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近现代西方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经历了融合、冲突和消解三个时期,反映到教育理念上也相应地经历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渗透、越走越远和共同反思三个阶段。考察这一历史发展表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不能彼此分离,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需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真理问题是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理论为真或近似为真被视为科学实在论立场的必要部分。然而德维特主张实在论应当排除与真理有关的语义学和认识论,倡导无真理的实在论;此外,实在论的视角主义、建构经验论、依赖模型的实在论均可视为消除或削弱科学实在论与真理关系的尝试。上述立场构成了科学实在论与真理关系的消除主义进路,该认识有助于人们形成更恰当的实在观。  相似文献   

3.
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本文作者从正确认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必然融和、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和的途径等三个方面来讨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传统,却没有滋生出现代科学精神,其中有深刻的文化内质根源。中国现代科学文化从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出现,却经历了一个与传统文化纠结的发展过程。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文文化,却又与西方的人文传统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意义与对科学文化的天生免疫力,构成了中国科学与人文问题的具体历史语境。  相似文献   

5.
范云霞 《成才之路》2011,(18):18-I0013
一、物理教育应融合人文教育“人文为科学导向,科学为人文奠基。科学与人文的主要关系即如此。”科学文化中含有人文文化,人文文化中含有科学文化。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脱离将带来的弊端是:科学技术将不是造福人类而是带来危害;科学发展将不是有利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是造成新的矛盾和冲突;脱离人文精神的科学教育不利于高素质人的培养,会出现有知识而无文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此消彼长的发展过程,与此相对应的高等教育工具价值观和本体价值观也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历程,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从分离到整合的趋势必然会促使高等教育工具价值观和本体价值观的统一。历史给予我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7.
科学人文主义何以产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人文主义产生的具体基础和原因至少有三:传统人文主义;近现代科学及科学文化;现当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以及人们对此问题的求解.探讨萨顿何以提出科学人文主义主张,有利于从源头上寻找解决两种文化冲突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的科学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片面化、表面化、功利化三种不良倾向。科学教育人文化是在科学教育中要整合人文知识、融入人文理念、渗透人文精神,以纠正当下科学教育中存在的片面化、表面化与功利化倾向,从而实现科学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全面提升的目标。科学教育人文化既是世界科学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科学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还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必由之路。科学教育人文化可以遵循三条实现路径:一是外在整合之道,在科学教育体系中适当增设人文课程;二是内在融合之道,科学教育可以借鉴HPS教育理念;三是实践弥合之道,科学教育需要回归人本立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出现的经济与社会的巨大变化,催生了试图通过理论建构和案例分析来打破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分野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诞生。该领域经历了强纲领、社会建构论、社会学有限主义时期后日渐衰微,但科尔以"实在论的建构主义"为其在理解科学与人文关系上展现了生机,该学说对构建适合于当代的科学传播模式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科学哲学是西方科学与文化发展的精髓之一,对各学科研究都具有很强的方法论指导意义。以科学哲学史上的实在论之争为切口,简短回顾与梳理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脉络,介绍新近的建构实在论,希冀引起我国教育学界乃至社会科学界对科学哲学的重视,特别是对新维也纳学派当前正在蓬勃发展中的建构实在论给予足够的关注。此外,以建构实在论作为方法论指导,深刻省思我国当下的教育科学研究,亟待在如下四个方面做出突破:在学科建设上,应当加强科际整合;在研究取向上,应当重视本土径路;在学术旨趣上,应当回归教育实践;在研究方法上,应当尊重多元范式。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以来,中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如火如荼。全文就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图书馆学原理、图书馆哲学等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地球科学不仅肩负着科研责任(学术责任),而且还肩负着社会发展和人类需求所赋予的文化责任。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地球科学的文化责任。其一,地球科学文化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基础和智慧引导平台;其二,地球科学文化可以为13亿中国人的科学素质提高上层次、上高度;其三,地球科学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取之不尽的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3.
通过剖析科学心理学研究和发展的历程,对科学心理学研究面临的挑战作一概述,并对未来心理学研究作了三个方面的思考:(1)重视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2)强调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3)推动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出现,是远程教育发展的自然产物,是远程教育文化建设的一个必然结果。远程教育科研合作文化是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的一个方面,是远程教育合作文化在科研领域的具体体现。文章从文化维度对远程教育科研合作现状进行了解析,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远程教育科研合作文化的特点,最后提出了远程教育科研合作文化建设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从数学的本质、发展、应用方面及与哲学、语言学、美学等人文学科的关系两方面阐述了数学学科的人文价值及独特的文化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并通过中国知网等对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相关文献的多方搜索以及对科学教育研究著作的广泛查阅,将我国目前科学教育研究的主要领域归纳为18个方面,对这些方面的研究现状做出了描述,提出了我们的看法。我们认为,我国的科学教育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尚存在三方面不足:研究缺乏原创性、系统性,对某一议题没有长期持续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没有形成研究团队,缺乏领军人物;与国外、台港澳等地区联系和联合欠缺。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发展。我们建议,大力加强科学教育研究,形成高水平的专业研究队伍;强化科学教师的研究意识,提高科学教师素质;促进广泛合作,建立研究团队;紧密国内外联系,拓宽研究视野,跟踪国际研究前沿。科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呼唤高水平的科学教育研究,高水平的科学教育研究推进科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中西方科学目的、研究方法、哲学基质和化基因等本质差异。从中得出启示:其一。西方意义上的近代科学是不可能在中国诞生的;其二,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并非是由外在的社会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内在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因素造成的;其三,中国在科学上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思想观念上必须来一次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发生的"科玄之战"一直受到学界关注,然而人们较为重视的是科学能否指导人生观及由此引发的西方科学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如何消解,至于论战事件的内容及形式对我国现实社会民主制度建设与科学文化发展,对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真正觉醒和社会全面进步所具有的现实意义,还有许多方面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面向21世纪的中国仍然需要完成在科学与文化的融合中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科学文化是科学教育的灵魂,当代中国的科学教育必须确立传承科学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为此,就要丰富科学教育的科学文化内涵,开展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以传递科学的理性和实证精神,凸显科学的人文价值,强调科学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开展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构建基于科学文化的科学教育体系,即重新定位科学教育目标,追求多元化的科学文化素养;丰富科学课程的科学文化内涵,构建融入式HPS课程体系;提升课堂教学的科学文化品位,注重建构与对话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0.
STS是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提供一种新的科普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从"内在主义"向"外在主义"导向转化,并促使人们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进行交叉研究。在这一视角下,文章深刻分析了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科普理念,以期有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