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滁州学院学报》2022,(1):131-136
本文采用Maslach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C学院教师开展职业倦怠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且程度较严重,低成就感问题凸显。女教师、硕士学历教师、20年以上教龄教师、副教授以及50岁以上教师群体职业倦怠程度最严重。从社会环境、学校组织及教师个体三个方面探寻有效的应对策略,提升教师在工作中价值感和效能感等,从而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高校教师组织支持、职业倦怠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组织支持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幸福感量表对海南省3所大学156名教师进行调查研究,检验组织支持、职业倦怠对幸福感的影响,以及职业倦怠在组织支持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组织支持对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β=0.594,p<0.001);(2)组织支持对职业倦怠有显著负向影响(β=-0.647,p<0.001);(3)职业倦怠对幸福感有显著负向影响(β=-0.536,p<0.001);(4)职业倦怠在组织支持与幸福感之间起到中介作用(间接路径效应值为0.264,置信区间上限为0.110,置信区间下限为0.453)。结论:加强组织支持可以降低教师的职业倦怠并提高教师的幸福感,教师的职业倦怠越低,幸福感会越高,同时职业倦怠作为中介变量影响组织支持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医学院校护理专职教师的职业倦怠也不容小觑。它的存在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对护理教育事业,乃至整个社会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职业倦怠的原因涉及工作负荷、生源素质、学校管理、社会环境等方面,而缓解、远离职业倦怠则需要社会、学校、教师三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预测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723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法研究了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回归预测情况。结果表明:教师工作压力与其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呈显著正相关;工作压力中的工作负荷、学校组织氛围、角色控制等维度对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工作压力中的角色控制、学校组织氛围因素对职业倦怠中的非人性化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工作压力中的角色控制、待遇和社会地位对个人成就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必须关注教师,帮助他们消除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调查发现,农村信息技术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尤其表现在情感衰竭和成就感缺失方面.农村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是由农村学校封闭环境、信息技术课程性质、信息技术教师特殊角色以及个体因素相互作用结果,必须通过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社会认同度、强化信息技术考核标准、创建良好学校组织气氛、关注农村信息技术专业发展等措施,来化解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职业倦怠的危害、成因及对策的分析,研究因社会环境、工作压力、自身因素等主客观因素导致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存在的职业倦怠,旨在通过各方共同努力缓解职业倦怠,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7.
职业倦怠是现代人适应现代复杂社会时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衰竭的不良状态。职业院校教师面对变化了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心理上充满压力、挫折和职业倦怠感。研究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职业倦怠: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由职业压力引起的职业倦怠,是教师职业生涯和发展历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职业倦怠易使教师的心理、生理、行为和情绪等处于不良状态,由此引发的习得性无助感和无力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延缓或阻碍作用,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职业倦怠的产生,既源于个体人格和职业角色特征因素,又与社会和组织因素密切相关.对于职业倦怠感的缓解,一方面需要组织干预,另一方面需要个体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预测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723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法研究了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回归预测情况。结果表明:教师工作压力与其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呈显正相关;工作压力中的工作负荷、学校组织氛围、角色控制等维度对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有显的正向预测效应:工作压力中的角色控制、学校组织氛围因素对职业倦怠中的非人性化有显的正向预测效应;工作压力中的角色控制、待遇和社会地位对个人成就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必须关注教师,帮助他们消除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0.
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职业倦怠是现代人适应现代复杂社会时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衰竭的不良状态.职业院校教师面对变化了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心理上充满压力、挫折和职业倦怠感.研究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老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需要引起重视,学校更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努力创设良好的环境,缓解中老年教师的工作压力,消除他们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2.
过重的工作负担和精神压力,以及环境的艰苦等众多原因共同导致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如何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育研究》2019,(1):66-72
以573名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考察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与幼儿园组织气氛、教师教学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从教一年内的幼儿教师的情感枯竭水平显著低于其他教龄的幼儿教师,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情感枯竭水平显著低于公办幼儿园教师。(2)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分为三类:倦怠型、低成就感型、适应型,分别占22. 17%、37. 17%、40. 66%。(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组织气氛(园长行为)和组织气氛(教师行为)均直接负向预测教师的职业倦怠;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在组织气氛(教师行为)和教师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层管理者是组织中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职业倦怠的易感人群。探讨了中层管理者职业倦怠的表征及其对组织的影响,分析了中层管理者由于社会环境、职业特征、外部因素和个体的自身因素而导致的职业倦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以从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对中层管理者职业倦怠进行干预,以切实的发挥组织中中层管理者的作用,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15.
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职业倦怠是学校变革过程中领导面临的新问题,它的出现将对职业院校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职业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是职业院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三个主要因素。组织、领导和教师个人都可以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解决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维护职业院校教师身心健康,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的超负荷运转,使教师成为产生职业倦怠的易发人群。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也对教师的身心造成极大危害,教师的身心直接影响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因此,学生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最终受害者。偏远山区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使这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更为严重,然而山区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又最容易被忽视。因此,分析和研究偏远山区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具有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职业倦怠的研究已经延伸到教育领域。农村职中教师的职业倦怠有着特别的表现,它对社会、学校教育、学生及教师自己产生了不良效应。其产生根源主要有受职业特点和工作环境的局限、职中生源质量的下降、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社会认同度的降低以及教师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克服和预防农村职中教师的职业倦怠需要社会、当地政府、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职业倦怠是高校教师面临的严重心理疾患,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及教育教学工作都有很大危害。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既有社会和学校方面的,也有教师个人的问题。缓解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社会要建立良性的支持系统,学校要改进组织管理,教师个人也需要努力。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500名高职教师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职教师有中等程度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两方面;在高职教师中实施全面报酬战略,能有效降低其职业倦怠感,其中内部报酬、认可与赏识、工作与生活平衡、职业发展、组织文化和人际关系等六种报酬方式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固定薪酬、可变薪酬和福利等三种报酬方式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中老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需要引起重视,学校更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努力创设良好的环境,缓解中老年教师的工作压力,消除他们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