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赣州市18个学校1096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及41位教师的访谈发现:赣州市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以社会、学生、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压力为主;近四成左右的教师有明显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情绪疲惫和少成就感;人口学变量和职业状态变量对工作压力、职业倦怠水平有影响;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在最高获奖级别上的差异折射出教师发展阶段中的"高原期";对职业的认同度及其职业能力共同影响着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2.
1、引言 工作压力是近年来职业心理学研究的新兴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生活竞争日益加剧,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由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我国教师在这个问题上更加突出。国内外学者对教师工作压力进行了一些研究,而作为教师群体中的校长承担着多重角色,工作上的压力会是怎样的,目前的研究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54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职业压力、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工作负荷、考试压力、职业期待是目前中小学教师的主要压力源;有9.07%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存在着紧密联系,工作负荷对心理健康起消极作用;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起积极作用。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提供良好的支持系统以及教师自身的努力,是教师缓解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4.
使用<高中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对7所高中、169名高三教师的工作压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高三教师的工作压力总体偏高;(2)高三教师感受工作压力最大的因子是工作负荷、领导与管理和考试与升学;(3)高三教师的总体工作压力在性别、年龄、职称、婚姻情况、学科类型和学校类型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工作负荷因子上,存在着职称、年龄和学科类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徐峰 《新课程研究》2009,(6):168-169
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社会压力和家庭压力,这就使教师承受着特有的强大心理压力。面对压力,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客观平和地去面对,并找到适当的方式,以自我调整、适当缓压,从而达到修养身心,使心理处于平衡状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中小学从事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工作颇具挑战性,教师除了身体上的辛苦之外,心理上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其压力来源于家长的不理解和质疑、学校的不重视和不支持、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欠缺.化解教师心理压力的应对策略为:从社会角度看,性健康教育工作要取得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三方面支持;从教师角度看,性健康教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认知调整、知识储备和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7.
新任教师处于工作生涯中的适应阶段,其压力和心理健康关系到自身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本文通过对35名中小学校和大中专院校的新任教师进行访谈,结果表明:新任教师面临的主要压力源为学校管理、学生、工作特征、社会压力、职业发展和身心特征等方面;不同类型学校的新任教师工作压力得分在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管理、工作特征、职业发展、身心特征5个因素上差异显著,总体而言,中学新教师比大中专和小学新教师的压力更大;此外,新任教师中男教师的压力大于女教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承受着教育体制改革带来的巨大压力.在接受挑战、学会适应的过程中,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陷入了暂时的困境.职业院校教师面对变化了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心理上充满压力和挫折感.这不仅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也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工作压力的研究,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提高教师素质、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灾后教师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变量学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安县灾区221名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灾区不同年级的教师职业倦怠存在显著差异;灾区不同年级和任教年限的教师自我效能感存在着显著差异;灾区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灾区教师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进而得出结论:灾区教师工作压力和自我效能感能够预测教师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在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发现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存在着中等水平的职业倦怠。倦怠主要是由职业压力大、工作满意度不高、发展机会少、社会角色冲突以及自我期望过高等因素造成的。困惑和压力已经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但要走出困惑、减缓压力却不是教师个人能解决的,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生存着,压力便如同影子般始终追随。作为教师,压力更是比其他职业大。同样是工作,社会对教师一职佩上一束飘渺的光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对从事这职业的人要求显得更高、更挑剔:要做教师,你得在人格上是完人,学问上是全能,物质上是穷人。  相似文献   

12.
郑洁红 《莆田学院学报》2007,14(4):95-97,102
采用冯伯麟编制的《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和自己设计的《莆田学院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莆田学院的36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14份,结果表明:男女教师相比较,女教师比男教师在职业引力、工作投入、工作压力和组织承诺四个方面更满意,在自我实现和社会认可两方面不满意,在领导关系、工资收入、学生品质和同事关系四个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在职务因素上兼职教师比专职教师在自我实现、工作压力、工资收入、职业引力、工作投入、组织承诺和社会认可七个方面更满意;在职称因素上高职称教师在职业引力、自我实现、工资收入、工作压力、领导关系、组织承诺、社会认可和工作投入八个方面更满意。  相似文献   

13.
简论教师的压力及解决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社会需要和教育体制的改变以及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教师身心承受着巨大压力 ,主要有社会压力、自我期望中的“互动”压力和家庭压力。教师的精神健康面临巨大挑战 ,从而给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利因素。减轻、缓解教师压力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社会和学校管理者都应给予教师以理解、关心、支持 ,创造条件使教师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教师的自我心理调节对形成积极人格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考试的分数直接“殃及”着教师的“饭碗”“;问题学生”让老师直“掉头发”;不时就“捐献”的微薄工资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温饱”,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因为压力,教师对工作的倦怠、对学生的无情、对生活的乏味自在情理之中,不用辩说。我作为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兼一名语文老师,扮演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我深知来自社会、家长以及竞争给学校带来的无法回避的压力,又深切地体会到学校给教师带来的巨大压力。工作没有压力是不行的,没有压力就少了动力;压力过大也不行,压力过大,会适得其反,导致阻力。由此可见,控制压力的“度”是个关…  相似文献   

15.
教师职业紧张压力源的反思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教师职业紧张压力源的研究可以从教师职业压力、教师职业紧张、教师职业倦怠、横向比较等层面入手,教师职业紧张的主要压力源有:社会压力源包括(1)过高的职业期待和过低的待遇,(2)社会变革带来的压力;学校压力源包括(1)工作的负荷重,(2)同事关系紧张,(2)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违纪行为严重,(4)考试的压力大,(5)教师的角色冲突严重等。通过教师职业紧张研究思路及其压力源的反思,我们认为教师的职业压力是一种外力,是导致教师职业紧张的外因,而内因则是教师对其职业压力的认知。教师过高的期望、过低的能力、过高的感受力等,均影响着教师对其职业压力的认知,进而引发不必要的职业紧张心理。所以应强化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支持系统,确保教师的生存和发展,在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降低对压力的感受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一、造成青年教师工作压力过大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 1.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过高,这种要求和期望最主要地体现在对教师培养人才的质量上。学校、家长及社会都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他们要求教师恪守职业道德,只求奉献,不讲享受,认为教师就应该安贫乐道,任何事情都要比一般人做得好。社会对教师培养人才质量上的高要求和高期望,使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7.
生存着,压力便如同影子般始终追随。 作为教师,压力更是比其他职业大。同样是工作,社会对教师一职佩上一束飘渺的光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对从事这职业的人要求显得更高、更挑剔:要做教师,你得在人格上是完人,学问上是全能,物质上是穷人。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目益凸显。国内外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普遍揭示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中小学教师体验到的职业压力,无论是在频率上,还是在强度上,都比以往任何时候强烈。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正不同程度地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自身的生活工作质量,严重制约了教师潜能的发挥;同时,教师在过度压力下表现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也会造成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名校分校新教师的工作压力的特殊性,以及学校类别、工作压力与新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53名来自不同类别学校入职5年及以下的新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名校分校新教师在职业发展和社会问题上的压力水平较高,显著高于重点学校的新教师;不同学校类型的新教师在情绪状态、成就感及抑郁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名校分校新教师呈现出更好的职业与心理状态;学校类型与压力水平对抑郁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在高压力及中度压力组中,重点学校的新教师抑郁水平测试得分显著高于名校分校与普通校,在低压力组中则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以陕西8所高校591名教师为调查对象,对其职业压力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25.2%的教师面临着低度职业压力;52%的教师面临着中度职业压力;22.8%的教师面临着高度职业压力;最大的压力来源于工作保障方面。女性较男性有更大的职业压力;导师组职业压力显著高于非导师组的压力;重点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高于一般高校教师的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