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促进社会包容——美国社群信息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社会结构中虚拟社区对传统社区的拓展和图书馆社区信息服务活动的延伸,社群信息学(CI)逐渐成为LIS研究的热点。CI产生于信息通讯技术(ICT)的应用实践,强调ICT与社群的互动与平衡,特别是利用ICT使一般社群、弱势群体、边缘化社群增强能力和获取权利,以缩小数字鸿沟,实现社会信息公平。CI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ICT有效使用和社区能力、CI行动的可持续发展和CI的社会包容性等。美国的CI实践形成了政府、地方、社区、学界四方合力、相互补充的发展模式,其典型的案例分别是技术机遇项目、社群信息学行动、社区技术中心和社区网络化行动。美国CI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和包容性增长具有借鉴意义。CI研究不仅能成为学科发展的增长点,也能为中国社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2.
社群信息学: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兴领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梳理和阐述社群信息学(CI)的内涵、研究领域和问题、研究方法、学科基础等。CI强调缩小数字鸿沟的实践,探索社群信息和知识形成与共享规律,关注信息通讯技术(ICT)与社群的互动和平衡,利用ICT实现公民权利,可以完善中国情报学体系,促进情报学在缩小数字鸿沟和建设信息社会中发挥作用。最后提供实践案例并预测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释了Community Informatics(CI,“社群信息学”)的内涵和主要思想,认为它与我国的社区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分享共同的兴趣与宗旨,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社区发展;与社区/农村信息化相比,CI之新在于,它以社群主义、网络社会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当代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强调ICT应用中的社区振兴(或社区赋权)和社区参与.本文认为这些新理论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新方法对解决我国社区/农村信息化效益低下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也提出了与CI引进相关的其他问题,例如CI应该成为谁的视角和方法,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东渐”路径与前景.  相似文献   

4.
社群信息学起源于20世纪80-90年代西方国家的社区ICT应用活动,其主要宗旨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ICT)推动社区发展。我国自2010年开始引介西方的社群信息学,当时国内已存在同样宗旨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即社区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与此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构成了社群信息学在我国成长发展的重要的本土情境。  相似文献   

5.
采用参与和介入观察、访谈等田野调查方法,对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基金会发起的虚拟导航员项目在唐人街社区公共图书馆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该案例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在图书馆读者尤其是特殊社群获取计算机免费培训信息方面扮演着支配型角色;桥接型社会资本为社群数字贫困成员实现数字脱贫提供了先决条件;社区公共图书馆在社群成员的数字化生活中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社会网络节点。以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基金会为代表的非营利组织可以增加公益信息机构如图书馆的团结型(内部型)社会资本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社群信息学理论为基础,围绕社群信息学的重大问题,探寻信息革命在社区中的社会起源及发展.通过对信息技术在伊利诺斯州本地机构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探寻当地社区信息革命的社会足迹.调查发现:网速测试暴露出的数字鸥沟仍然存在;信息技术应用总体来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在信息技术负责人和机构负责人之间也存在差异;所有城镇参加调研者都能讲述令人颇感意外的当地信息技术起源的历史;一些特定组织网络是地方负责人可依靠的资源.推动社区跨越数字鸿沟的主要因素有:网络组织者,作为数字技术和网络早期采纳者的本地组织,计算机素养.图1.表4.参考文献36.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逻辑斯蒂回归分析方法、田野调查之焦点小组和一对一深度访谈等方法,以CFPS 2008年调查数据库和访谈文本数据为依据,从宏观统计和微观层面分析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因素及年龄等变量对数字贫困社群实现向数字中产社群的信息社会流动关键行为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数字贫困社群实现信息社会流动的关键行为受到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正向影响,受到年龄变量的反向影响;社会因素(含社会资本、社会地位感知等)对于该行为的影响在京沪粤宏观层面不显著,但从京津晋的社会个体层面可以找到二者相关性的证据.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经济发展和公益信息制度方面的公共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平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9):136-142
[目的/意义]了解国外社群信息学(community informatics, CI)研究与教育基本情况,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与教育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通过网络调查和文献分析,考察国外CI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研究机构、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外CI教育与研究实践呈现出资金支持下的以项目为导向、教育与实践一体化的特征,具体表现为:① CI研究与教育紧密结合,相互支撑;② CI研究与教育受惠于研究基金支持;③ CI研究与教育凸显实践特色;④CI研究与教育重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20世纪后半叶以来国外图书馆信息学界开展或参与的三大社区实践运动——社区图书馆运动、社区网络运动和社群信息学,揭示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并分析这些理论思想如何推动了三大运动的产生和发展,阐释它们对我国农村社区信息服务项目的启迪。分析发现,国外LIS的三大社区实践主要受到社区主义、社会资本理论、信息平等思想和社会技术理论的指导,这些理论对我国LIS相关社区实践具有启迪作用:战略层面的社区赋能导向,功能层面的社区中心定位,技术研发中的本地情境意识,服务供给中的弱势群体优先原则。参考文献46。  相似文献   

10.
国外社群信息学研究的核心话语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群信息学自90年代末开始逐渐成为包括图书馆情报学在内多个学科研究的热点课题。为了解国外该领域研究的核心主题,以来自SCI数据库1990年至2012年的703条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CiteSpaceⅡ软件对相关引文数据和主题词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研究发现信息通讯技术、社会网络、社群、社会资本构成了社群信息学研究的核心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公益信息制度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项有关中国社群数字不平等问题之对策研究的理论成果报告,首先阐述从制度层面解决社群数字不平等问题的重大意义;其次从制度主义和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出发构建公益信息制度的基本理论体系;最后重点论述笔者从实证研究中识别出的公益信息制度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2.
罗丹  朱琳 《今传媒》2020,28(1):83-86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根本性重塑。社群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不可规避的基本社会联系,社群的概念与聚合特点自然也随着媒介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媒体平台中信息传播的数字性、双向性、交互性等特点使得以此为聚合形式的互联网社群展现出与传统社群相异的发展趋势,诞生了如虚拟社群、亚文化社群等新的互联网社群类型。互联网社群的发展呈现出部落化——去部落化——再部落化的发展路径,并且互联网社群开始呈现出向其他领域交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唐启  任越 《山西档案》2021,(2):164-175,88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中外社群档案研究的热点与进展,为我国社群档案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社群档案馆的建设工作,及社会记忆工程的完整建构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抓取分析数据,首先,根据外部信息,从时间、主题、作者、机构等维度将研究成果进行计量分析;其次,又从内部信息角度对中外研究进行主题化分类提取并分析。[结果/结论]从纵向演化角度看,社群档案研究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的英、美、澳等国,我国该研究自上世纪末开始萌芽,自2014年正式引入国内并进入快速发展期;从横向区分角度看,研究主要集中在社群档案建设模式,及社会记忆构建等方面;国内主要研究机构为上海大学及中国人民大学;但研究总体仍呈现“重国外,轻国内”、“重实践,轻理论”、“重共性,轻个性”的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人类交往的方式逐渐社交媒体化、在线化和虚拟化,线下的传统社群不断向线上的虚拟社群扩展,在微博、微信、豆瓣、知乎等虚拟社群分享信息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什么因素影响着人们在虚拟社群进行信息分享的动机?本文将从个体日常生活、虚拟社群中的关系、社会文化心理这三个视角进行多层级分析。研究发现,微观层次上,参与虚拟社群的信息分享有利于个体建立自我认同,实现自我重现;中观层次上,信息分享的动机来源于虚拟社群的互信、互惠机制;宏观层次上,互联网时代下的分享、参与精神促使着用户参与虚拟社群中的狂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信息社会理论是当今图书情报学(图情)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系统概括美国图情界信息社会研究的最新进展能够为国内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搜集、整理美国图情界5种代表性期刊于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间发表的全部论文,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136篇,利用二级主题分类体系清晰揭示文献的研究主题分布情况,详细阐释美国图情界2013年以来信息社会研究的方向和进展。[结果/结论]研究表明:①美国图情界信息社会研究由7个主题构成,包括信息社会的基本问题、信息基础设施与服务、人类信息行为、信息阶层与社群、信息经济与职业、信息伦理与法制、信息政治;②美国图情界信息社会研究主要包括3个方向,分别为信息社会实践要素变革、信息社会系统理论建构和信息社会发展趋势预测;③美国图情界信息社会研究具有研究领域较广、注重实践研究和理论融合等优势;④美国图情界信息社会研究的局限在于以微创新为主,缺少从经济视角的深入研究以及部分研究实践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6.
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Ⅱ,以Web of Science(SCI,ISTP)中收录的1998-2011年间的521篇社群信息学相关文献及其所包含的17 968篇参考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发文时间、作者、机构、学科、参考文献等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度、高被引文献进行分析,明确社群信息学研究热点。结果显示,社群信息学研究还未迎来大发展时期,但知识储备速度在不断加快;社群信息学研究由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两个分支组成,其中,社会网络是主要分支;网络学习、社会网络、复杂网络、卫生保健将成为未来重点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7.
蒋冠 《档案学研究》2019,33(3):32-36
公众档案研究主要关注与公众档案有关的各种现象,是一个正在兴起的研究领域。从横向来看,公众档案研究包括三个聚焦点,即个人存档、民间文献与社群档案。从纵向来看,公众档案研究包括三个层面,即基础层、阐释层与应用层。公众档案研究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实践发展与理论思潮演变的结果,深入开展公众档案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群环境下用户协同信息行为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协同技术的发展以及Web2.0群体交互性虚拟社群的出现,用户协同信息行为已经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协同信息行为的类型主要包括:协同信息查寻与检索、计算机支持的社群信息交流、协同内容创作和协同信息质量控制.协同信息查寻与检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而协同内容创作,尤其是协同信息质量控制的研究相对较少.协同理论也是协同信息行为研究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目前尚缺乏对社群用户在协同系统环境下的信息活动及其情感、认知的综合研究,缺乏对异步、异地发生的用户协同信息行为的研究.此外,如何设计和构建群体交互式虚拟社群环境,以更好地提升用户协同信息活动的效果,这些都将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社群从最初的网络社区逐渐发展成以移动端为核心,连接人与信息等一切的社群生态。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属性社群,以映客美拍为代表的直播社群,以AB站为代表的弹幕视频分享社群、以知乎为代表的知识类社群等,共同构成了新型网络社群的基本格局。舆论是社会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就舆论来说,新型网络社群具有"双刃剑"性质:既可以是一种建构性力量,也可能是一种解构性力量。新型网络社群中舆情的传播速度、广度和深度,舆情的生成、演变模式都发生着很大变化,舆论生成规则也在改变,经典传播理论在新型网络社群舆论场受到冲击,出现"两级传播"弱化与"意见领袖"泛化、组织"把关"弱化与个人"把关"泛化、"沉默的螺旋"疏离与回归的"钟摆效应"等变化,给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从探讨新型网络社群的兴起条件与主要特征出发,继而以网站备案信息在福建省的短视频直播社群美拍及近年来频频成为涉闽热点舆情发源地的知乎、微信等社群为切入点,分析新型网络社群的在闽现状、问题成因、给福建社会治理带来的挑战以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美国图书馆学刊物《图书馆趋势》推出的中国社群信息学专辑是中美学者合作推介CI落地中国的诸多努力的结果,专辑展现了中国的社会信息化研究状况,反映了中国学者开展CI研究的自觉意识,是CI的中国本土化发展的良好开端。在CI的中国本土化建设中,应注意相关术语的中西方对接,关注CI与LIS的连接,还应重视案例保存与分享,践行CI研究伦理,注重国际视野与本土意识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