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文献法和观察法,对“体育差生“现象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个体差异、教材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机制等是大学生被贴上”体育差生“标签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体育教学中避免对大学生贴标签,强化大学生体育学习中的成功体验,以及采用多元评价使大学生发现自我等干预策略,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邱伯聪  何春林 《精武》2013,(17):46-47
在体育教学中要科学地对待体质差生群体,为其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通过对合作、参与、探究、创造的体验,体会成功带来的乐趣,通过学习使每个学生有所提高、有所收获,可以理性地体会成功的喜悦。为此,通过行动研究,探索对体质差生实施体验性学习教学干预的策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学生今后的持续发展和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合作小组对"体育后进生"的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合作小组课堂教学实验的最初阶段,我们曾就若干问题对我校及周边学校的“体育后进生”进行问卷调查。经总结发现,所谓的“体育后进生”包括两种类型的学生:一种是体育行为差生;另一种是体育成绩差生。体育行为差生的主要表现有:1)、学生因生活中的原因以及家庭生活的负面效应,造成自身失去对体育运动学习、参与的意愿和热情,拒绝积极地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的转差理论与转化体育差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校体育中要做好体育差生的转化工作,须先弄清差生“差”的原因和差距所在,而后方可对症下药。传统的转差做法是“缺什么补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补课”是转差工作中“赶尾巴”的做法,其结果是差生原来的差距还未赶上,新的差距又“补”出来了。这样“补”到毕业,差生还是转化不了。因此,他指出,转化差生的工作在于调动差生的学习情绪,培养其自学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差生进行分组施教和个别施教。根据苏霍姆林斯基转差理论的基本观点,在学校体育中转化差生应重视如下几点:   一、要重视调动差生的学习情…  相似文献   

5.
杨建全 《体育世界》2010,(4):99-100
文章针对体育课堂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的差生转化和教育问题,依据和谐教育理论,提出了体育老师做好体育差生转化和教育的六方面工作,以及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善用爱心和责任心去激励、感化、引导差生,实现体育差生的逐步转化,探索转化体育差生的经验和方法,做好体育差生的转化工作,提高体育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曾几何时,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出现了“体育差生”一词,或者说称谓,且沿用至今而无人提出异议。笔者查阅了众多的文献也难以追溯这一称谓的起源。倒是发现有多种相类似的提法,诸如“厌学体育学生”、“体育学习困难生”、“体育行为差生”等等。综合起来,这些学生无非是在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等方面不符合老师的标准而被鉴定为体育学习方面的差生。这是一种定性的评价,也是一种等级的划分。但造成  相似文献   

7.
<正>一、前言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中学生体能体质下降,肥胖学生增加,加大了中学体育教学的难度,体育差生明显增多。体育差生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特殊性,使他们在体育学习中遇到了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困难和障碍,为使他们学好这门课程,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本文对苏州市第十中学体育差生心理致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体育差生的分类特征与归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严德一 《体育学刊》2003,10(3):105-108
以学校体育工作实际和归因理论基础,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中小学体育差生的群体特征。结果表明:中小学体育差生分为内在动力类体育差生、形态发育类体育差生、运动能力类体育差生和技术技能类体育差生4种类型。同时探讨了各类体育差生的特征与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9.
张保辉 《精武》2013,(19):48-48,50
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些体育差生的出现,体育差生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文章从阐释体育差生的概念入手,分析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差生的的心理状态,探讨解决体育差生的科学对策,以期对全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王自清 《体育科研》2010,31(4):98-99
通过对中学体育优生和体育差生的心境状态的差异性检验表明,体育优生与差生相比,积极情绪反应更为明显,而后者的消极情绪反应更甚,男中学生比女生更易产生疲劳和紧张情绪,女性体育优生的自尊感比男性体育优生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体育教学必须以全体学生(包括体育差生)为主体。本文重点对体育差生的转化问题进行研究和比较系统的阐述。体育差生的生理特点一、体育差生的身体特点体育差生在身体方面通常表现为体质差、健康状况不良。如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对湖南省部分高校体育教师的走访,分析了高校体育差生参与体育活动时的心理障碍,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高校体育差生参与体育活动时的心理导引途径,旨在为广大高校体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以便在高校体育差生参与体育活动时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使其融入正常的体育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13.
体育情感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学习的内部动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动力,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加强学生对体育的认知,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和参与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我们通常称体育成绩较差或不遵守组织纪律的学生为差生。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要改变差生的面貌,运用心理学知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一、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一般来讲,差生的性格内向,遇事胆怯;不善于表现自己,学习中有消极甚至抵触情绪。我认为,这并不完全是身体素质差造成的,多数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这些学生原先的体育基本技术和技能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中学体育差生的不同类型及体育学习成绩的差别,并在总结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待体育差生不同教法的基础上,提出对不同体育差生的教学对策,旨在提高不同类型差生的教学效果,进而全面提高中学的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体育差生是指“三差一缺”即:体质差、基础差、技术差,对体育缺少兴趣。调查表明,体育差生占学生总数的15%~20%,解决高校体育差生的转化问题对高校体育意义重大。此前,对体育差生也有过不同程度的研究:但效果均不显著,且不易推广。我们经过不断摸索和总结,对体育差生锻炼目标制进行深入研究。针对体育差生提出了“l 1”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一次体育必修课,再加一次体育俱乐部训练课),增强了学生体质,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差生的原因分析1.兴趣不足对大学生来讲,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体学生对体育有无兴趣直接影响锻炼…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利用归因理论深入研究高校体育差生在健美操课中的厌学行为,促健美操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中行为差生的现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课中的行为差生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对上体育课抱有厌恶态度的学生。其表现如下:1.其情绪和态度不仅失去了运动的意愿和热情,而且拒绝积极地进行体育运动学习;2.不想通过运动或体育课加深与朋友和教师的感情;3.总是认为自己不行;4.性格内向、不爱动,在运动中缺乏坚持性、开放性。这些学生一般都技能较差,竞争精神不强烈。“行为差生”现象产生的原因:一、家庭因素家庭对学生体育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的家长对体育有正确的认识,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且支持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在家中也有相当丰富的体育话题…  相似文献   

19.
不能落下她     
<正>在体育课上关注学差生,是每一个体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让体育之光普照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体验学习过程中由失败,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达到成功时的情感变化,让他们从中学会学习、树立自信、自强、自胜,挖掘运动的潜力,体验成功、感受快乐。  相似文献   

20.
略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情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只关注教学中的认知因素,而对非智力因素之一的情感因素,缺乏应有的重视.体育教学师生双边活动突出,情感教育作用明显,能够感染情绪,调控心理,沟通情感.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尊重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采用灵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运用启发性有激情的语言,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等途径来实施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