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考察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阐述工程思维的特征,从工程思维视角分析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和教学内容,并提出通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与水之间的联系与矛盾日益突出,导致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适应新形势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高校需要适时调整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信息技术作为21世纪最为火热的科学技术,对于教育领域的影响也不能忽视。研究分析了高等院校水文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现状、方向与任务,提出了信息技术在高等院校水文水资源专业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几点建议,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和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方面的方案与模式。  相似文献   

3.
论文描述了电子信息技术在现代工程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及分析,提出了电子信息技术在现代工程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结合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的要求和教师培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的教师培训混合培训模式,以期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质量,提升培训实效.  相似文献   

5.
目前,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建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全国各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相当重视,人们投入极大的热情实施“校校通”工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教学研讨竞赛,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透视火热的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笔者对一些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走访了一些一线教师,看到了学校在建设信息化校园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所取得的可喜成绩,同时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着层次不同的误区。在此提出我们的一些思考,以引起各位同仁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电子工程教育的发展,介绍了电子工程教育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进展,分析了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对未来的电子工程教育的影响,并针对电子科学与工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校校通”、“农远”工程给高等师范院校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建设带来了发展机遇。提出了高等师范院校信息技术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对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与基础教育的沟通及合作,重视教师教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实质是一个独立于信息化技术产品生产、销售与系统集成行业之外的、有信息技术实力的、信誉较好的咨询监理机构,为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单位提供有针对性服务的活动。本文介绍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定义、特点、范围、以及现阶段实施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对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的进程中,工程实践教学对于提高高校理工科学生的专业素质尤其重要。虚拟仿真实验是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它突破了高校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工程实践教学中优势明显。文章主要分析了传统工程实验教学的局限性和虚拟仿真在工程实践中的优势,并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工程伦理教育不仅是理论化的伦理教育,对其开展研究与实践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反思工程伦理教育现存问题的基础上,积极追问与回应,创造性提出构建课程体系,重塑教学范式,完善教材体系,融合信息技术,扩大学术交流等工程伦理教育改革举措,深刻反思与追问工程伦理教育困境,并对工程伦理教育发展方向进行科学展望。  相似文献   

11.
韩怡 《考试周刊》2011,(69):146-147
农远工程的关键在于应用,而开展应用的主体是学科教师。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了农远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农村中小学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很大部分的知识都是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获取的,所以,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关键资源。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是农远工程顺利开展的保障。本文通过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培养适应和引领新工业革命人才的基本载体仍然是课程。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仍然是回归工程,回归工程的本质是课程体系要反映工程的真实过程。本研究建立了面向工程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该课程体系的逻辑关系是工程生命周期、学生认知周期和在校学习周期的叠加。本研究发展了CDIO关于工程生命周期的划分,提出工程的生命周期应该划分为构思、设计、实现、运行、回收五个阶段。本研究提出培养新工程人才的课程体系应该包含科学文化、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六个领域。本研究提出了过程式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按照简单工程、中等工程、复杂工程的顺序,围绕工程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分别设计六个领域的课程,并均衡地分布到各个学期。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以来,“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大技术杠杆,为适应这个发展趋势,2000年10月25日,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目标: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二是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这也是我国信息技术课教学将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首先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4.
1引言 信息技术已成为当前进行多元数学教学设计不可回避的因素.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和实施“校校通”工程的目标及任务,并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会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当前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特点,通过分析网络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应用优势,提出网络信息覆盖环境下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并就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推动网络信息技术辅助实验教学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翻开《远程教育杂志》第二期,不禁让人想起当今中国各行各业的“第二期”:“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第二期工程”,“青藏铁路第二期工程”,“中国海洋油田第二期工程”……大凡一项巨大的工程,不可能在短时间一蹴而就,需要人们分阶段来实施,这就是“第一期工程”“第二期工程”的由来。中国教育现代化,更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大工程,需要一代一代的建设者前赴后继来完成。2000年,教育部提出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以来,各省市的“校校通”、“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项任务,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五”期间的课题研究,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科学高效地快速推进农村教育民生工程建设是江苏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加快工程建设进度,顺利完成了农村合格幼儿园建设工程。在本次的实践探索中,我们深入了解到农村幼儿教育的信息技术普及水平,进一步促进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并提出了农村教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自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起,伴随着“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建设和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广大教师对信息技术从陌生到熟悉,从努力实践到积极创新,开发制作了大量适用于课堂教学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了大胆的教育改革尝试与实践创新,形成了一大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根据信息化建设的一般过程和规律,论述了企业信息化工程总体规划的目标和实施方法以及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对策措施,并就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三大孤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协同应用的解决方案,应用现代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设计了企业的信息化模式和信息化远景。  相似文献   

20.
2014年3月重庆市教委确定綦江区为重庆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三个实验区之一。从2014年4月开始,綦江区充分利用中国教师研修网的优质资源和綦江区教师发展信息管理系统,紧紧围绕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开展綦江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员培训,实现了教师自主选学、质量追踪及培训学分管理的有效融合,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激发教师的参训动力,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