系统、实习实践管理系统、德育管理系统、职业能力评价与导航系统五个方面提出了运用大数据平台提升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学院护理实习生职业防护的现状以及调查引起职业损伤的原因,并分析和探讨发生职业损伤后所采取的措施,从而提高护理学生预防及应对职业防护的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0名高职实习护生职业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发生的频次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实习护生心理性危害发生率最高(46.0%),其次为机械性危害(30.0%)、物理性危害(19.0%)和生化性危害(5.0%)。原因可能是实习护生初入临床,职业防护意识薄弱,缺乏工作经验以及与病人、家属沟通交流的经验,从而造成一定程度心理上的负担。本次调查中80.3%的高职实习护生接受过职业防护培训,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习护生的机械性危害。结论: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意识相对薄弱,应着重加强他们的自身防护意识,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知识竞赛,从而从根本上降低职业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李东君 《考试周刊》2014,(13):152-153
文章从分析职业意识内涵入手,提出全程化、系统化构建职业意识教育体系。主要从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渗透职业意识、指导学生设计职业生涯、引入企业文化进校园、建设专业化指导队伍、加强企业顶岗实习、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强化创新创业意识等方面全程系统化地培养高职生的职业意识,并最终形成高职生职业意识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的同理心现况,为下一步同理心的干预及人文课程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校17年五年制高职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同理心平均得分100.34分,最低54分,最高128分。结论实习护生的同理心有待加强,可开设一些提高实习护生职业认同的培训课程。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和高等教育的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高职生职业素养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专业技能素养、能力素养和身体心理素质等四个方面。从学生社团角度分析了社团活动对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起到的积极作用,并结合目前高职院现状提出社团建设所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即提高对社团活动的认识,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的时间,发挥社团的德育功能,加强社团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社团各项制度。  相似文献   

11.
如何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个体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和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职业成熟度研究是了解高职生职业心理发展特征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通过对高职生进行职业成度测量,掌握其职业成熟度的发展状况,对系统开展职业教育辅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冬冬 《文教资料》2012,(12):177-178
校外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聋生而言,校外实习是磨炼其实践技能,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主要方式。本文依据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聋生校外实习的实例,就如何加强校外实习工作进行探讨,着重论述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校内技能训练的开展、聋生外出实习的管理和就业机会的拓展等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探讨路桥专业高职生顶岗实习期职业适应的管理对策,在顶岗实习的教育过程中明确职业领域对于高职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顶岗实习,最终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学生德育发展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为了提高高职生德育的成效,笔者对广东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431名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状况调查分析,分别从高职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方面设计问卷,能帮助德育者较为全面地了解高职生的思想品德状况。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对于其未来的职业价值观形成、职业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加强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生职业价值观存在自身评价不科学,趋向功利化、多元化等特征,在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端正认识、科学引导,加强师资保障,积极借鉴先进经验,以促进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科学养成。  相似文献   

16.
高职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高职学生的德育问卷调查,在深入分析高职学生德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高职德育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打造高职德育特色;以工学结合为平台,构建高职德育实践模式,以期加强高职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高职生在顶岗实习中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应着重加强培养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同教育、职业品格和职业信仰重要性教育,以及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等方面的教育。其实现的有效途径为:学校与企业以校企合作为框架的共同管理、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学生干部工作制度、以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职生顶岗实习期间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和制度化建设,提高顶岗实习有效性,促进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养成。  相似文献   

19.
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生就业的重要过渡期和准备期。本文分析了民办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建立合理的计划管理制度,建立过程共管,校企共同评价的考核体系和监控机制,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教育,规范实习协议的签订,明确三方责、权、利,防患于未然等提高顶岗实习功能和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职学院的专业实习,是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实习环节中,其心理呈现了一些新问题。本文通过调查了解高职学生诸多实习心理健康问题表现,提出了其教育对策,即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辅导,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培育高职学生具备良好、健康的职业心理,从而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实习教学环节,并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