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瑞琦 《教学月刊》2023,(Z2):37-41
“单元一课时”教学设计通过分析“主题—单元—课时”的数学知识和核心素养联系,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把握.这要求教师整合主题,体现内容的结构化.具体教学中,教师可解析单元内容、目标,基于教学问题诊断及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制订课时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按照“提出问题—获得概念—研究性质—尝试应用—概括总结”的流程实施教学,注重情境创设,突出探究过程,深化研究路径,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逐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任卫兵 《江苏教育》2007,(12):34-34
尽管新课程标准已把“扇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上移到第三学段中,但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以为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放在第二学段中进行教学。一方面学生已经有了圆的面积以及角的大小关系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数学广角”作为人教版数学实验教材新增的特色板块.其内容新颖、与生活联系密切。活动性和操作性较强.教与学都有着较大的探究空间.学生对这块内容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教材的编排意图理解不准确.教学目标定位发生偏差.将“数学广角”上成“数学综合实践课”或上成“奥数课”;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追求“解决问题”的结果.教学过程过分强调直观.数学思考不够.缺少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针对上述问题.本人对如何提高“数学广角”教学的有效性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尽管新课程标准已把“扇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上移到第三学段中,但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以为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放在第二学段中进行教学。因为,一方面,学生已有了圆的面积以及角的大小关系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在第二学段教学“圆的面积”后,再组织学生学习“扇形的面积”,学生完全能够很好地掌握。由于笔者在无意中捕捉到了“折扇”这一特有的教学资源,所以这一次的教学与以往又有了很大的不同。以下是“扇形的面积”的教学片断: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扇形,…  相似文献   

5.
张春梅 《青海教育》2014,(12):38-38
创新教育的价值观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思考问题需要时间,探索问题需要时间。新教材以其独特的“留白”方式--对有些内容有意不写或略写,在叙述描写上留有余地,以及“你获得哪些信息”“还可以怎样教”“还可以怎样算”“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等一个个问题,为学生留下了探索思考的空间、提出问题的空间、语言表达的空间,为教师提供了灵活教学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尽管新课程标准已把“扇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上移到第三学段中,但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以为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放在第二学段中进行教学。因为,一方面,学生已有了圆的面积以及角的大小关系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在第二学段教学“圆的面积”后,再组织学生学习“扇形的面积”,学生完全能够很好地掌握。由于笔者在无意中捕捉到了“折扇”这一特有的教学资源,所以这一次的教学与以往又有了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缪雪萍 《考试周刊》2010,(18):84-84
《三角形的认识》是小学人教版第80、81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三角形、角的知识等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知识面,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节课内容较多,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解决“知识密集”和“还时间给学生”间的矛盾,如何通过教师所布之“白”,让学生生出“实”,并由此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呢?  相似文献   

8.
“减法的运算性质”是小学阶段运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衡量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标尺之一。在教学该部分内容时,教师应让学生经历“观察对比—提出猜想—举例验证—获得结论”的探究过程,以强化首次感知,使学生深度理解并运用自如,从而提高运算能力。  相似文献   

9.
复数的内容可分为定义、运算和几何解释3个部分.无论是在教学过程,还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都偏重于定义和四则运算,忽略了关于它们的几何意义的思考.这不利于学生对复数“精髓”的真正理解,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提高,制约了解题思路的拓展.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重视这方面的知识,实现“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0.
冯晓绘 《广西教育》2010,(20):50-50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的生动、有趣并富有现实意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空间与图形”总复习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复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围绕“夯实‘点’、串成‘线’、拓宽‘面’、提升‘体”’的思路展开全面系统的复习和训练.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达成深层重组和内化。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思考与体会。  相似文献   

12.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创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自由思考这个基础。语文阅读教学中,根据所学的内容、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特点以及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教学空白”,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王国均老师认为:“阅读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给学生填补‘空白点’或以方法指导学生不断提高填补‘空白点’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与实践课一直是容易被忽视的一部分,有的教师不是跳过这部分内容,就是简单地讲授,缺乏让学生探究思考的活动过程。综合与实践课可以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值得重视。在教学综合与实践课“怎样滚得远”时,教师在了解现状、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实践活动,并大胆创新展开探索,同时借鉴其他学科的实践经验,能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4.
几何图形是数学中重要的内容,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能够为学生建立数形结合思想打下基础。下面具体来谈谈初中数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学生在学习“减数分裂”这一节的内容时,对微观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行为、数目的变化难以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成了学习整个“遗传和变异”内容的瓶颈部分.教师应用活动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多种感官能力的配合,可让学生形象地感悟到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并留下深刻的印象,直观地突破瓶颈内容,从而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地理学的区域性特征要求地理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改革地理教学的关键是废止“满堂灌”、“填鸭式”、“注入式”等传统教法 ,而代之的是加强“双基” ,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以下就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谈几点看法。一、绘简易地图、示意图 ,强化空间思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离开地图 ,只靠语言和文字很难说清地理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也很难形成空间地域概念。因此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 ,除了平时注意运用教学挂图讲解内容并强调让学生多看、多查 ,在地图上落实部分教材知识外 ,还可以通过板图同学生一起随…  相似文献   

17.
“动手做”是常见的教学形式之一,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做的过程,还要以做来促进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小学数学“动手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思”的自由、“思”的路径、“思”的层次“、思”的深度等方面引导学生做,让学生真正学会思考,提升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正方体截面形状”这节体验教学课的过程,并对其进行了总结与反思.这节体验教学课遵循“四个理解”,引导学生在“做”中体验,关注学习过程,层层深入,从操作层面的直观经验到理性层面的逻辑思考,采用了技术和实物工具相结合的方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做到了“以生为本”.体验式教学能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能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教学过程的特点出发,针对教师—学生这一教学工作涉及的主要矛盾,提出“换位”思考这种教学思维方式,模拟了“换位”思考可能的实施过程及特点,论述了这一教学方式对双方的作用,说明了“换位”思考是一种双赢的教学方式,值得教师和学生尝试。  相似文献   

20.
“图形与几何”是新课程数学教学四大领域中的一块重要内容。它与传统数学教材相比,在内容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拓展了“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范围。主要表现在将这部分内容分为了三个有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部分。即“图形认识与论证、图形测量与计算以及图形位置与变换”。结构上的变化打破了原有“几何初步认识”范围过窄的限制,增加了图形变换、物体位置等新内容。同时教材在结构上将三个阶段的内容融为一体,相互衔接,拓展了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背景,能有效地让学生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觉、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下面结合“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复习)”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