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我校开展国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的子题”——“学校学科德育的深化研究”的实验以来,我坚持《德育》读本与《成长册》的合理使用,坚持在艺术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将艺术教学与思想感情教育紧密联系结合,从认知、操作、情感三方面进行爱国、爱人民、爱家乡,爱祖国音乐文化、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一、坚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充实德育内容,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实现自我超越德育的过程不单是让学生接受道德常识,转变思想的过程,也是伴随学生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周敬山 《江苏教育》2023,(30):22-23
学科德育促进了学科教学形态的改变:德育从“课外”走进“课内”,学科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从“分离”走向“融合”,教师从“专人”走向“人人”,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和育人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深化对学科教育属性的研究,加强对学科德育与学科课程教学中蕴含的其他诸育的融合关系的研究,将价值观引导和必备品格培养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在“跨学科综合育人”“跨学习领域全面育人”方面进行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积极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国家重点课题的实验研究。在实验中结合我校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辉县市中小学德育基本内容》,在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农村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应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扎实抓好 ?永安农业职业中专学校抓学生基础品行的养成,突出“三农” (学农、爱农、兴农 )教育主题,注重德育特色的深化,强化学生德育的内化,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德育之路,学校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集体”。  一、突出“三农”教育主题,把握德育工作方向  学校坚持学生一进校,就把爱农的情感培养、学农思想巩固和兴农的使命感的激励贯穿于三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是大力宣传科教兴农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通过开设农业科技讲座,请学校的优秀毕业生、科技致富能手等回校作报告,使…  相似文献   

5.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首先要做到科学。科学就是要使德育渗透适合教材内容的特点,适合教学规律及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适合教材内容的特点,就要因科施教。适合教学规律,就要坚持学校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正面引导,积极启发,长期培养。适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就要因材施教,坚持“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这就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  相似文献   

6.
我校在“十五”课题的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中,从德育的首位性、实践性、渗透性等基本特性出发,以《德育》课题为抓手,广开渠道,全员参与,形成网络,着力从整体上构建德育途径体系的新模式,从而推进了素质教育,提高了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2002年,我校申报了由中央教科所德育中心总课题组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子课题“良好习惯养成”,并成为实验学校。两年来,我校以《德育》读本和《成长册》为基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思想、新途径,构建适应素质教育,适应时代特色的德育目标、管理、课程、环境的保障体系,结合学校、家庭、社区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法制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等为主题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中国德育》2004,(8):58-62
我校于2002年承担了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的“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的子课题《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策略与方法的研究》的实验工作,提出了“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策略与方法的研究”这一德育课题,旨在摸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为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提供实践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更加注重德育教育,自觉地把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学科德育渗透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门教育艺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去探讨去认识.特别是它建筑在网络环境下新的“人生观”、“教育观”、“成长观”的基础之上,更赋予了它更为深刻的内涵、机理、功能与意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不断丰富发展与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德育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随着我国教育发展的加快和改革的深化,德育科研获得了新的进展,在德育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许多新成果。本综述主要依据2004年度“人大复印资料”各有关专题刊物、《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以及《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刊载的论文,对若干德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作概略的描述。  相似文献   

12.
李玖红 《江西教育》2023,(15):62-63
学科教学德育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小学数学德育中,教师要立足“新课标”,研究“新课标”,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掘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把握数学学科德育的“度”,提升数学学科育人的“质”,赋予数学学科育人的“能”。只有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才能有效落实全面德育。  相似文献   

13.
《中国德育》2010,(9):27-30
“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里关于德育的重要要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近三年来系统开展了针对“学科德育”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中国德育》杂志社日前对何晓文校长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要“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按照这一精神,教师应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积极探索把德育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的途径与方法。教学中笔者注意强调德育渗透的三个原则:有意原则、有序原则、有机原则。“有意”:即教材与德育目标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同步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实行德育的目标控制;“有序”:即对教学的德育内容进行系列组合,优化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使一个观点、一种思想在学生的心灵中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从而获得良好的整体效应;“有机”:即选择好教学与德育的最佳契合点,找准某一知识或训练点为突破口。这样,教师就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是育人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德育应该怎样进行,才能做到有机实施素质教育呢?根据多年的体育教育经验,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育方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易文 《中国德育》2005,(3):70-71
从对诗歌的诵读开始,通过想像去体昧诗人浓郁的乡愁;从对语言的分析入手,通过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的具体意象来感受漂泊、隔离、诀别、可望不可归的离愁别绪,最终呼唤出企盼华夏统一的凛远意境……2005年2月9日上午,深圳市教苑中学初三(6)班一堂语文课(乡愁》搅动了师生及听课专家的情感涟漪。与此同时,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暨学科德育现场会其他的23个学科德育观摩课堂上,来自中央教科所、全国各省市的德育专家和深圳市的领导、专家们饶有兴致地观摩了该校学科德育教学。  相似文献   

17.
2002年3月,我校“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家庭实际、贴近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实际”,坚持“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开展了既富有传统特点又具有时代气息的“十爱”教育活动: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爱家乡、爱学习、爱劳动、爱助人、爱生命、爱环境。几年来,我校将“十爱”教育内容融于教育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使“十爱”与课程同行、“十爱”与生活互动、“十爱”与好习惯牵手,收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各位老师好。今天,本刊编辑与各位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一道,共同探讨《德育在教学中的诗意渗透》。之所以要研究这个课题.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德育内容没有落实到孩子们的行为上,教学中,老师关注得更多的往往是学科知识教学,没有真正落实三维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契机是,2010年国家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到:“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6月12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子课题“整体构建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开题会议暨学术报告会在河南省淮滨县中学阶梯教室召开。我国著名德育专家、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德育》杂志主编詹万生教授和信阳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培模、信阳师范学校校长梁其  相似文献   

20.
马琳 《科学教育》2006,12(6):25-26
“教育为本德为先”,素质教育之根本在德育。德育是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的简称。德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中学的德育培养,在内容上必须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诸育相结合,在方法上寓于各种活动和各科教学中。初中《生命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德育内涵。要在《生命科学》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科德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德育实效。本文就如何在初中《生命科学》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