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改强调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要重视体验式教学,要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为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效开展体验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教师可通过联系日常生活、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合作学习、引入生活现象等策略展开体验式教学,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郑丽芬 《学周刊C版》2024,(9):152-154
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关乎个人品德和行为,还涉及公民的法律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全面的教育和培养,学生可以成为具有高度道德觉悟、法律素养和健康生活习惯的社会成员。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的目标之一,强调学生在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文章简要分析了何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并围绕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和健康生活三个要素,进行了有关课堂初期、中期、后期三个教学环节的优化策略探讨。  相似文献   

3.
姚亚平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3,(收录汇总):47-48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初中学生的培养也有了新的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引导学生树立道德标准提升法律意识的重要学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道德法治教学的重要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在以往的教学模式基础上不断开阔教育眼界,探索新的教学要求下的教学方式,努力做好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法律意识。因此,文章从初中阶段培养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着手,探讨如何通过完善教学模式,做到对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展开体验式教学,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情境创设等策略展开体验式教学,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崔富强 《家长》2024,(3):41-43
<正>道德与法治课程承载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以及法律意识的功能,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高度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采取有效策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整体水平。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革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的方向,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立足学生实际,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本文阐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和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详细探讨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是当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研究热点。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法治板块为基点,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运用党史素材创设情境、展开学习,培养学生法治思维,需要广挖深究,为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法治课堂准备素材;"三用"党史素材,促进党史学习教育和法治课堂有机融合;"三步走"让党史素材融入法治课堂。  相似文献   

7.
道德与法治是培养中小学生思想品德与法治素养的一门基础性学科,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从学科单科教学到各科整体教学、传授学生知识到培养学生素养、教师单向教育输出到学生与教师互动共享转变。  相似文献   

8.
张俊凤 《家长》2024,(4):79-81
<正>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是完成国家“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重要保障。同时,该学科也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为国家法治社会建设提供相应的帮助。可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重在“培养人”,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新课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了具体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对传统教学方法做出一定的改变,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目标,采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也让学生的生活、道德品质、与人交往等方面有相应的进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学会利用法律来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增长。在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各种良莠不齐的资讯铺天盖地而来,难免会混淆视听,使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受到影响。所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培养十分重要。文章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为例,分析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作用及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我国对教育 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 堂教学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为了更好地顺应小学生对世界 认知和理解的发展规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以培养学生的核 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培养小学生的德育素养和法治观念,以此 来提高学生的日常道德涵养和法律认知。本文从核心素养的 内涵及价值入手,阐述了让核心素养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主旋律的重要性以及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的一门综合实践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法治意识的培养、落地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可以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教育改革的进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进一步发展,并且在各个学校和专业学科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尤其是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理念更应该得到重视,并将其应用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但是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接下里的文章中将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并研究出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教育意义重大,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意义重大。《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及针对性,使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导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核心素养引领道德与法治教学,引导学生知行合一,方能彰显铸魂育人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培养学生法治精神和道德品质的场所,也是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在教授道德与法治知识时,教师应当科学地设计课程目标,引入生活案例,创建交流平台,以便做好对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儿童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的主渠道,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具有实效呢?要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道德与法治课程法治观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五个方面。初中学段法治观念目标共5条,可以概括为法学常识教育目标、宪法教育目标、民法典等法律教育目标、预防违法犯罪教育目标、国家安全教育目标。通过对比小学和初中学段学科核心素养表现,帮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把握法治观念核心素养要求,更好地培养学生法治观念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进步,法治意识也是每个社会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全面提高公民法治意识对维护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注重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的重要科目,应当引起全社会教育力量的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道德和法治的理论科目,对培养学生法治观念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探究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8.
法治观念是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之一。广东实验中学在生态体验观引领下,以全方位法治教育载体提升青少年法治认知,以对话式体验活动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以主体性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法治行为与法治信仰,构建“自然生态、类生态与内生态”三重圆融互摄的法治教育生态大课堂,促进学生法治观念核心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18):119-120
新课标提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此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其对于学生健康思想道德观念形成有极大影响。在实际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是在该阶段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可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又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素质教育背景下应注重加强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教学也不例外,因此教师需基于核心素养背景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品质课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制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只凭教材和经验,而要有创造性教学,与新时期党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呼唤学生对话,以“怎样学”为主线,通过多项学习活动的设计,努力构建高质量的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