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玉洪 《青年记者》2010,(10):18-20
一家京城报纸在几年前创刊时,喊出了“负责报道一切”的口号。如今它已经不再这样宣称了,因为地球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再倒推数年,京城另一家报纸说:“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同样,它也成为不可能实现的诺言。  相似文献   

2.
陶冶 《今传媒》2007,(8):14-15
一份报纸不可能不紧跟时代,不管它是专业报还是综合报;一份报纸不可以不参与时政,无论它是大报还是小报.正是本着这一办报原则,我们在报纸的头版开辟了"时事纵横"专栏.或许有争议,或许有非难,但我们坚持下来,而且渐渐被读者接受了.以小见大,一个专栏与一份报纸,就显现出办报人艰难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3.
国内一家知名的报业集团的老总曾说过:在国内,大众化报纸发展到了今天,已进入了微利时代。真正有发展空间的,应当是以意见、解读和视角取胜的主流报纸。这样的主流报纸,不仅仅是一张新闻纸、信息纸,也是一张观念纸,它的影响力,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4.
某日打开一家党委机关报,头版又是"官位式"的新闻占去了十分之八九的面积,一条来自群众生活的新闻被挤在了版尾. "官"字号文章挤了老百姓的位置,这无论在中央的大报,还是地方报纸,都屡见不鲜.一些领导除了开会,就是外出视察讲话,其活动不管有没有新意,报纸都要照登,位置安排不好还要惹下麻烦.领导作的一些报告,也要报纸全文登载,一版转二版,从"同志们"开始,到"同志们"结束,一字一句不漏.领导人的有些讲话固然重要,照发文件是可以的,但并非字字句句、每段每节都是新闻.如果从新闻角度来考虑,应该选其最新的内容加以编发,哪怕是给予厚待(加花边、标题醒目、好位置),这比那整版的大块文章的效果可能要好得多.  相似文献   

5.
张青 《传媒》2019,(11):29-31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70年前,光明日报社是一家仅有百余名员工的报社;70年后,它已经是一家现代传媒集团。70年前,它只出版一张对开四版报纸;70年后,它已经形成了包括一家主报、七家子报刊、一家出版社、一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光明日报"两微一端"在内的多媒体格局。  相似文献   

6.
“第一个吃螃蟹”的《今日美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凡彬 《传媒》2005,(1):59-60
"<今日美国>,替全美的报纸上了一课,它教导它们使用彩色印刷没有错,使用图表强化新闻也没有不当,除了<今日美国>的体育版之外,它的气象版可能是全美新闻界最广泛模仿的一个特色,纵使你不曾读过<今日美国>,你也可能在你自己读的报纸上,感受到它的影响.你的报纸也可能因为它的影响而更精彩,或许<今日美国>应该为它的这一贡献获奖."以上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媒体评论员彼得·鲍埃的一席话.  相似文献   

7.
记得一位老报人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在副刊。"因此,在专副刊上下功夫,力争办出特色来,成为近年来报业同行不约而同努力的办报方向之一。历来副刊不副,它与正刊之间虽有区别,但  相似文献   

8.
同一份报纸在一天中却有七个不同版本,资讯刷新速度直追气焰旺盛的"第四媒体"--各大新闻网站.听起来这像是个天方夜谭,但它确实存在.当我们还在以日和周的出版周期为报纸分类时,<日本经济新闻>报已经以它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强大资讯网络支撑起了一个以小时为刷新周期的报业神话.  相似文献   

9.
陈国权 《青年记者》2012,(10):17-18
很多人认为iPad能成为未来报纸的救星.默多克也称,iPad将拯救报纸出版业.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在网络刚刚繁荣时,也有很多人提出“网络会成为报业未来的救星”,并探讨网络怎么来救报纸.但我认为,iPad对于报业的意义和价值可能并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巨大.它承担不起拯救报业的重任,甚至有成为报业另一个掘墓人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魏珉 《青年记者》2003,(10):7-8
《北京晨报》作为京城的主流都市报,以领跑京城都市报为目标,开展与《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信报》等都市类报纸的竞争性新闻评估与质量管理,自然十分重要。日常的考评流程1、以报纸定位为基本准则贯彻以总编辑为核心的编委会确定的“主流都市报”的报纸定位。2、领会总编辑评报精神和意图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中国企业在蒙牛与伊利的媒体战中,从另一个方向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全媒体传播"教育.联想到几年前的三鹿奶粉事件,许多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公众形象的传播渠道,不仅仅是传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网络竟然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它可以让一家企业一夜爆红,也可能让一家企业多年积累的品牌形象轰然坍塌.  相似文献   

12.
时下,在新闻传播领域,"落地新闻"已经成为一个热词。因为受地域性限制,地方报纸不可能将国内外新闻一网打尽,又不能不报道,于是就催生出"落地新闻"。从另一角度看,地方报纸大都把新闻"本土化"作为赢得受众认同、提升自身品牌的重要方式,强化新闻落地就成为报纸的重要选择。新闻落地体现在报纸上就变成落地  相似文献   

13.
朱冀  苗天潮 《传媒》2015,(7):30-31
报纸新闻评论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着非常强烈的旗帜性色彩,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旗帜性表现得日益显著.可以说,报纸的旗帜性代表着一家报纸媒体对事件的看法、对方针政策的评价、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并集中体现在报纸的舆论引导性上,体现的是一家媒体的态度.因此,新闻评论的旗帜性构建,对推动报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无非就是告诉人一件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不管是电视、广播还是报纸,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体,总要以受众为目的。这点,无须讨论。本文要“试说”的,是指一篇具体的新闻的报道目的性。笔者认为:任何一家报纸、电台、电视台,都不可能毫无目的地把一条什么新闻扔给他的受众。也就是说:没有传播目的的新闻,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陈娜 《传媒》2006,(5):63-64
《华尔街日报》是一家以财经报道为特色的综合性报纸,侧重金融、商业领域的报导,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迄今,这家报纸已经走过了116年的历程,它从一家在地下室里靠手抄股票汇市信息提供给证券交易人士的"小报"成长为全球财经报业的巨人.  相似文献   

16.
去年当国内媒体报道发现了食人鱼的消息之后,西安一家报纸也报道说西安发现食人鱼,紧跟着另一家报纸立即安排记跟进“截获”。应该说快速反应当即跟进不是坏事,可后面的一系列举动却显示出被动做新闻的弊端。依据定式思维方式,先人为主地认为你说有我就认为有,没有也得想方设法地寻  相似文献   

17.
现在,新闻资源竞争异常激烈,许多新闻媒体改头换面、不断包装,力求推陈出新,势必对新闻标题的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翻开现在的报纸,一些空洞华丽,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标题屡见诸报端;一些晦涩难懂,看后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标题,令读者望而生畏.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新闻标题不仅没有起到"题好一半文"的作用,反而削弱了新闻事实的价值,降低了报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新闻导刊》2005,(2):29-29
新闻的权威性是媒体持续稳定的新闻质量在受众中形成的一种公信力。它与行政的权威性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你可能是行政级别高的报纸,但你完全可能是读者并不认同和不愿意阅读的报纸。新闻的权威性强调一张报纸长期总体新闻质量的稳定,即新闻的权威性不是权力赋予的,而是靠一张报纸自身长期实践的结果.是一种经过市场检验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9.
近来,网络词语"给力"成为许多报纸追逐的一个热词.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11月11日全国有约十家报纸的标题中出现"给力".笔者经常阅读的一家报纸,接二连三在标题中用"给力",有一天竞有两个大标题中出现"给力".如此赶时髦滥用一个词语,"不给力"!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微博这一新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介报纸的合作,使之在网络空间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被评价为"微博有成为第二座里程碑的潜力",①再次印证了媒介形态变化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