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解新升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笔者以山东女子学院英语专业94名学生为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初步了解了英语专业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态度、阅读材料的选择、课外阅读的方法以及进行课外阅读所遇到的困难,并分析了新升本科院校以及阅读课教师如何在学生课外阅读中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和引导。  相似文献   

2.
使用调查问卷对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40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本学院学生的阅读策略使用频率属中等偏上水平;第二,学生性别对学生阅读策略使用的影响不大,女生比男生使用频率高,差异边缘显著;第三,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其阅读策略使用有影响,高分组学生使用策略的频率显著高于低分组学生;第四,大二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使用频率整体上低于大一学生。本研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邢倩 《英语辅导》2014,(2):14-19
阅读是语言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其重要的产物。本文以学生的阅读成绩为着眼点,研究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使用情况。本文针对大学生使用阅读策略的情况以及阅读策略的使用与学生阅读成绩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的主要问题:(1)大学生经常使用哪些阅读策略?(2)阅读策略的使用与学生阅读成绩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能够适度使用英语阅读策略;阅读策略的使用与学生的阅读成绩显著相关。本研究为普通高校大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意义的指导;有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提高英语阅读效果;有助于提高教师培养及指导学生使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对九年级学生完成学业时课外阅读量的要求是: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必须转变观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培养阅读策略、介绍西方文化、提供课外阅读材料等入手,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自主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恰当的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5.
采用Oxford编制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袁(SILL)对251名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学习策略调查发现,他们在学习中最喜欢使用补偿策略,最不喜欢使用记忆策略,男大学生和女大学在策略使用上没有显著差异,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的策略使用也无差异显示。  相似文献   

6.
运用量表对安徽省四所本科院校的685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以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从而探讨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机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孤独感和主观幸福感上存在学校差异,在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得分上。重点院校显著高于新升本科院校。在孤独感上,重点院校显著低于新升本科院校;大学生在孤独感、主观幸福感上存在社会支持水平差异,高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在孤独感上显著低于低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高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显著高于低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间,两两呈显著相关关系;在孤独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社会支持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西部地区贵州某高校英语本科一年级的106名学生作为被试,研究了优差阅读者在使用45项阅读策略时的情况。调查的T检验结果显示了优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使用和不经常使用的阅读策略,也显示了两组被试在4项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采用Oxford编制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对251名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学习策略调查发现,他们在学习中最喜欢使用补偿策略,最不喜欢使用记忆策略,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在策略使用上没有显著差异,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的策略使用也无差异显示。  相似文献   

9.
运用问卷及访谈方式,对英语专业学生阅读速度的归园倾向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阅读速度的学生在词汇因素、阅读策略及课外阅读量的归因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在解释学生阅读速度快慢归因时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对于阅读速度快的学生,师生间的归因差异不大;但存在"自利性归因偏差";对于阅读速度幔的学生,尽管师生间在词汇、策略以及文化背景知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师生进行了积极归因.  相似文献   

10.
卢刚 《考试周刊》2011,(48):113-114
阅读策略是指语言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为提高阅读水平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它不仅包括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技巧,而且包括阅读者为了达到预期阅读目的有选择性和控制性的行为。本文以120名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特点,高、低分组学生在阅读策略使用上的差异,以及阅读策略与阅读成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英语阅读中,学生经常使用的策略,如略读、猜读、预判等;(2)英语阅读策略与阅读成绩显著相关;(3)高、低分组学生在阅读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高分组学生比低分组学生不仅能更多地使用策略,而且能更有意识、更有效地运用这些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调查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三个阶段中阅读策略的使用状况。数据收集采用了书面问卷调查表。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总的阅读策略使用频率为中等。t检验发现学生使用Pre—reading strategy与Post—reading strategy,During—reading strategy与Post—reading strategy有显著差异,而pre—reading strategy与during—reading strategy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研究各阅读策略与英语阅读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英语阅读水平组在使用阅读策略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三种策略中认知策略对英语阅读成绩的影响力最大,元认知策略其次,而社交/情感策略对英语阅读成绩的影响力最小。阅读成绩高分组的学生在阅读时更多地使用元认知策略进行调控,而低水平组的学生则更多地使用认知策略;两组学生在认知策略的使用上表现出显著差异;但两组学生在社交/情感策略的使用上差异不大,比较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13.
对高职学生英汉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在汉语阅读中通常使用基于语篇的阅读策略,在英语阅读中通常使用基于单词的阅读策略;高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阅读策略的迁移,基于句子的阅读策略迁移较弱,而基于语篇和单词的阅读策略迁移较强。  相似文献   

14.
利用Oxford(1990)编制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对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两所中学的235名高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他们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情况,且对学习策略的使用是否与英语成绩存在相关关系及高分组与低分组学生、男生与女生在策略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学生最经常使用的策略是补偿策略,使用频率最低的是记忆策略;(2)高分组学生在记忆、认知、元认知及情感策略的使用上显著高于低分组学生;女生在记忆、认知、元认知、情感及社交策略上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男生;(3)除补偿策略外,其余五项策略与英语学习成绩显著相关,元认知策略对英语成绩具有36%的预测力,对瑶族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The current study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digital scaffolding on the English literacy of fourth- and sixth-grade students. A total of 1085 native English-speaking and language minority students from 25 treatment classes and 20 control classes across three school district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for one school year. Treatment students read their English language arts and social studies text in visual-syntactic text format (VSTF) on their laptops and control students read the regular block format of the textbook either on their laptops or in print. Observations and interviews revealed that VSTF reading facilitated instruction processes and student learning in reading activities. The results of California Standard Tests (CST)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vealed that sixth-graders who received syntactic scaffolding outperformed control students on the composite CST score. In particular, reading in VSTF benefited the treatment students in three CST sub-categories: word analysis, written conventions and writing strategie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future research should investigate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that support reading and writing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including at-risk students, using syntactic scaffolding.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英语早读氛围不浓、内容单一、形式枯燥,压抑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教学实践从早读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三方面展开阐述让学生在英语早读课中读有所"创"、读有所"乐"、读有所"感"、读有所"获"。  相似文献   

17.
提高阅读能力一直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阅读策略教学实证研究,初步印证了:英语专业高职学生英语水平总体偏低,英语阅读策略培训有效性、阅读策略培训对不同英语水平学生产生不同效果,及阅读策略训练与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刘磊 《海外英语》2012,(2):110-111
Many researches have proven that reading strategies play a vital role in English reading processes and have a crucial influence on reading results. However, at present there are few studies focused on art major students’ reading strategy use status quo, especially the researches on art major students in independent college are fewer. This thesis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ading strategy research, tries to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t major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strategy use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choosing of reading strategies among art major students in Hubei University Zhixing College which is an independent college in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and survey results of the interview, this thesis presents some reading strategy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English language reading strategy teaching: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英语学习者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影响英语学困生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的重要方面之一。从认知的角度来讲,造成学困生英语阅读障碍的原因主要有:词汇量不够;语篇策略欠缺;没有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阅读方式单一;缺乏背景知识参与阅读理解的意识。针对这样的学习现状,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采取以下策略:激活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动机;加强词汇的有意义学习;加强阅读策略的训练等。  相似文献   

20.
The effective use of reading strategies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way to increase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hypermedia environment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whether metacognitive strategy use and access to hypermedia annotations facilitated reading comprehension based on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students’ proficiency levels. The primary investigation finding revealed that the strategies used the most were 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 followed by global strategies, whereas support strategies were used the least. The specific strategy of guessing content was used much more frequently which was reliably predicted by their comprehension scores; on the contrary, reading slowly might hinder hypermedia reading comprehension. Regarding the frequency of access to annotation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was viewed the most frequently, while word glossary was identified as least frequently;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however, was observed among proficiency levels, frequency of annotation use, and reading strategies. Based on further think-aloud investigation results, limit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and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