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弘扬民族精神而努力打造精品,这是新疆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刘长明与新疆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轩的共识与追求。如果说由他们策划编,2004年底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的《林则徐在新疆》是他们为禁烟抗英民族英雄林则徐被流放后在新疆的杰出贡献树立起的一座令人景仰的塑像,那么《新疆历史名人》则是他们精心编绘的新疆历史两千年的英雄画廊。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被清廷遣戍新疆,"效力赎罪"。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一月初九日,林则徐到达伊犁惠远城,开始在新疆的三年遣戍生活。二十四年十二月至二十五年十一月,林则徐奉旨在南疆库车、乌什、阿克苏、和阗、叶尔羌、英吉沙尔、喀什噶尔、喀喇沙尔八城履勘荒地,后又续勘吐鲁番伊拉里克、哈密塔尔纳沁荒地。通过履勘荒地,基本核实了南疆及吐鲁番、哈密可开垦荒地的数量和灌溉所需的水利情况,帮助各城解决困难,完善水利设施,客观上扩大了兵饷来源,减轻了清廷的财政压力。而且,林则徐等人分析屯垦形势,实事求是地处理新垦荒地,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屯垦形式,拟定荒地的分配方案,提出将荒地全部给回、民回兼顾、全部招民三种设想,促进了屯兵的归营操防。大批南疆回户得以开垦荒地,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稳定了民族关系,有利于边疆安全的巩固,也为新疆的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关林则徐勘荒活动主要反映在伊犁将军布彦泰、前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全庆等人的奏折以及明发或寄信的上谕、记事的实录中,对于林则徐新疆勘荒相关问题的阐明有很准确和权威的参考作用。兹选编相关档案,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林则徐是晚清历史上一位重要政治人物,特别是在林禁烟运动以后,他更被看做国家的脊梁、民族的希望,范文澜先生更把他誉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在这种主流论述之下,仍然有一些学者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和看待林则徐。在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可能就要属蒋廷黻在他的《中国近代史》中所提出的"两个林则徐"的观点了,文章试图通过林则徐在新疆的相关研究和史料,对蒋先生的这一观点来展开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看过电影《林则徐》的人,大概都记得,影片中有个当朝一品的权臣穆彰阿,此人贪图广东海关的贿赂,与林则徐为敌,使林的禁烟归于失败,林本人被发配新疆,影片中的表演固然不是信史,但清官档案中关于一件贪污大案的记载却实实在在地揭露了这个穆彰阿的丑恶嘴脸。  相似文献   

5.
在清代流放新疆灿若群星的众多官员中,林则徐当是最耀眼的一颗了。清廉高洁的崇高品格、普救百姓于水火的慈悲胸怀、放眼世界的宽阔视野、挽救民族于危亡的宏伟抱负,都永远地载入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  相似文献   

6.
赵文良 《历史档案》1998,(2):133-134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也是十九世纪中国与西方关系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近年来出版了大量有关林则徐的学术论著,也有许多与林则徐研究的相关史料。为了推动对林则徐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拟出版《林则徐全集》,包括奏稿、公续、日记、文抄、诗抄、信和等,其中奏稿部分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负责,提供馆藏的林则徐奏折。参加编辑者在选材过程中,翻阅了大量的档案,基本摸清了馆藏林则徐奉折档案的有关情况,现就馆藏林则徐奏折档案史料作一简介。林则徐奏折档案史料此前已编辑成…  相似文献   

7.
林则徐是近代史上第一位与西方列强正面交锋的中国官员,林则徐在外交活动中,充分意识到翻译活动的重要性,并且组建了最早的外事翻译班底,从事外事翻译,此外林则徐的翻译班底对于传播西方文化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梁衡 《传媒》2001,(10):22-25
既然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禁烟英雄林则徐就是近代史上第一人。可惜这个第一英雄刚在南海点燃销烟烈火,就被发往新疆接受朝廷给他的处罚。功与罪在瞬间便交织在一个人身上,将其扭曲再造,像原子裂变一样,产生出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闻名中外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了,在这战乱的年代,作为林则徐好友的杨以增,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在自己的家乡山东聊城建筑了私家藏书楼.杨以增与林则徐交往甚密,曾被林则徐赞为“乃圣贤门中人“,并在陕西任巡抚时,荐举杨以增代替自己接任陕西巡抚之职.……  相似文献   

10.
赖晨 《档案天地》2012,(2):17-18
陈宝琛说过,福建近百年来,最著名的官员要算林则徐和沈葆桢。林则徐是沈葆桢的舅父兼岳父,沈葆桢是林则徐的道德继承人。  相似文献   

11.
2008年8月28日,伊宁市天高气爽。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在伊犁林则徐纪念馆隆重举行民族英雄林则徐铜像揭幕仪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林则徐铜像揭幕,也是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成立20周年活动的一部分。自治区  相似文献   

12.
《海国图志》的编著者只有魏源一人,但林则徐对该书的编著功不可没。《海国图志》是魏源受林则徐之嘱而编著,《海国图志》是魏源在林则徐组织翻译的《四洲志》等资料基础上编撰而成。  相似文献   

13.
海峡文艺出版社于不久前在福州举行《林则徐全集》编委会第三次工作会议,来自北京、广东、武汉、厦门、福州等地的林则徐研究专家10余人到会。会议一致确定:大32开,精装,12卷本,约500万字的《林则徐全集》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前出版。该全集包括林则徐的奏折5卷,文录1  相似文献   

14.
早年读林则徐,记忆中两个场景历久而不灭:一场景是虎门销烟,林则徐一声令下,无数熟石灰纷纷投入销烟池,池内顷刻便如汤沸,民众欢声雷动,洋夷失色,林则徐神色坚毅;另一场景是西去路上,满目荒凉,林则徐青衣小帽,面色沉郁,壮怀难酬,蒙冤远流,  相似文献   

15.
林则徐选婿     
这是清道光年间的一个除夕,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吃过饭,一个人在院子里踱着步子。又是一年即将过去,听到夫人埋怨自己对女儿的婚事从不过问,林则徐知道,自己是该过问一下二女儿林普晴的婚事了。  相似文献   

16.
新近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陈胜粦教授著的《林则徐与鸦片战争论稿》(以下简称《论稿》),是研究林则徐与鸦片战争的可喜成果。本书对林则徐的研究,打破了孤立研究历史人物的旧套,将林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把他放在当时人群和社会思潮之中,紧紧把林则徐与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社会、中西关系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实事求是,推陈出新,是一部经过精心研究与独立思考,形成有自己特色和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论稿》对林则徐的一生以及鸦片战争前后的社会历史,从诸多侧面进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积极学习西方科技,探求富国强兵之路。他曾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文书报,收集西方国家资料,促进中国近代进步思想的兴起。以下本文通过介绍林则徐翻译的主要译著,探讨林则徐开展译书活动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林则徐翻译《滑达尔各国律例》对外交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林则徐翻译《滑达尔各国律例》历史背景作了简要介绍,并详细探讨了该翻译活动对外交产生的重要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名人——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清朝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诞生在福建省福州市左营司巷内的一间小屋子里.其父林宾日,字旸谷;母陈氏.对于林则徐的籍贯,史学界并无异议.但是,江苏省常熟市董浜镇徐市有人向常熟市文化局写信称:当地民间传说林则徐并非闽籍,他本是徐市一位在明朝做过工部尚书的人(徐栻)的后人,因家境败落而在幼年被闽籍林姓人领养至闽的;他之所以叫“林则徐”,就是反映了这层意思,等等.常熟市文化局对这封人民来信作了批示,要求市图书馆进行核查.常熟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我们对信访人“爱我常熟、建设名城”的出发点由衷地赞赏,但认为对历史的考察必须重证据.为此,我们在馆内外对林则徐的原籍问题进行了严肃认真的复查.  相似文献   

20.
林则徐是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他的诗,生前未刊。世上流传的《云左山房诗抄》,是林则徐的家人于光绪十二年(1886)所编刻,并非完帙。郑丽生先生校笺的《林则徐诗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在《诗抄》的基础上,“就今所能求得之有关资料,重新增订、校录,并加句读,作全面之厘整”,共收诗653首,为迄今收录林诗最完备者。然林则徐交游甚广,其诗文散见于他人诗文集中甚夥,求全殊为不易,偶有遗珠之憾,实也难免。笔者近日在何玉瑛的《疏影轩遗草》中觅得林则徐集外诗四首,现标点后抄录如次。 缥渺慈云隔绝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