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颖 《黑河教育》2009,(6):46-46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看!李老师带来的是谁?(出示姚明图片)他有个外号——小巨人。 师:姚明有多高?(生:2米26厘米)我们学过哪两个长度单位?(生:米、厘米) 师: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 生:(每个人都用小手在比划)有这么长。 师:米用字母表示什么表示?厘米用字母什么表示?  相似文献   

2.
师:猜谜语有什么窍门吗?生:猜谜语要动脑筋,会观察。(出示课件: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课件出示谜面:一天走一里)师:猜猜看,是什么字?生:谜底是“量”。师:你是怎样猜出来的?生:“一天”是个“日”,加上下面一个“里”,就是“量”。师:说得好,你们能不能自己再给“量”编个字谜?(四人小组合作想想说说)师:谁来说说看?生:元旦到,家里真热闹。生:日下一横长,里字下面藏。师:你们的字谜编得很形象,通过编字谜,我们记住了“量”字,下面让我们仔细观察,看看怎样…  相似文献   

3.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标题是《桂林山水》。(板书课题)一看到这个“林”字.你就会想到什么多?生:树多。师:那么,顾名思义,“桂林”是什么树多呢?生:桂树多。  相似文献   

4.
陈晓萍 《江西教育》2002,(23):30-30
师:(出示“土”字卡片)这个偏旁叫什么?生:提土旁。师:(出示“里”字卡片)谁来认一认这个字?生:(读)里。(把两张卡拼在一起,出示拼音)师:谁再来认一认这个字呢?生:(读)埋。师:读得很好,请一组开火车读这个字。(生读)师:谁能根据这个字的构成,编个顺口溜来记一记这个字呢?生:东西土里埋。师:编得真好。一想起这个顺口溜就知道怎么写“埋”字了,全班齐念三遍。(生齐读)师:小朋友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字,左边的提土旁和“土”字有什么不同呢?生: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师:这个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埋”字是…  相似文献   

5.
“两步应用题”是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第四册中的内容,该内容例1教学中的一个片段为:师:谁知道每年的3月12月是什么节日?生:植树节。师:为了庆祝这个节日,同学们植了许多果树(电脑出示):桃树25棵,犁树18棵。谁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一个问题,使它成为一道完整的应用题,然后列出算式?生1:桃树比犁树多几棵?列式为:25-18。生2:犁树比桃树少几棵?列式为:25-18。生3:桃树和犁树一共有多少棵?列式为:25+18。师:谁还有不同的意见?(学生摇头)师:同学们都不错,根据给出的条件,提出…  相似文献   

6.
1.欣赏好题目。 师:同学们,平时看报,你们喜欢看什么文章? 生:有兴趣的。 师:以什么来判断“有兴趣”? 生:标题。 生:作者。  相似文献   

7.
汪丽萍 《江西教育》2002,(10):31-31
“通分”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第八册第159页的内容,该课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在比较分数的大小时,会遇到哪几种情况?谁来举例说一说?生1: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如2313(板书)。师:谁又能说说同分母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这两个分数谁大  相似文献   

8.
我在教学“肺”字时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师:(幻灯上打出“脯”)这是什么字?生:这是“胸脯”的“脯”。师:谁来说说我们的胸脯里有些什么器官?生:有心。生:有肝。生:有肺。……师:下面,老师来作个透视,你们会看到什么器官?(依次抽去“脯”的一点和两横,“...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高矮”教学的一个片段为:师(让一位中等个子学生站起来):谁来说说,这位同学的个子是高还是矮呢?生1:他很高。生2:他很矮。生3:既可以说这位同学的个子高也可以说这位同学的个子矮。生4:要互相比较后才知道这位同学的个子是高还是矮。师:你们的说法都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高矮”问题。(板书“高矮”并请身高差不多的几位学生分开站着)现在谁来说一说他们谁高谁矮?生5:好像差不多高。生6:都一样高。生7:比一比就知道了。师:你打算怎样来比较出他们的高矮呢?大…  相似文献   

10.
师:今天上课,先请看老师写两个字。(“月”的象形字,如图) 同学们猜一猜,这两个分别是什么字? 生:第一个是月亮的“月”。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看起来就像月亮。  相似文献   

11.
趣味识字谈     
学习“菌”、“苗”师:同学们,这里有兄弟俩(板书“菌”、“苗”)老师都认不出他们了,怎么办呢?哪个小朋友来帮帮忙?生:这两个字下边不一样。师:要是把这两个字编成口诀,应该怎么编呢?师:(边指“菌”字)田里种水稻,田外长青草,当然容易长“菌”。(同学们...  相似文献   

12.
桂婷 《湖北教育》2006,(11):34-37
●片断一 师:自由读第6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现在的花园变得怎么样? 生1:寒冷。 生2:没有一点儿生机。 生3:荒凉。 师:是呀!春天来了,到处鸟语花香,可是巨人的花园里依旧一片冬天的景象,你们从哪句话中读出了冬天的景象?  相似文献   

13.
教学片段:师:(出示填空)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生:(异口同声)燕子。师:填“鸽子”不对吗?(生一愣)甲:还可填“麻雀”。乙:填“乌鸦”。丙:填“黄鹂”。……师:为什么那么多的答案都可以?生:(讨论归纳)出示的填空是鸟类的共同特征,只要是鸟类,都可以填。师:若填“燕子”,该怎样写才形象生动?生: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轻而易举地回答了郑振铎笔下的燕子)(师生一起赏析作者语言的精妙生动)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生:喜…  相似文献   

14.
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文,讲述的是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谁来读读这个课题?生:伯牙绝弦。师:“绝弦”是什么意思?生:弹完这一曲.这一生就不再弹琴了。师:那“伯牙绝弦”呢?  相似文献   

15.
郑百苗 《江西教育》2002,(18):30-30
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片段为:师:请同学们读最后两句。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孤帆”是什么意思?生:孤单单的一只船。师:“碧空”呢?生:晴朗的天空。师:“尽”怎么解释?生:消失了。师:“唯见”什么意思?生:只见。师:“天际”呢?生:天边。师:那么这两句诗该怎么理解?生:孤单单的一只船远去了,帆影在晴朗的天空尽头消失了,只见长江水向天边流去。生:当时,老朋友(孟浩然)乘坐的船渐渐地远去了,帆影消失在碧水蓝天相连的地方,“我”望不见老朋友了,…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例1 :9 21.数学活动师 :学校关心同学们的身体健康 ,买了好多皮球。一盒装满了是10个 ,现在盒子里面有多少个皮球?(9个)外面呢?(2个) ,一共有多少个?生 :11个师 :你是怎样知道的?生甲 :我是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生乙 :我是先记住9 ,再接着数10、11。生丙 :我把外面的皮球拿出1个 ,放在盒子内 ,凑满10个 ,外面还有1个。一看就知道共11个。请生丙演示(屏显示)师 :这三种方法哪一种最好?为什么?生 :丙的方法最好 ,他把“9加几”变成“10加几”来算了 ,十加几就是十几 ,很好算。师肯定了把9加几…  相似文献   

17.
“洋溢”词语教学片段:师:(板书“溢”)请仔细观察这个“溢”字,你有什么发现吗?生:我发现这是个左右结构的字。师:不错。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新的发现?生:我还发现“溢”字是个形声字,它的左边是形旁,与水有关,右边是声旁。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其他同学要向这位同学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谁能说说“溢”字的意思?(学生鸦雀无声,面面相觑。)师: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这种体会,就是说,当你接水的时候水在容器中太多会发生什么现象?生:水会溢出来。  相似文献   

18.
生病的巨人     
赵冰波 《幼儿教育》2010,(12):28-28
胡萝卜村的猩猩医生开了一家诊所。一天,诊所里来了一个巨人。巨人说:“医生,我病了……”“哪里不舒服?”巨人说:“也没有不舒服,就是一到夜里,就会乱叫乱跳……”猩猩医生说:“你得的是跳舞病,吃药吧。”  相似文献   

19.
片断一:“拍照”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照相”。你们都带照相机了吗?生:(露出疑惑的表情)没带!师:别“骗”我!我都看见了,人人都带来了。(生更加迷惑了)师:(在黑板上迅速勾画出一双眼睛)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教师以幻灯显示下面两个句子:1.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摘下葡萄让你吃。2.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搞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师:这两句话有什么相同之处?生:都是写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师:仔细读一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生:第一句比第二句少了“准会”、“最甜的”两个修饰语。第一句说“让你吃”,第二句说“让你吃个够”。师:(在上述词语下标上“·”)“准会”还可以怎么说?生:一定会,肯定会。师:维吾尔族老乡是随意摘几串葡萄给客人吃的吗?生:不是。师:你从哪儿可以看出?生:从“最甜的”这个修饰语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