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用高速摄影及影片解析法获取我国优秀女子100米栏运动员第五栏跨栏步技术摆动动作运动学参数,并将主要参数与男子高栏和女子短跑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支撑阶段摆动腿大腿绕髋关节转动的扇形角度与女子短跑摆腿动作较为接近;摆动腿小腿绕膝关节转动的扇形角度呈前大后小,与短跑相反;摆动腿下压动作略早于男子高栏运动员;摆动大腿前摆的平均角速度快于下压时的平均角速度,摆动小腿折叠平均角速度是小腿打开平均角速度的3.2倍;起跨腿同侧大臂动作大于异侧动作且向前摆动幅度大于向后摆动幅度,起跨腿异侧小臂摆动幅度与同侧大臂相似。  相似文献   

2.
跨步跳是三级跳远中的关键一跳,具有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的技术优劣对其成绩影响较大。通过现场摄像与图像解析的方法对参加2009年第11届全运会女子三级跳远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跨步跳起跳三个时相的技术参数进行运动学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在跨步跳起跳三个时相中,着地角、身体重心的水平速度、摆动腿摆动角速度、两大腿夹角、蹬伸幅度、膝关节的角度、腾起角度等运动学参数的合理性均不及世界优秀运动员。三级跳远跨步跳起跳腿着地瞬间摆动腿角速度与身体重心水平速度、着地角、两大腿间夹角、起跳腿的缓冲幅度、身体重心垂直速度增加值、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值都有显著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第十届全运会女子跳远前6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她们在起跳过程中的摆动腿技术进行运动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小腿支撑扇角比较大,身体重心下降较大,造成水平速度损失较大;蹬离地面时动作不充分,摆动的速度慢、幅度小。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的摆动动作对减小着地时的制动、加大动作幅度,提高起跳速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运动员在着板缓冲阶段,摆动腿蹬伸后向前摆动的时机晚,摆动不够积极,影响整个起跳动作的幅度,造成了身体重心不能快速前移。我国运动员起跳蹬伸阶段摆动腿动作不充分,摆动的速度和幅度不理想。  相似文献   

4.
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摆动腿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7年全国田径冠军赛暨总决赛(乌鲁木齐站)女子三级跳远决赛前8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员三个不同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技术的相关指标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在第一跳中摆动腿膝角在着地瞬间到最大缓冲都在减小,离地瞬间,摆动腿膝角又有一定的增大;第一跳着地与离地瞬间两大腿夹角过大,第三跳着地瞬间两大腿夹角偏大,离地瞬间两大腿夹角偏小;第二跳起跳腿离地瞬间摆动腿大腿与水平面的夹角都偏小;摆动腿的最大摆动角速度与身体重心的垂直速度的增加呈正相关,与水平速度的损失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解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参加第11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比赛跳高决赛的前11名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摆动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的方式有"折叠式"与"屈腿式"两种;摆动腿着地瞬间的着地角、髋角与运动员身体重心水平速度、腾起初速度有着显著的相关性;与运动员起跳的腾起垂直初速度、跳高专项比赛成绩有着显著的负相关性。起跳腿着地瞬间两大腿夹角与重心腾起垂直速度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性;起跳腿离地瞬间两大腿夹角与身体重心腾起的高度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摆动腿蹬离地面瞬间起跳腿踝关节的摆动速度与起跳腿着地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腾起初速度都存在着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男子110 m 栏运动员刘翔跨栏步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录像解析法,对我国男子110m栏优秀运动员刘翔在第10届全运会田径110m栏决赛中的跨栏步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刘翔的攻栏意识强,上栏速度快,加速幅度大,起跨后蹬角度小,有效地控制了过栏的腾起角,身体重心上下振幅小。起跨腿膝角大,缓冲幅度小,两腿夹角大,屈膝高抬能力强,大小腿折叠紧,摆动腿的前摆速度快,腾空过栏时间短。过栏后摆动腿积极下压,近下栏,快提拉,过栏与栏间跑技术衔接比较自然、紧凑,形成一种"跑栏"技术。  相似文献   

7.
运用高速摄影与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的技术特征过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在摆动腿着地瞬间,身体重心距摆动腿着地点的水平距离较大,在摆动腿缓冲阶段,摆动腿膝关节缓冲幅度过大,水平速度损失较为严重,最后一步步长/身高指数较小。  相似文献   

8.
运用影片拍摄法、图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的助跑与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以揭示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的助跑与起跳技术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最后助跑倒数第二步摆动腿着地瞬间身体的内倾角均偏大,而离地瞬间的内倾角度则比较小;在起跳开始瞬间两大腿夹角都小于摆动腿离地瞬间夹角。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着地瞬间着地点距身体重心投影点的距离与运动员着地瞬间速度的损失具有非常显著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现场定点高速摄影、影片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助跑最后第三步和最后第二步速度的变化比较、助跑最后第二步摆动腿支撑阶段的速度变化及其动作结构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第三步至最后第二步摆动腿着地瞬间呈加速状态,助跑最后第二步摆动腿支撑阶段身体重心水平速度下降较小;助跑最后两步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呈现出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对短跑运动员形成低重心跑的技术动作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摆动腿下压摆落动作消极,支撑腿着地缓冲过度, 是造成身体重心降低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一不合理的跑动技术,提出了一些克服方法和练习手段,可有效地避免身体重心的降低,这对于提高运动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摆动腿踝关节背屈上栏对跨栏跑技术的影响,采用配对对比实验法、影片分析法及资料统计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调摆动腿踝关节背屈上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起跨速度和下栏着地速度,有效控制过栏时身体重心的波动,符合现代"跑栏"技术.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过渡阶段主要技术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过渡阶段相关运动环节及铅球的速度节奏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身体重心和铅球运动速度曲线在过渡阶段的分合对提高运动成绩有重大的作用;过渡阶段摆动腿快速落地缩短单支撑时间是尽快形成双支撑进入最后用力的关键;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在双支撑前便开始最后用力,有待于提高向下运动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挺身式跳远起跳时摆动腿脚踝动作的分析研究发现,挺身式跳远起跳时摆动腿脚尖勾起(踝关节背曲)制动有利于提高身体重心垂直做功的高度,增加向上的垂直速度。跳远起跳时摆动腿脚尖勾起的摆动腿制动更有利于防止腾空时身体的前旋。  相似文献   

14.
采用技术动作录像拍摄与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青少年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起跳摆动技术分别从摆动方式、摆动速度、摆动幅度以及腿、臂摆动配合等方面进行运动学分析,旨在为我国青少年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起跳摆动技术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少年跨栏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实验性训练探索少年跨栏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的规律和方法,对少年跨栏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翔的艰难突破给我国的体能类项目点燃了希望,纵观近几届奥运,体能类项目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体能的高低取决于体能训练,为了这些计划能得以有效施行,强化对体能训练问题的研究是势在必行的.在近些年来国内外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成果及现状的基础上,依据运动训练学对现代竞技体育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我国竞技体育体能训练中存在并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并对今后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的方向给与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以国家队10名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合理界定跨跳步时相的基础上,对其摆动肢体的运动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跨跳步的摆臂方式是直肘沉臂和屈肘升臂、跨跳步的摆腿是采用控膝摆髋技术来增大人体的压板力量、快升臂和高提腿有利于增大有效压板和腾空高度。同时分别得到了跨跳步自由肢体摆动与支撑腿蹬伸协调配合的具体运动学特征和控膝摆髋技术的具体运动学参数。  相似文献   

18.
跨栏跑是一项极限强度非对称的周期性运动。要提高跨栏跑的成绩,除运动员掌握先进的跨栏技术和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外,还要求运动员掌握全程和栏间跑的合理节奏,节奏是跨栏跑的灵魂,也是提高跨栏跑运动成绩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9.
运用影片拍摄及解析的方法对参加第8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跳高比赛前10名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的运动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角度速度最大值为腾起垂直初速度呈非常显著性的正相关,与蹬伸时间呈显著性的负相关,同时,摆动腿的摆动使身体重心高度呈上升趋势。另外,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摆动腿的摆速和摆幅偏小的问题,从而影响了起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