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活动背景最近,我班有一幼儿带来一个手转塑料陀螺,引起了很多幼儿的好奇,他们争先恐后地抢着玩。在玩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发出疑问:“为什么我转得慢,你转得快?”“我怎么转不起来呢?”“呀,转快了,陀螺上的四个角变成一个圆啦!”……为了满足幼儿探究的欲望,培养幼儿对转动这一科学现象的兴趣,生成了此次活动。我尝试让幼儿使用记录的方式,从预测———观察———记录———讨论———进一步发现,整个过程由浅入深,步步紧扣,从而激发幼儿对“转动”这一科学现象的兴趣,同时,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活动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让幼儿获得物体转动…  相似文献   

2.
小风车     
小风车,真好玩。我一跑,它就转。跑得慢二转得慢;跑得快,转得快。转呀转,转呀转,春风跟着风车转……【提示与教学趁议] (小风车》是一首三字儿耿,意境美,童趣足。 这首儿歌以第一入称的口吻.描述了孩子们玩风车时的情景。三字一行的形式短促明快,很适合孩子们一边玩风车,一边吟诵。“我一跑,/它就转。/跑得慢,/转得慢。/跑得快./转得快。”这几句描述得具体形象,幼儿会感到十分真切,非常贴近自己玩风车时的体验。末了几句:“转呀转,/转呀转,/春风跟着风车转……”最富有儿童情趣。在幼儿看来,拿着风车跑动.才会使得风车转,因此,’是风儿跟着…  相似文献   

3.
星期一,毛毛和明明带来了一种奇怪的陀螺,玩时,需要用一根塑料小棒横着插进去,再用力一拉,陀螺马上转个不停。孩子们告诉我,这叫“战斗陀螺”。出于安全考虑,我反复嘱咐他们拿陀螺时一定要小心,要把小棒的尖头抓在手里,以防不测。过了一二天,许多孩子都带来了“战斗陀螺”。一时间,走廊上、活动室里到处有孩子蹲在一起比谁的陀螺转得快,转得久。而我担心的事情也发生了。“老师,他戳到了我的眼睛!”“老师,他碰到了我的脸。”……一个个小报告说得我心惊肉跳。算了,还是让孩子们在家里玩吧。孩子们很听话,都把“战斗陀螺”带回了家。可没过…  相似文献   

4.
车轮和陀螺     
<正>一只陀螺看到一个车轮转得很慢,就有些看不起它,故意问:"我说车轮大哥啊,虽然说你也会转,可你转得实在太慢了。我和你有很大的不同,我一分钟能转1000多圈,你能转多少圈呀?"车轮听后,对陀螺说:"我们除了转的速度快慢有所不同外,还有一个不同之处,那就是我每转一圈,就会前进一步。可你虽然转得比较快,却只是在原地打转,一步也前进不了。"  相似文献   

5.
转起来了     
孩子们对转动的兴趣是从佳佳带来的陀螺开始的。这个会发光发声的小玩意儿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吸引住了。翰翰盯着在地上悠悠转的陀螺问佳佳:“能让我转一下吗?就一下!”“等我的好朋友转完了,就给你!”佳佳神气地昂着头。望着一大群女孩子在等,翰翰赌气地说:“我也有转得比你快的东西!”话音未落,便跑进了活动室。翰翰很快找来了一个“旺仔”奶瓶,在地上一扭,“旺仔”奶瓶“咝”的一声转开了,还晃出一圈红色光晕。很快就有几个孩子围了上来,他们也不甘示弱,纷纷找来各种各样的瓶罐。转转发布会孩子们搜集了许多能转动的东西。一到自主活动时间…  相似文献   

6.
本次活动选自省编教材——系列活动《快乐转转转》,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初步探究和制作转动的玩具,感知使物体转动的秘密,并在此过程中学习如何进行比较探究。教材将有关陀螺的活动分成了两个部分,“玩陀螺”和“制作陀螺”,目的是让幼儿先在玩陀螺中通过比较的探究方法感受使陀螺平稳、持久转动的条件,而后再迁移经验,  相似文献   

7.
班级流行风     
正最近班级刮起了两股超酷流行风,直“吹”得同学们东倒西歪,神魂颠倒,是什么呢?下课了,男同学三人一帮、五人一伙地聚在一起,欢呼声此起彼伏,在玩什么呢?哦,原来是几个同学在转笔。不知道是哪儿吹来的一股流行风,几个男同学迷上了转笔。那真叫一个“高”哇!他们转得一个比一个快,一个比一个稳,真令人佩服。嘿!你看,  相似文献   

8.
吃完早饭,小伙伴们就来找我比赛抽陀螺。我们来到一块空地,各人拿出自己的陀螺,把拉绳缠在陀螺把手上,然后,用力一拉,陀螺就蹦到地上转了起来。我的陀螺是红色的,在陀螺群中最耀眼。你看,旁边的陀螺已经转得东倒西歪了,我的陀螺还在飞快地转着,多像芭蕾舞演员在旋转。玩着玩着,突然有人提出比比谁的陀螺结实,于是我们来到二楼,王星的陀螺飞了出去,摔碎了;弟弟的陀螺摔在地上后也五马分尸了。该我上场了,我抓住拉地上,不停地转呀转,像是在为自己的胜利跳跃飞旋。我高兴得欢呼起来,伙伴们却个个垂头丧气,像斗败了的公鸡。评语抽陀螺是一个几代…  相似文献   

9.
观察陀螺     
最近,电视里播出了《战斗王之飓风巨塔》,讲的是几个少年凭借智慧用陀螺打败了一群坏蛋。因此,我爱上了陀螺,并且常常观察和思考:怎样让陀螺转得久?什么样的陀螺转得快?陀螺需要通过发射器插上齿条并且装上陀螺以后,再把齿条拉走才能发射出去。要让陀螺转得久,首先要选择光滑的地面;齿条的长短最好在30至40厘米左右;最重要的,是选择陀螺。陀螺分为攻击、防御、平衡和持久四种类型。要让陀螺转得久,那当然要选择持久型啦!另外,还要控制齿条的力  相似文献   

10.
姜飞 《学前教育》2010,(3):34-34
早饭后,小班的孩子们在自由活动。小琛拿着陀螺到处张望着。我走过去问:“小琛,你找什么呢?”“没人跟我玩!”他噘着小嘴抱怨着。“我跟你玩吧!”我回应道,“咱们看看谁的陀螺转得时间长好不好?”“好呀!”小琛高兴地答应着。“预备,开始!”两只陀螺飞快地在桌上旋转着。  相似文献   

11.
施伟渠 《新作文》2010,(10):14-15
今天中午,我和小鹏玩水中陀螺。游戏规则是谁的陀螺在水中转得最久,谁就获胜。游戏开始了,我们俩异口同声地说:"预备,开始!"我用力一转,蓝陀螺沿着边线往上转,眼看就要出界了。  相似文献   

12.
有只花母鸡,做事马马虎虎的。高兴了,一天下一两个蛋;不高兴了,三天五天才下一个。花母鸡对生下的蛋也不知好好爱护,东塞一个,西放一个,屋子里到处有她的蛋滚来滚去。老鼠们常常拿鸡蛋当陀螺玩。“咕噜噜,咕噜噜——”直把鸡蛋转得晕头转向。有时还当球滚,滚得鸡蛋东旋西转,浑身脏兮兮的。  相似文献   

13.
有一次我在组织幼儿玩“谁的飞机飞得高”游戏时,开始我只是示范几次,就让幼儿自由玩,我在一旁看。我发现有几个幼儿玩了一会,就不玩了,他们还走到我身边说:“老师 ,我不玩了。”我请他们去和大家一起玩,可他们还是不愿意。这时,我拿起一架纸折飞机,一边向空中丢 ,一边说:“我的飞机飞得好高。”小朋友听见了高兴地围过来,一边玩 ,一边说:“老师,我的飞机也很高。”“我的飞机会转弯。”“我的飞机飞得远 !”那几个说不玩的小朋友也玩起来了,一边玩一边说:“老师,看我的飞到哪里去了 ?”这说明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极易受…  相似文献   

14.
一天课间,我正和孩子们一起跳欢快的兔子舞,小欣急匆匆地跑过来说:“张老师,小洋转书转得好快哟!”“什么转书?”我不解地问。走近一看,才发现被人围得水泄不通的小洋,正用一根手指头顶着一本书飞快地旋转着。哦,他在模仿电视里转秧歌帕。  相似文献   

15.
陀螺的不幸 一只陀螺,被人鞭策着转动.陀螺转得很累. 陀螺就埋怨:真是鞭打快陀!人从不理会陀螺的埋怨,不断地鞭策,只想让陀螺转得更快、更稳.  相似文献   

16.
打陀螺     
星期天,我和几个小朋友约好一起打陀螺[tuóluó]。下午,大家都到齐了,我们把绳子缠在自己的陀螺上,一拉,陀螺就转了起来。每个人都打得很起劲,陀螺转得也很快。  相似文献   

17.
转转转     
一、设计意图在幼儿的生活中“转动”经历有很多。他们曾乐此不疲地玩过乐园中的“转木马”、“转椅”,玩过“旋转手帕”,摆弄过带发条的玩具、陀螺……生活中的许多“转动”现象幼儿虽然接触到,但往往被他们所忽视,这些极易被忽略的转动现象,却又对人们的生活极有帮助和用处。为了能使幼儿身边的这些单个的转动现象串联组成一个整体,再次引发幼儿对生活中已熟悉的东西进行再观察、再探索,特设计了“转转转”这一科学活动。二、活动目标1.让幼儿乐于操作和尝试,体验玩玩说说的乐趣,为自己和同伴的成功而高兴。2.在操作、探索活动中,让幼儿积…  相似文献   

18.
快乐小组     
上课时我们常常要进行小组讨论,“快乐小组”就是我所在的四人小组。人数占不了班上的十分之一,人倒是个个有名。先介绍“暴陀螺”梁创荣吧。这个外号有一段来历。前一个月,我们班流行玩“暴陀螺”。“暴陀螺”其实就是从玩具四驱车马达上拆下来的沾满机油的东西。梁创荣拆下了好几个“陀螺”,天天练习转“陀螺”,没多久就练出了高超的本领。一天,他在下课时给同学们表演。一个同学要和他比一比。梁创荣把两个“暴陀螺”同时拧在左右手的拇指和食指间。比赛开始了,梁创荣左右手同时一拧,两个“暴陀螺”旋风般地转起来,撞向对手。“啪”一声,…  相似文献   

19.
鞭子骄傲地说:“我每天抽打你,你都不敢吱声,真是个没用的东西!”陀螺和气地说:“请你不要这样说,如果你不抽打我,我不能转,小朋友不玩了,那你也就没有用了。”鞭子生气地说:“你说我没有用了,我看你才没有用了。你说我不抽打你,你就转不成?”陀螺说:“我这样说,是为了你好呀,你却骂我。”陀螺不再理鞭子了。下课了,小朋友又出来打陀螺。小朋友拿着鞭子,使劲抽打陀螺,可陀螺就是不转。小朋友以为鞭子出毛病了,就把鞭子扔了,又重新换了一个鞭子。鞭子终于明白了:不能自以为是骄傲自大,要与人和睦相处,相互配合,这样才能出好成绩。指导老师:顾…  相似文献   

20.
小同伴们在一起玩“陀螺”,两个人各使自己的一个“陀螺”转起来,并使它们碰撞,碰不倒的就是胜利者.比赛过程中,很快让人发现:两个大小不一的“陀螺”,大个头的“陀螺”容易胜,两个质量不等的“陀螺”,质量大的“陀螺”容易胜;两个旋向不同的“陀螺”,逆时针方向转动的“陀螺”容易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