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检验新编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的健身效果,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我们对普通大学生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对普通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成分、运动素质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影响。这对于新功法的推广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全民健身的大潮中,作为中老年人更是积极的投入到运动健身的行列当中,由于中国导引养生功法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能,而被广大中老年人作为首选的健身手段。相应的在运动实践中是否达到锻炼效果,采用运动中心率遥测以及与慢性疾病相关的血脂指标来指导中老年健身人群,使其放心享受与传播导引养生文化。  相似文献   

3.
"导引养生功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文化传承与价值放大对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及和谐人生"的"大和谐"具有补充与完善作用。因此,谐社会背景下的"导引养生功法"的文化传承与价值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1)导引养生优秀文化的种属、承载价值弱化、对构建和谐文化的支持及促进决定了导引养生文化传承和价值放大的可能性与必要性;2)坐镇总局、立足社区、走入学校、辐射社会的立体传播方式是导引养生文化传承与价值放大之路径选择;3)求真的精神、务实的作风、科学的态度是导引养生功法文化传承与价值放大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4.
论健身秧歌的产生、发展及健身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月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485-1487
以先进文化为导向的新健身秧歌,不拘泥于传统秧歌,动作变化更多,舞蹈语汇既现代又简洁,在动态上、韵律上融入了时代气息,很好地表现了当代人的精神风貌.本文以体育学、逻辑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美学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调查法、逻辑法、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健身秧歌的产生和发展、特点及健身作用、健身原理、发展前景及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在全面剖析健身秧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观光旅游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四川丹巴县甲居藏寨的实地调查,发现在观光旅游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解决老百姓的全民健身、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丰富观光旅游的内涵等问题,更是促进民族文化交融、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验对比法,对普通高校冰上课进行健身化教学的实验研究,将冰上课分两个阶段进行教学,即超前准备期和冰上教学期教学.教学实验证明,健身化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运动技术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冰上滑行能力,达到了健身的目的,培养了学生对体育课学习兴趣和对冰上运动的热爱.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观光旅游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四川丹巴县甲居藏寨的实地调查,发现在观光旅游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解决老百姓的全民健身、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丰富观光旅游的内涵等问题,更是促进民族文化交融、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突破传统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现实困境,谋求持续发展的新思路,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结合实际分析游戏与体育的本质关系并对健身俱乐部经营模式的优化有所启示。研究发现,健身的价值核心与游戏精神在身体意识觉醒、心理状态调整与社会关系成长这三方面相统一。回归游戏的价值取向,遵从游戏的本源精神是传统健身房突破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健身俱乐部中存在着同质化、日常化、学员地位绝对化与教练身份边缘化等游戏精神异化现象,阻碍着传统健身俱乐部的良性发展。健身俱乐部应摆脱器械束缚,打造行业内同质产品的差异化,通过情景设置突破日常化壁垒,创造沉浸式氛围,重视学员体验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教练员的作用,提高自身在健身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主要运用文献法,以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为契机,首先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及项目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其次,分析了发展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实施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作用和意义;最后,结合丰富多彩的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出发展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活动的融合及发展契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综合归纳法等对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活动的融合及当代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契机进行深入探讨。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11周年为视角,审视休闲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对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作用及现实价值。透析全民健身活动与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相互促进、协调的关系,旨在为民族传统体育更好地融入大众健身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中医体质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中医体质的分类方法及其研究意义。具体从中医体质在学校体质健康评价、中医体质类型与亚健康状态的实质联系、非传统体育对不健康的中医体质向正常体质转化的方法与手段、针对不同类型中医体质学生进行体育分班教学的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就培养学生利用中医体质理论养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2.
传统陈式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健康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实践证明,习练传统陈式太极拳能够十分有效的促进人体健康。通过对传统陈式太极拳技理的分析,得出了习练传统陈式太极拳可以避免“上盛下虚”时代病,可以改善人体的某些生理机能;可以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通过总结分析,为现代人的健康提供一种切实有效的锻炼途径。  相似文献   

13.
试论老年体质和运动养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体育锻炼过程中存在许多模糊的认识,甚至错误的观念,阻碍了运动改善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章一方面从现代体质理论入手,以促进健康为目的,理性探讨体质与运动的关系;另一方面立足于传统医学理论,剖析老年人体质的特点,阐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养生的机理,指出发展老年体育,应加强与运动医学和中医养生学的结合,倡导将民族传统体育方法应用于老年健身活动,引导老年人科学地参与锻炼。  相似文献   

14.
千百年来,勤劳的华夏儿女用诸多传统养生手段防病健体,延年益寿,繁衍生息.但丰富多彩的养生方法必须建立在全面的养生基础之上.文章将传统的中医理论及现代科学观点结合,论述了“十五字“诀养生之重要及可行.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针对当前传统体育养生运动发展困境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对传统体育养生运动处方库进行构思设计。该处方库具有保存与分类、检索与匹配、制定个性化处方、传播与交流等基本功能;在内容设计方面,设置了基本特征、功能特征、人群特征3个一级分节点和若干二级分节点;在处方设计方面,针对养生、疗病、壮力等不同功能的功法项目,制定了涵盖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量等指标的运动处方,并增加了注意事项提醒功能;在操作流程上,设计了检测程序、选择程序、制定程序、数据统计4个基本环节和健康促进服务的辅助功能。通过以上设计,基本上实现了处方库的一体化运行机制,为我国古代医疗智慧快捷、方便、科学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法对孔子养生思想进行新的挖掘,阐明孔子从生命关怀意义上重视养生,以生为乐,将道德修养和提高生命的质量作为养生的根本,并认为"天人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揭示广州市男性青年人群体育锻炼次数与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了现场调查的方法,对809名参与篮球锻炼的年轻男性发放调查表。结果显示:有1/3的人每周活动3次以上,50.1%的人每周活动2次以下,64.9%的人每次锻炼1小时以上。参加体育锻炼的男性年轻人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有积极的结果,且与锻炼次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闹花灯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游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健身价值.通过个案研究,对闹花灯活动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对引致闹花灯活动发展的系列因素及其原因展开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体医融合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关键技术,为加快推进我国体医融合,促进全民科学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基于布迪厄场域论,以“场域—资本—惯习”三要素为逻辑主线,对我国体医融合的实然困境与应然进路进行分析。体医融合实然困境包括:体育与医疗的结构差异、关系孱弱与体医融合的生成障碍,形成体医融合的场域壁垒;医疗部门经济资本受损、体疗制度资本乏力、复合型人力资本匮乏造成体医融合资本制约;传统医疗文化及医疗技术依赖,固化体医融合惯习。提出构建大健康网络, 打破体医融合场域壁垒;改革经济资本走向、完善制度资本、加强复合型人力资本培养,优化体医融合资本;消除体医融合惯习误识、摈除医疗技术依赖惯习的应然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