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他强调,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假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可见,惩罚是学校教育的需要,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发现,真正的教研追求的不应是为了得出一个什么新的改天换地的教育规律、教育真理,而应是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出发,通过对教育行为的省察与反思,进而优化我们的教育行为,生成教育智慧.但是,没有教师的积极有效参与,没有相应的教研制度、教师评价制度来支撑和保障,课改是难以想像的.新时期的教研工作必须立足于行动研究,从解放教师开始.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举制的废止,现代教育制度开始逐步确立.但由于教育普及率、经济发展、教育与政治关系、教师地位等问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致使"教育救国"思想破灭.我们从中应吸取教训,使教育能够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位先哲的至理名言,也应该是许多老师的座右铭吧。我们为什么称孩子为“小朋友”,“小朋友”顾名思义就是小的朋友。朋友之间需要真诚和尊重,那对我们的小的朋友,除了真诚和尊重之外,还需要我们教师的爱。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心理学家汉斯·塞利说:“就像我们渴望获得承认一样,我们害怕受到谴责。”然而,批评伴随人的一生.随时随地都会发生。作为社会的人,人们需要彼此了解,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对自我行为与能力的评判。来纠正自己的言行,改善自我。因此,可以说.人的一生是在批评中长大成熟起来的。一生中,几乎没有人能做到从不批评别人,也几乎没有人从不受到别人的批评。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批评更是一种司空见惯的重要的管理和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笔者对以下七点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总结 ,现分述如下。1 情点 ,即情感教育激励点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 ,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 ,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 ?”现代教育理论也告诉我们 :教学是一个认知过程 ,其间紧紧伴随着情感过程。情点切入疲软或不到位 ,如教师讲课伊始 ,表情极度冷漠 ,板着一副“师道尊严”的面孔 ,课堂虽是鸦雀无声 ,但没有半点民…  相似文献   

7.
一名高三学生以质问的口吻问教师:“您让我们爱国,可是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教师没有生气,而是结合教材中“国家职能”的相关内容,选择大量的时政资料,说明国家如何对人民负责,并引导学生列举他们知道和感受到的事实,进而得出结论,结果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提高教育的针对性,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十分重要。将“八荣八耻”引人教材、引人课堂、引人学生头脑,必须在“活”与“实”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8.
"拇指教育"比"食指教育"更有助于推动我们的教育进程,符合教育规律,促进我们教育观念的转变,它可以给孩子一个激励、快乐、积极进取的成长环境,为孩子提供挖掘潜力、开拓思维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们把教师的职责视为传道授业解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一直被看作是中小学乃至大学教育的重心.所谓能力被理解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操作技能.在这样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中,我们实际上一直在做着系统传授知识的事.今天看来,这种教育体系明显有所偏差,根本的是:我们忽视了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与欧美的教学体系相比较,中国的教育可谓基础扎实、知识系统,但是高分低能一直是中国教育的通病.而所谓低能,并不是没有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是缺乏创造性的技能.  相似文献   

10.
如今,提倡"以人为本"充分地显示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柳斌同志曾指出:"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孩子的感情是纯真、热烈、稚嫩、脆弱的,需要我们班主任的爱护,但这种爱护不是溺爱,不是包庇,而是宽严有度.  相似文献   

11.
新教育是如此重视情感,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没有了情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尤其孩子是"情感的王子",人小情多,纯真善感.我认为,朝着新教育为我们指引的方向,幼儿因的语言教育,也应该体现、深化这个"情"字.一要激"情",二要动"情".三要抒"情".  相似文献   

12.
赞赏和奖励是一种教育手段或方法,大家毋庸质疑,尤其是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但是惩戒也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一种体验。因此惩戒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但是,我们有时由于种种原因不但不能充分发挥惩戒的教育作用,而且引来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教师或学校与家长的纠纷等。照我看来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或家长没有真正地、心悦诚服地接受应受的惩戒。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提出"没有处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他认为教育本身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教育.  相似文献   

14.
我们没有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但我们有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没有高学历的教师,但我们有了教学方式先进的教师;我们没有富丽堂皇的学校,但我们有了追求教育本质的学校。课程改革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农村教育更需要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偶发事件,这些事件不是我们能够预见的,有些“偶发事件”本身就具有教育或警醒的作用。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如果能及时洞察“偶发事件”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环境教育"到"生态教育"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目前的生态教育研究中,学术界对"生态教育"与"环境教育"的概念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教育参与到生态思想运动中,首先是以环境保护教育的形式出现的,是针对人类周围环境的认识、保护、改善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并且把环境保护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深入研究生态教育,首先应当理清其概念,明确从"环境教育"到"生态教育"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宏阔的改革年代,我们有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有了许多的地方课程和多彩的校本课程,也有了许多的教育模式和多样的教育方法,可是,我们却并没有许多的令人欣慰的教育进步和教育发展.蓦然回首,我们忽然发现,我们可能淡忘了教育的根本,淡忘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淡忘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没有教师就没有教育,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没有科研型教师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改革,这是已经被近百年世界上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等实践证明了的一条颠覆不破的真理.  相似文献   

18.
没有赏识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赏识教育强调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崇拜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惩戒教育要求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批评教育,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责任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抵制和战胜诱惑的能力.赏识与惩戒--教育的"双翼",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9.
所谓“教育真爱”,就是把学生当作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要求,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的、纯粹的、理智的爱。 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需要教育“真爱” 爱学生是当教师的基本条件。著名教育家在这方面都有经典的阐述,孔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夏丐尊说:“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别林斯基言,“爱是鉴别教育的  相似文献   

20.
河南郑州市一幼儿园为幼儿举办“集体婚礼”,这一事件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适宜性问题.事实上,关于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适宜性问题,国内外有很多相关研究,特别是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研究制定的判断课程内容适宜性的20条标准,对我们思考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适宜性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联系到幼儿园“集体婚礼”事件,我们必须明确,没有任何研究证明幼儿存在“婚姻敏感期”;园长和教师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以保证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适宜性;教育内容的选择不能想当然,园长和教师需对此进行精心选择与安排,如此才能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