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生育权之检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生育权的性质,学术界有不同的主张.生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并且该权利属于一般人格权.生育权的主体范围包括了夫妻和个人.生育权的内容包括了计划生育权、堕胎权以及获得计划生育知识、方法和教育权.  相似文献   

2.
自然人享有与生俱来的生育权,揭示了其基本人权和人格权的属性。与此同时,生育权较同属于人格权的其他民事权利而言,更具义务性、依赖性与社会牵连性。另外,在我国生育权主要是由已缔结婚姻的双方当事人来行使的,生育事务也为婚姻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涉及夫妻人身关系的调和。为明确生育权的权利属性并促进生育权的有效行使,可将生育权纳入《民法典人格权编》中,并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规定夫妻生育权平等行使原则,但妻子在受孕后可自主决定其是否生育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生育权是天赋人权,是公民生来就有的,依法决定是否生育子女及如何生育子女的人格权利。生育权具有阶段性、统一性、共同性和矛盾性等特征。公民人人享有生育权,但具备法定条件才能行使该权利。夫妻在共同行使生育权过程中负有共同的责任,法律应当为公民生育权的行使提供充分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人工生殖技术改变了人类的自然生育方式,对该技术如果任凭人们自由使用,将使我国人口发展与平衡的和谐受到严重冲击,必须对人工生殖技术的运用加以规范,即进行人工生殖立法。从生育权的属性及其特征出发,要保持我国人口的发展与平衡,人工生殖立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夫妻的共有生育权应受法律的尊重和保障;生育必须符合人类繁衍、生殖的自然规律;采用人工生殖方式须夫妻双方合意;人工生殖方式是夫妻施行其生育权的辅助手段;合理限制原则;人工生殖方式的严格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5.
生育权的本质是自然人生育的人身自由,是自然人人格要素之一,应定性为人格权。男女生育权平等但非同等。男女生育权共同的权能有生育选择权、生育信息知情权等,无"生育隐私权"权能,且生育选择权是相对的、有限的。女性生育权较男性生育权有更多的可选择内容和更大的知情权范围,独有生育健康权权能。我国生育权立法亟待完善,以加强保护生育权和解决夫妻生育纠纷。  相似文献   

6.
生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忽视对于男性生育权的保护.本文从生育权的概念出发,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丈夫生育权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加强生育权保护的途径和办法,希望本文能够对完善丈夫的生育权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生育权是人类与生俱有的一项基本人权。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生育权的立法滞后于现实社会,要完善生育权的立法,就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具体立法思考。本文在论述生育权的定义、生育权立法及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特殊主体的生育权以及实现特殊主体生育权的方法手段和立法制度,以期待今后能颁布更具体的法律制度来保障特殊主体生育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妇女生育优先决定权,是指在妇女在男女双方对于生育问题协商不能一致时,依法享有的优先决定是否生育、生育次数和生育时间的权利。赋予妇女生育优先决定权,可以防止妇女成为生育工具,有利于维护妇女和胎儿的生命健康,有利于调动妇女生育投入的积极性,有利于保障男女生育权的实现。应当遵循合法、自愿协商和妇女生育优先决定权优先保护原则,正确处理好保护妻子生育优先决定权与丈夫生育权的冲突,合理规制妻子行使生育优先决定权的限制和丈夫生育权的救济。  相似文献   

9.
生育权是公民的一项人身权利,也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一项自然权利,但是在众多情况下,由于与其他法律权利的冲突,却不能得到完全的保护,从而使社会人性化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本文从生育权的特殊性研究入手,分析了法律制度上的缺失及抵触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丈夫生育权以婚姻关系中的男性为主体,具有人格权和身份权合一的性质,多受妻子生育权限制,是受国家保护的人权以及法律保障实现的权利。丈夫生育权应由亲属法确认,受计划生育义务、子女权益、妻子健康状况和妻子生育优先决定权的限制,应明确侵害丈夫生育权行为类型和侵权请求权行使,以构建科学合理的丈夫生育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1.
生育权是作为人类延续后代的一中特有的社会行为,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而死刑犯的生育权这一问题正好触碰到了法律的一个空白地带,笔者将从生育权的人格权这一法律属性以及本质以及从他与刑法的关系,刑法的基本原则,现代刑法的三大价值和人道人权方面阐述死刑犯应当享有生育权,笔者在论证死刑犯理论上应当有生育权的情况下展转其现实的一些状况以及个人的分析,最后提出应当对其权利实现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论女性作为生育权的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育制度和生育权不仅关系到社会资源的分配,也与公民的私权利紧密相联。生育权本质上是公民在履行了计划生育的社会义务的前提下,对于生育问题的抉择的自由。而生育权不得不涉及婚姻内部或配偶之间如何分配此权力。生育权与婚姻内其他权利存在差异,是与女性利益和子女利益不可分离的一种权利。生育与婚姻的关系已经不是历史上曾认为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生育权的定义对女性自身的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生育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否证了生育权视为一种夫妻之间的身份权的观点,并指出其本质归属应为人格权之构成部分。认为生育权的权能构成应该包括生育请求权、生育决权、生育方式选择权,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完整的生育权体系的观点。最后,章对生育权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认定以及法律上的必要限制也作了阐释。  相似文献   

14.
从权利类型化角度看生育权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了公民普遍的生育权,从而使生育权由应有权利上升为法定权利。生育权是私权利,属于民事权利中的人格权,它同时也是宪法上的权利。生育权是受宪法和民法共同规制和保护的一种人格权。  相似文献   

15.
生育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权利,既是公法层面的人权范畴,同时也是私法层面的民事权利。自然生育时期、义务生育时期以及权利生育时期生育发展状况的明示,展现了生育权由萌芽到最终确立的纵向历史演变进程。西方国家个人主义、人文主义、幸福主义和多元主义的生育价值表达,我国由古至今向"个人主义"的生育价值转换以及综合域内外生育价值的共性特质,体现了生育权多样价值维度的横向呈现。以哲学的视角综合阐释纵向层面的生育权历史演变进程及横向层面的生育权价值维度呈现,是法学领域生育权研究的理论基础,为今后生育权主体权益的保障、生育权立法规制的有理、执法实施的有序、司法裁判的有据提供了宏观指导与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16.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了公民普遍的生育权,从而使生育权由应有权利上升为法定权利。生育权是私权利,属于民事权利中的人格权,它同时也是宪法上的权利。生育权是受宪法和民法共同规制和保护的一种人格权。  相似文献   

17.
生育权是一种自然权利,也是人格权的一种。死刑犯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生育权问题是当前司法界争论的热点。本文剖析了生育权的性质,并论证了男女死刑犯应该具有生育权及其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较为严格地限制再婚再生育范围,中国人口与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应当调整我国再婚夫妻再生育政策,保护再婚夫妻的生育权,允许再婚夫妻婚前各生育一个子女,但重新组合家庭无子女或者只有一个子女的部分情况,可以再生育一个。并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对比,再婚特殊群体的状况,以及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等角...  相似文献   

19.
生育权是已达法定婚龄的男女决定是否生育和选择如何生育的人格权。首先,生育权是人格权而不是身份权;其次,生育权只有达到法定婚龄的人才能享有;最后,生育权的内容是决定是否生育和选择如何生育。凡达到法定婚龄的人都有生育权但不得超越计划生育的限制,为此,应当确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提出了生育权的概念。与此同时,有关生育权的诉讼也一时成为我国司法实践的一大热点和难点问题。对生育权的概念、本质、权能和侵权救济等基本问题做较为深入的探讨,对我国司法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