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化的核心要素反映着特定文化的本质和特征.当代中国文化核心要素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文明、民族凝聚力等.要搞好当代中国文化核心要素建设,必须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宣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批判吸收外来文化.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支柱与灵魂,它根植于共同的地域、语言和心理.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中国境内各民族历史演进的过程中,许多有不同血缘联系的人们,通过地缘、政治、语言、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联系,在不断融合,不断认同并逐渐形成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民族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人将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关心社稷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厚德载物的凝聚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不断给予中华民族以强大的生命力,始终把全民族凝聚在一起,使得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中,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回,披荆斩棘、排除万难而不断开辟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和升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凝聚力所在,是“中国的脊梁”。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是中华民族饱尝没落、凌辱的苦难史,也是历尽觉醒、奋斗的创业史。她有过昔日四大发明的辉煌,也有过昨天“火烧圆明园”的耻辱。在生生不息和艰苦奋斗中,中华民族在历经动乱、战争、外侵之后却能千年乱而不散地始终存在下来,并且形成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靠的就是中华多民族的不断交流和融合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正是这精神始终能把全民族凝聚在一起,并不断给以新的生命力。在今天重视和加强国民素质教育之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各民族的历史演进与文化土壤之中,是民族文化的核心灵魂。中华民族精神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民族精神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哺育和承载,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多元绽放和孕育民族精神的基础,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与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升华无不根植于地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肥土沃壤。因此,当今时代,研究、挖掘、开发和发展地域文化,既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5.
学习本民族的民间美术文化,吸收民间艺术的营养,用其有利的因素来丰富基础美术教育的艺术造型、艺术内容;吸收其语境、融化其精神、拓宽油画创作思路,不断务实美术基础教学根基。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对学生潜能进行挖掘,并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精神文化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质,精神文化的发展推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跃迁,精神文化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依存。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一刻也不能离开既定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既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又是其手段,离开精神文化的教育毫无意义。一定的精神文化,尤其是政治上、军事上的精神文化,需要由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在部队中广为宣传,从而得到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都是大学办学的主要理念,而大学精神又属于大学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学校建设的关键。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学也在不断进行教学体制改革,这对大学教学和管理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辅导员在大学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辅导员可以引导当代大学生践行大学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辅导员已经成为践行大学校园文化和精神的主力军和关键实施者。  相似文献   

9.
伏羲既在中国古史传说系统中位居三皇之首,又是原始渔猎时代的一位英雄。其文化创造活动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精神特质,表现出荜路蓝缕、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追新逐奇、不断开拓的创业精神以及道启鸿蒙、开天辟地的创史精神。伏羲文化是中华文化之主源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伏羲文化更是一种寻根文化,研究伏羲文化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我国建国五十年来,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做出了巨大成绩。但是,我国教育在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除了解决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外,如何根据21世纪人才的需要,建立并不断提高与之相适应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已成为影响教育质量及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来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当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弘扬和培育支撑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因而,必须坚持结合时代特性,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对武术的精神产生和变迁进行研究,旨为揭示武术精神之根本,兴我中华。为当今物质的社会理智的辨析现代的武术精神,并探寻精神的驱动力,重新激发武术的能量。并得出以下结论:1)从武术本质精神引申出的战争精神,发展为现代社会需要的体育竞技精神。2)从社会大背景影响武术产出的为统治者建功立业的封建政治精神,发展为现代武术的民族精神。3)武德应与社会大背景润泽出的不同时代和形式的伦理道德精神融合创新发展。4)应以古今中外的文化精髓为依托,创新发展武术的民族精神和伦理道德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3.
文化,泛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由蒙昧人进化为智慧人、文明人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育人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为广大师生所认同和追求的崇高精神及其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要在抓好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同时,逐步把工作的重点向校园精神环境建设过渡,由校园文化建设向"校园精神"的培育塑造与内化转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要健全组织,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二是要结合实际,深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研究;三是要拓宽渠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4.
民族精神与道德建设是内在联系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能有效地促进道德建设。探索培育民族精神加强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期培育民族精神加强道德建设要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民族力量,弘扬创新精神把握时代脉搏,发展先进文化营造美好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秀品质与中华民族精神有着天然的契合共通性,这些相通共容的精神基因,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华大地生根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素。中华民族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契合相通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不仅为当前信仰危机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定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有关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问题的阐释集中反映在其核心思想理论体系“三民主义”中民族和民权两大主义的相关论述。为了探索救亡图存的道理和民族的独立自强,孙中山主张恢复民族精神。为此,他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了提炼和阐释,通过古今中外纵横比较,肯定和赞扬中华民族悠久而光辉的文明成就,应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因素成为实现民族主义或民权主义的基本路径和具体办法,从而将其转化为为现实革命服务的救国理论。孙中山立足于中国传统的根本取向,同时又顺应世界潮流开放辩证地对待中西文化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一重要论述 ,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体育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中的功能开发利用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对文化软实力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发展体育文化产业,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体育文化,发展体育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论述,对相应的体育的功能进行开发和利用研究,促进体育与文化的结合,从而实现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唐代侠风炽盛,侠意识异常浓烈,并在兼容并包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内涵得到了丰富和提升。其表现出的功名追求与人生享乐合而不悖的独特内容、明主情结与恩报意识中的国家、民族观念,都是对传统侠意识的发展,是独具时代特色的侠意识,包蕴着深厚的现实内容,反映着较为深广的时代文化心理。它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出唐代文人执着、进取的用世精神,追求功名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个性自由、注重世俗享乐的人生情趣,展示了唐代文人的心态和心灵历程,为我们认识其复杂的心灵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运用资料文献法结合哲学、人文学理论分析了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指出武术国际化发展的不同因素。提出中国武术发展过程应该基于武术的本质规律,解决武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问题,并且要不断开展武术的健身功效和现代科技相结合,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