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展表象训练,可以帮助太极拳运动员更快、更准确地掌握动作技术。为提高太极拳表象训练效益,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表象训练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太极拳运动不同阶段表象训练的运用,阐明表象训练方法对太极拳学习的重要性,探讨了学习太极拳表象训练的关键点,为太极拳运动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方法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与太极拳运动特点的关系,研究表明:腰骶骨盆的稳定性训练在太极拳训练中起重要作用,人体稳定性的好坏影响太极拳训练过程中重心平稳移动和动作幅度.基于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理念,与太极拳运动特点相结合,旨在为太极拳训练提供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太极拳运动十分普及,遍布城乡,近几年来风靡世界,在日本、东南亚各国更为流行。太极拳的训练方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套路反复练习的训练方法已落后于形势,用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更快地提高太极拳的技术水平,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就陈氏太极拳的训练内容及训练方法进行了探析,以推动太极拳运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长拳、太极拳练习对男性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长拳、太极拳运动对男青年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4名大学一年级男生,随机分为长拳组和太极拳组.长拳组进行长拳第三路训练,太极拳组进行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训练,训练周期为12周,每周练习3~4次,每次练习1 h.采用功率自行车直接测定法分别测定12周训练前、后两组研究对象最大耗氧量.结果:12周系统运动前,长拳组和太极拳组的最大耗氧量分别为39.93 ml/kg/min和39.71 ml/kg/min,训练后分别为42.76ml/kg/min和43.20 ml/kg/min,两组分别提高了7%和8%,差异有显著性.训练后太极拳组的最大耗氧量高于长拳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运动负荷实验过程中的各指标运动训练后也都有明显改善.结论:长拳和太极拳都是很好的健身项目,对提高心肺功能都有良好的作用,其中,太极拳的效果优于长拳.  相似文献   

5.
徐言平 《中华武术》2006,(10):42-43
太极推手科学地综合了太极拳运动中的精华:棚、捋、挤、按。它将人体各部关节和各组肌肉的活动与呼吸相配合,吐纳养生,强身健体,进而可提高技击对抗技术。 随着太极拳运动的广泛开展,太极拳爱好者在掌握高层次单练技艺的基础上,对练习太极拳推手也产生了浓厚兴趣。总结多年来学习太极拳的体会,我认为太极拳运动是先辈们在研究击打技术的过程中产生的,在练拳架的同时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武术以训练击打技术为重点,于是产生了太极推手运动。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探讨太极拳训练中引入核心力量训练的可行性,以及如何在太极拳训练中实施核心力量训练,进一步提高太极拳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理论支持。研究表明,核心区域肌肉力量增加,可使太极拳动作精细化程度提高,增加运动员做高难动作的稳定性,提高运动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河南省太极拳专业队的运动员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研究竞技太极拳运动员运动损伤常见部位的分布,寻找其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对于保证竞技运动训练的系统性、有效性和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等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于太极拳、木兰拳教学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飚 《体育科技》2002,23(1):73-76
通过太极拳与木兰拳运动教学的比较研究 ,指出了太极拳与木兰拳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在进行木兰拳教学时要区分与太极拳的异同 ,使木兰拳运动能够更广泛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通过对上海大学生习练太极拳与空手道的动机进行调查、比较、研究,了解到现代大学生参与太极拳与空手道训练的习练动机丰富多样,动机水平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及文化背景不同存在个别差异性。对两项项目如何更好地在高校中开展,培养和保持习练者的运动动机,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提供了合理的建议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简化太极拳教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就当前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多年来从事武术专业教学与训练的实际及太极拳运动自身的特点,在太极拳教学指导思想和教法上做出了一些改良与创新,并提出了一些见解与建议,目的是使太极拳教学更加符合大学生的兴趣与生理要求,建立其终身体育的信念,使太极拳这项古老而年轻的运动在我国高校得以继承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验法,探寻太极拳运动对青少年身体健康促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拳运动有利于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主要表现在提升爆发力、耐力、跳跃素质和柔韧素质上,其中男生的耐力素质和柔韧素质最为明显。建议青少年在从事太极拳运动时应进行合理化动作分组,进行有效的体能素质训练,从而不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训练中膝关节疼痛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运动是大家公认的健身锻炼的有效形式和手段,深受广大健身和武术爱好者的青睐。太极拳从其运动形式和技术要求方面表现出的显著特征是轻缓柔和、用意又用力,心静体松、中正安舒。而就在运动速度缓慢、动作柔和的太极拳运动训练过程中,有很多练习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现象,甚至个别有一定武术基础和较长太极拳训练经历的练习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运动中膝关节损伤机制和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雅敏 《体育与科学》2002,23(2):59-60,71
膝关节损伤在太极拳运动中较常发生,它的损伤与太极拳运动的动作姿势、技术动作、下肢肌肉的收缩力和韧带的牵拉力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研究太极拳运动中膝关节损伤的原因,是为了更好而有效地达到预防膝关节损伤的目的,也为改进教学、训练的方式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A型行为与太极拳运动(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服冰 《体育学刊》2001,8(2):66-67,70
研究分析了A型行为的理论基础与心理特征,并就太极拳训练对A型行为及心理放松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指出通过运动来改变心理特征是可行的,而研究太极拳运动对A型行为的影响则应给与时间压力的刺激源。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运动节奏与音乐节奏进行了分析,对太极拳运动特点、太极拳教学发展趋向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从而使音乐内涵融合于太极拳中,以提高竞技太极拳运动的观赏价值。1前言太极拳既是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又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选取二十四式编成的。学习简化太极拳不仅是对中华。  相似文献   

16.
臧恒佳 《健与美》2020,(1):40-45
今年的调查增加了潜在的新趋势,例如身心运动(太极拳)和生活方式医学。它还更具体地对其他趋势进行了定义。例如,虚拟/在线训练被重新定义为在线训练;水中锻炼被重新定义为水上运动;循环式力量训练被重新定义为循环式训练;手机运动应用程序被重新定义为移动锻炼应用程序;杠铃训练被重新定义为自由重量训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运动疗法结合太极拳对上交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某体育大学未受过专项运动训练的学生随机分为运动疗法组(n=29)和运动疗法联合太极拳组(n=31)。运动疗法组对受试者进行为期12周,每周3次的运动疗法干预,运动疗法联合太极拳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太极拳训练。结果:运动疗法组的头前倾角和圆肩角测量结果较实验前无显著性差异,运动疗法联合太极拳组较实验前均明显下降,且明显优于运动疗法组;运动疗法联合太极拳组对屈曲角度改善显著偏高,但运动疗法组实验前后屈曲角度显著降低;运动疗法联合太极拳组右旋角度显著性改善,其余均无显著性变化;两组颈椎活动障碍指数实验后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独进行运动疗法或联合太极拳均能改善上交叉综合征症状,两种方式各有优势,均可有效平衡颈肩肌群肌力、纠正姿势异常,从而缓解颈肩疼痛,且后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对陈式太极拳散手运动素质训练的重要性、原则、内容、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在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五方面训练的可行性安排。  相似文献   

19.
谢远基 《武当》2023,(3):14-18
<正>太极拳作为中华传统武术气功之一,研究传统太极拳与现代竞技太极拳异同,对充分发挥好太极拳的实战和健身作用,促进太极拳术运动发展,很有意义。一、从理论基础上看,传统太极拳比竞技太极拳受传统太极理论影响更为深刻,竞技太极拳则更多地受到了现代体育理论影响其一,传统太极拳以经络学说为其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方奎明 《武当》2014,(10):17-18
本人研习太极拳近三十年,对太极拳内功和太极拳养生等诸多方面,已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今不揣浅陋,谨就太极拳内功与养生简要阐述如下,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一、太极内功 习练太极拳不仅要有外在的形体运动,还应该有内在的意气运动。外在的形体运动源于内而形于外,是一种表现形式;内在的意气运动隐于内而不显于外,内涵深厚,即我们所追求的太极内功。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作为内家拳典型代表的太极拳,十分注重内功训练,讲究功招合一。即所谓“功无招无以为用,招无功招法皆空”。因此可以说,习练太极拳的过程,就是调整形与气的关系的过程。形是方法,气是内容。习练太极拳不能只停留在外形姿势上的标准与否,更要深入提高太极拳内功“气”的层次,才能达到意、气、形合一,才算真正掌握了太极拳运动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