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经济先发的顺德地区848个居民问卷调查数据,基于绝对收入、相对收入和期望收入因素构建了居民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三种收入因素对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对收入变量并非绝对收入变量更能提高居民的个人主观幸福感;同时,由于个人对期望收入的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对个人幸福感起到抵消作用。基于此结论,相应提出了提高个人主观幸福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收入、年龄、性别、人格。以往的研究,在这些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争议。这主要是由影响与被影响相关关系复杂化和研究对象群体的局限性造成的。今后研究主观幸福感应重点考虑这两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持续稳定长远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保障,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乡村教师的主观幸福感现状,选取Y省Q县95名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乡村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乡村教师的主观幸福感与工作收入、工作环境两个因素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建议通过提高乡村教师的收入和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进而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来提高乡村教师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通过自编教师职业幸福感量表对广州市139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水平处于一般和比较幸福之间;教师职业幸福感在性别、婚姻状况、是否担任班主任、职称和收入等背景条件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教师们普遍认为职业收入、同事关系、工作环境是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的重要因素.政府和学校应从提高教师收入、改善教师工作环境、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版)”作为工具,利用自评和测评相结合技术,对2257名海口市居民幸福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口市居民幸福感自评平均得分为75.29,测评平均得分为81.98,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健康、经济收入、婚姻、居住条件和社会支持是海口市居民认为影响其幸福感的前五位因素。对海口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群体差异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婚姻、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幸福满意度为量度,运用SPSS12.0计算相关性并检验各因素间相关性,找出影响地方城市居民幸福感的诸因素。以宿州市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居住方面、家庭方面、社会交往方面、休闲娱乐方面、收入方面、工作方面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环境因素中的未成年人受教育条件、社会治安安全程度、医疗卫生服务等也对居民幸福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宜宾学院学报》2019,(10):110-115
对259名外出务工者进行调查,探讨积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收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积极心理资本可以显著正向影响其主观幸福感;收入是显著的调节变量,较高收入能够显著增强高积极心理资本者的主观幸福感,但并不能显著影响低积极心理资本者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每个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对于幸福都有不同的理解与追求,影响人类幸福感的因素更是错综复杂,比如城市的发展水平、居住环境、收入状况等等,因此,不同地方的个体对幸福的理解和要求也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本报告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赤峰市全体居民进行抽样调查,旨在了解赤峰市居民对的幸福程度以及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通过对调查结果的交叉分析、因子分析及对部分影响因素的聚类分析,得出影响赤峰市居民幸福指数的因素主要有职业、收入、家庭、健康、人际关系、业余生活以及社会环境,进一步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幸福感偏低人群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研究中学教师群体的幸福感现状,采用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学校的中学教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学教师整体幸福感不高,直方图结果接近于正态分布;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学历、是否是班主任、工作时间、收入、健康状况等.  相似文献   

10.
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幸福感是衡量其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教师的职业性质、收入状况和社会支持是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幸福感的外部因素;人格特征、自我意识和压力应对方式是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幸福感的内部因素。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幸福感的策略是,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重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关注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教师自身要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良好的人格特征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农村幼儿教师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综合幸福问卷》对江西省256名农村幼儿教师进行研究。结果未婚教师幸福指数高于已婚教师,男性教师幸福指数高于女性教师,私立幼儿园教师幸福指数高于公办幼儿园教师,非正式编制教师幸福指数高于正式编制教师,31~40岁教师幸福指数最高,大专学历教师幸福指数最高。结论把握农村幼儿教师幸福感的特征,努力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这是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物质主义在冲击我国传统价值观的同时也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幸福指数造成一定的影响。该研究旨在考察物质主义对幸福感的影响作用,采用“物质主义倾向测量”和“综合幸福问卷”对321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物质主义与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成功维度、中心维度、快乐维度都与幸福感各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物质主义对幸福感具有负向预测力。结论:物质主义对幸福感有消极影响,青少年应加强对物质主义的抵御意识。  相似文献   

13.
幸福和教育是密切关联的,幸福应该是教育的目的,好的教育应该极大地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幸福。幸福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幸福。幸福教育是以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的教育,它要培养能够创造幸福、享用幸福的人。幸福知识、幸福技能的传授是必要的;幸福品质、幸福人格的养成是必须的;幸福教育的实践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民族中学教师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329名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中学教师进行情感指数量表与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发现:新疆地区各民族教师总体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城市教师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农村教师;在情感指数维度与总体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民族差异,维族与哈族教师高于汉族教师;人格因素存在民族差异性;人格各维度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教师幸福关涉"人"的幸福和教育发展。但对教师幸福的误解,既影响教师幸福的获取又使教师职业道德处于不义之地。教师幸福应是物质幸福、社会幸福和精神幸福的有机统一,是教师德性幸福与非德性幸福的统一。规则意义上的教师职业道德是实现教师幸福的社会条件和工具;美德意义上的教师职业道德既是获得教师幸福的一个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又是教师幸福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教师职业道德既不是教师幸福的绊脚石也不是教师幸福的代名词,而是教师幸福的促成者。现实中二者往往相悖,关键原因是不正确的教师幸福观、不完善的社会制度和师德对教师幸福构成的非唯一性,等等。这正好为实现二者一致指明了路径。  相似文献   

16.
面向人类幸福的教育学——兼论教育学的基本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学的用处和价值已有多种认识与理解,但由于缺少整体的人类这一标杆,而缺失了面向人类幸福的教育学。与之相比,相关学科都以不同的方式与人类幸福联系在一起,并因此成为人类的精神财富。最有价值的教育学,是与人类幸福息息相关的教育学。具体体现为:是成为人类生活方式或者存在方式的教育学;是能够在对生活的直观中,深度介入人类生活,创造新的生活意义的教育学;是既能面向人类的幸福,也能直面人类的苦难的教育学。要实现教育学的价值,必须回答教育学视野中的"幸福"是什么以及如何以教育学的方式追寻和获得人类的幸福。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心灵的事业,教师应当是一个幸福的职业。但审视现实,教师的职业压力日益增大,教师的职业倦怠也在悄然地蔓延,幸福似乎正在远离教师的职业生活。教育幸福是教师职业的幸福不同于其他职业幸福的特殊性。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影响教师的教书育人效果、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石。培养和发展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是有效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减少教师身心健康问题,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杨进喜 《成才之路》2020,(10):40-41
留守儿童有时容易出现心理、行为、学习等问题,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文章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指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强化家庭教育、政府部门加大关注力度、发挥学校教育作用等方面,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探讨高校女生成长环境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目的,采用档案调查、访谈、问卷、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1998名女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成长环境中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都是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而得出成长环境对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影响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