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最愉悦的阅读情形之一,是一个你非常喜欢的领域中数十年没有特别精彩的作品后,突然被你读到一本标志着突破的书。这时你可能被释放出一种“情结”,发现你对某一理论领域数十年的依依不舍的恋情,真是非常非常的“值”。最近我就体验了这样的读书愉悦。今年4月一次会议上,王知津教授送给我一部《现代信息检索》。这部由计算机专家编写的检索理论专著,立即以其近乎完美的结构吸引了我:信息检索的理论,还可以这样写!信息检索曾是情报学领域内最引人入胜的领域之一。1984年兰开斯特的《情报检索系统:特性、试验与评价》被翻译出版后,整整一代情报检索理论家成了“兰迷”。连我这样不搞检索的人,也深深受其吸引。20年过去了,如王知津教授所说,“有那么一大批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信息检索的领域里,对信息检索……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成绩固然不菲,只是从一个喜好检索理论的旁观者的角度看,尽管新的论著无一例外地论及网络信息检索,但它们并没有将网络时代信息检索理论的新成就完美地组织到新的体系中。我甚至怀疑,如同米哈依诺夫的《科学交流与情报学》成为绝唱一样,兰开斯特的《情报检索系统》,也无人可以超越了。直到读到《现代信息检索》,我才发现对这一领域的长达20多年的期待,总算有了初步的结果。因此,我有些兴奋地向信息检索研究者与爱好者推荐王知津教授关于《现代信息检索》的书评,分享王教授和我体会过的阅读快乐。王教授的书评《探索现代信息检索的理论架构》是在原书“译者序”基础上写成的。《现代信息检索》是计算机专家所写的书,其立场对图书情报领域的读者也许有些障碍。这部书评中没有评论这点,出于译者对本书的喜好,完全可以理解。好在书评的后面是很有针对性的导读内容,它们对于图书情报领域的大多数读者,将会有很多帮助。。本期的另一篇书评出自一位新手,所评之书是一部多年前译出的论著:Arms的《数字图书馆概论》。所选理由除了所评之书同样是讲技术,同样是译书外,主要是我从书评中读到了作者的兴奋:被自己的阅读发现所激发的评论的兴奋。据说作者的学科背景是历史学,一位学历史的基础图书馆员,能如此激情地“悟”着有些枯燥的数字图书馆,我以为有些难得。评者的有些感性的阅读固然不能取代理性的思考,但在数字图书馆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并略为放慢其前进步伐之时,或许适当地“感性”也不失为激发我们寻找新的突破口的一种方式。《数字图书馆概论》的书评已出现过几篇,是好书,多评又何妨。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延伸和扩展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和应用逐渐地深入人心,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有效工具。有关数字图书馆的文章充斥了专业期刊,在图书馆行业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国内,有关数字图书馆的书籍也已有了几本。但是,作为高等院校图书馆学及其相近专业却没有一本合适的教材可供使用。  相似文献   

3.
赵莉 《河北科技图苑》2002,15(3):73-73,52
《数字图书馆概论》一书主要有三个特点:(1)观点新颖;(2)以事料说话;(3)通用性强。  相似文献   

4.
《数字图书馆—从理念走向现实》简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继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之后,从4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又掀起了图书馆数字化的热潮,并迅速影响到了图书馆界和信息界,很快,数字图书馆成了报章杂志的热门话题,前不久,笔乾读到了一部关于数字图书馆的专著,那就是上海师大图书馆馆长吴志荣先生撰写的《数字图书馆-从理念走向现实》一书,该书对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轨迹与现状,数字信息资源的采集,整序与存取,数字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及其利用等各方面的进行了论述,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有关数字图书馆的知识,对于我国图书情报工作者认识,研究,开发和建设数字图书馆馆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伴随数字阅读的迅速普及,高校数字图书馆作为专业数字阅读服务门户与平台正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已经基本建成了数字图书馆服务系统,在数字图书馆系统与平台、数字资源建设、数字阅读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未来数字阅读比重将继续加大,阅读行为将逐渐泛化,高校图书馆的数字阅读将会在服务对象、技术手段、内容整合、服务策略、协同创新等方面发生更多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数字图书馆正成为全球范围内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热点领域,是21世纪全球文化与科技竟争的焦点之一。作为一个新兴领域,能够全面反映数字图书馆的社会需求、问题、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的系统性论著实在太少,介绍最新动态的专著更是凤毛麟角。笔者最近读了一本由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数字图书馆研究小组施伯乐教授等翻译的《数字图书馆概论》,原著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MITPress)出版的DigitalLibaries,著者阿姆斯(WilliamY.Arms)。1990年以来,数字图书馆从少数空想家的个人兴趣演变…  相似文献   

7.
由美国SUN公司开发的Java语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风靡全球,满足了网络数字图书馆关于动态交互式阅读的技术要求,将网络动态交互式阅读逐步推向高潮。1网络数字图书馆与动态交互式阅读1.1动态交互是网络数字图书馆服务的中心所在网络数字图书馆在形态、服务范...  相似文献   

8.
当一位前辈向我介绍新出的“普通高等教育编辑出版类规划教材”之一种《书籍编辑学概论》时,曾暗自问道,我已干了十多年的编辑工作,还需要看这本为高校编辑专业编写的教材吗?待把书读完,不禁为自己在编辑专业方面的知识仍有如此多的空白而汗颜。换句话说,这书不仅是编辑专业学生应该  相似文献   

9.
作者指出了数字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存在的必要性及其特点,并引用药物研究开发知识库论述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为专业信息服务提供了资源保障,专业信息服务的开展又推进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图书馆的形态也在不断的变化,本文总结国内外关于未来图书馆形态的三种代表性观点即: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阐述了这三种形态图书馆的概念、结构、特征和作用。通过对三者的比较认为,数字图书馆应是未来图书馆的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11.
阎立中 《图书馆论坛》2006,26(6):313-313
《数字图书馆论坛》2006年第七期上刊登的“当前数字图书馆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一文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但读该文后,我认为有许多值得商量之处。该文在第一段写道:“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是物本管理,即以物为本的管理。在管理理念和管理过程中,以文献、书籍等实物为主要管理对象。整理、保存、收藏图书文献是传统图书馆的社会职责,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思想在长期衍变中趋于规范,而以多种载体为管理对象的数字图书馆打破了传统图书馆以实物为主要对象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书香旧影     
《爱的教育》这是一本对中国读书界影响非常大的少年儿童读物,也是一本非常适合成人阅读的普及型图书。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Edmondo de Amicis 1846—1908),1926年首次被夏丐尊先生译成中文,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该书在国外初版于1866年,至1904年已经有30多种文字的译本,再版300余次。在中国经夏先生翻译出版后,至1949年也有38版的重印次;“文革”结束后又陆续被发掘出来重译再版。书中究竟写了什么内容,能使它如此受读者欢迎,又有如此辉煌的出版业绩呢?我想用夏丐尊先生译序中的一段话作为旁证:“这书给我以卢梭《爱弥儿》、斐斯泰洛齐  相似文献   

13.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若干著作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著作权的问题是数字图书馆建设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主要选择了其中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个就是关于数字图书馆的主体。作者认为,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在业务活动中将具有多重主体身份。第二个就是关于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著作权管理。作者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一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如何处理权利许可;二是数字图书馆文献传递中的著作权问题;三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如何保护自己的著作权。针对这些问题,作者通过研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触摸经典     
但丁的诗歌小集《新的生命》是一本关于爱与美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生命意义的书,但最终它还是一本关于灵魂——亦即关于信仰的书。这是我在两天里一气呵成阅读后留下的最直观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当代图书馆》2010,(1):74-74
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引进了上海点击书公司的点点全景数字图书馆系统,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读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上海点击书公司为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全景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软件上的技术支持和点对点的全方位服务,使少年儿童可以在图书馆里轻松阅读正版优质、绿色安全的电子书,同时还可以通过便捷智能的电子创作软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把工业企业界关于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引入数字图书馆管理,重点论述了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管理方法这一TQM的精髓,并就数字图书馆基本工作内容以过程设计为基础推出了数字图书馆管理体系模型,同时,将温州大学数字图书馆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论个人数字图书馆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肖雪 《图书馆杂志》2004,23(2):16-19
个人数字图书馆是继公共数字图书馆之后出现的又一新事物。基于对它的关注,本文分析了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概念、特点,探讨了它与公共数字图书馆协调发展的模式及它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数字图书馆是随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产生的图书馆新形态,经过对数字图书馆20年的研究和实践,国内很多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服务中应用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文章通过对21世纪以来我国关于数字图书馆应用技术的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和计量分析,在初步了解数字图书馆技术发文量趋势之后进行聚类分析,将数字图书馆技术分为十类,并生成了可视化图谱,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数字图书馆各种技术及其关联结构。  相似文献   

19.
服务主导型数字图书馆模式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十几年来,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了数字图书馆三种主流模式,即特种馆藏型模式、服务主导型模式和商用文献型模式。服务主导型数字图书馆的体系结构是以三种主要数字化资源为基础,由统一信息访问平台、网上参考咨询(VRD)平台为两翼组成。统一信息访问平台主要解决异构平台的信息资源检索,向用户提供方便检索的统一界面,提供不同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网上参考咨询平台主要解决用户在访问数字图书馆时的疑问。这两个平台对一个实用的数字图书馆是不可缺少的,在系统结构上有些是相互渗透的。  相似文献   

20.
浅谈数字图书馆立法工作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已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一些数字图书馆已经开始为用户提供服务。我国也于1998年开始启动“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第一期工程计划于2005年完工。可以说数字图书馆正在逐步走向现实。然而“数字图书馆”不单纯是一个涉及信息、计算机、通讯等领域的技术问题,它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社会领域,数字图书馆所依托的网络环境又具有开放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这样一个社会大环境中,其运行必须要以法律作为保障,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关的“数字图书馆法”。“数字图书馆法”从整体上看应是网络环境下信息法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