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本刊讯 继年初出版了《论编辑规律与编辑出版》之后,编辑学知名学者徐柏容近日又由东北师大社出版了两本新著:《编辑结构论》和《编辑优化论》。《编辑结构论》所论述的编辑结构问题,为编辑学开拓了新研究领域。作者认为,编辑结构与编辑创意、编辑选择、编辑优化一样,同为编辑  相似文献   

2.
天津新闻出版局 200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教材《编辑创意论》,是由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9年 12月出版的著名编辑出版学家徐柏容老先生“书刊编辑学系列”专著《编辑创意论》、《编辑选择论》、《编辑结构论》、《编辑优化论》的第一部。这是一部建立在“普通编辑学”之上的、深层次揭示编辑创意规律的、论述生动深刻启迪智慧的、专给新闻出版专业研究生和已从事若干年实际编辑工作具有高、中级职称的编辑专业人员阅读的编辑学系列专著。它超越了实际操作的描述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向理论建设、规律探索进军,从而建立了编辑学理论的科…  相似文献   

3.
由解放军报社新闻研究所、长征出版社与人民武警报社联合举办的朱金平专著《新闻编辑论》研讨会,8月14日在京举行。朱金平同志系解放军报社高级编辑、《军事记者》杂志主编。这些年来,他在发表大量的新闻学术论文和新闻工作评论之外,还撰写出版了《舆论战》、《新闻典型论》、《论突发事件报道》和《新闻记者论》等专著,受到广泛好评。《新闻编辑论》由长征出版社今年1月出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原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国记协名誉主席邵华泽为其题写了书名。在这次研讨会上,大家对这本专著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这是一部实用性较强的新闻教科书。这里摘发部分与会者的发言。  相似文献   

4.
新书架     
解放军报社主任编辑、律师曹瑞林所著《新闻法制热点纵横》最近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这部以作者近年来发表在《新闻战线》、《中国记者》等权威学术刊物上的40余篇论文为基础形成的专著,以敏锐的记者眼光和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透视近年来新闻法制若干热点问题,对近年来发生的影响较大的新闻官司几乎都有所评析。该书30万字,分“舆论监督论”、“新闻侵权论”、“新闻作品著作权论”和“附录”四个部分。适合记者、编辑、通讯员、法官和新闻、法学院系师生阅读。穴叶郝舒雪《中国新闻年鉴》2004卷《中国新闻年鉴》2004卷已出版发行。这是《…  相似文献   

5.
科技编辑的特殊贡献是什么,这是一个大家十分感兴趣的课题。作者曾以《科技期刊编辑的特殊贡献——人才培养》,《挖掘优秀稿源,优选独创作品——再论科技期刊编辑的特殊贡献》为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本文可列为“三论”,以求与编辑同行共同探讨。1 编著译书籍,为社会进步奉献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我国古代的编辑家。晚年他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  相似文献   

6.
在大学设立编辑学专业已有十多年时间了。十多年来,出版了不少编辑学教材,而1996年8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司有和同志编著的《科技编辑学通论》(以下简称《通论》)是其中较好的一本,值得推荐。 我觉得,《通论》作为大学编辑学专业教材其新颖、独到之处及优于其他某些教材处很多,最突出的有以下四条: 一、体系特征明显 《通论》全书共分6章,依次为“绪论”、“编辑过程论”、“装帧艺术论”、“载体特征论”、“编辑管理论”、“编者素养论”,课程知识体系脉络清晰,涵盖内容全面完整。 《通论》的后记说:“六年多来,我一直在思考,在书、报、刊乃至非纸出版物的编辑工作中有着共同的规律,可以建立共同的理论体系。如同普通物理学、普通生物学一样,这个理论体系应该称之谓“普通编辑学”。本书就是这一构想的尝试。” 为此,《通论》对知识体系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把不属于“通”的各类图书、期刊、报纸的编辑知识大量压缩,只在“载体特征论”中介绍《通论》中没有讲到的独有的内容。《通论》改变了过去用图书编辑过程来讲“编辑过程论”的方式,而总是从书、报、刊等全部出版物的共同的内容来讲编辑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出版界关于出版社现行三审制的议论颇多,成为改革出版社编辑管理体制的热门话题之一。笔者根据近年工作的经验,提出如下看法。一、现行三审制的利弊在议论改革现行三审制的文章中,以湖南教育出版社欧阳维诚、刘华清所写的《论出版社“三审制”的改革》(载《编辑之友》1988年3期)和康秉礼所写的《关于科技编辑体制改革的认识和设想》  相似文献   

8.
侯磊 《军事记者》2013,(8):56-57
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知道.新闻理论上的每一点创新都来之不易。而长江韬奋奖获得者、解放军报社《军事记者》杂志主编朱金平,长久以来不断致力于新闻理论的研究与创新。先后出版过《新闻发现论》《新闻记者论》《新闻编辑论》《新闻典型论》《论突发事件报道》《军事新闻摄影论》与《舆论战》等多部实用新闻学方面的专著.发表过100多篇新闻学论文与新闻工作评论。尤其是他在新闻理论创新上的勇气与突破,令人敬仰。  相似文献   

9.
1996年日本出版界已相继推出多种中国未来论图书,著书所持中国前途乐观论与悲观论泾渭分明。 《中国的希望》(亚纪书房版)一书作者荒井利明曾撰写过专著《不融洽感的中国》,而后以记者身份赴中国实地考察8年之久,占有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编辑而成《中国的希望》,本书通篇以崭新的视点对中国前途进行分析与展望。《邓小平的遗产》(田烟光水著,岩  相似文献   

10.
自1991年刊出《再论何谓编辑》以后,我有幸得到姚福申等几位先生的批评。去年以来,又见到王耀先先生的《关于编辑、出版的概念和范畴的一点建议》(《出版科学,1993年第2期)、李长声先生的《漫说一个三角锥,出版的》(《读书,1993年第9期),特别是林穗芳先生的《“编辑”和“著作”概念及有关问题》(《编辑学刊,1994年第1期),受益甚多。深感编辑概念这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已日趋深入,不同观点的佳作并起,美不胜收,它或许可望成为出版科学中收获最大的一次学术讨论。而近两年来,为这讨论而询问和关心我的人颇多。于是,想到联系自己的读书心得,写这《三论何谓编辑》。  相似文献   

11.
编辑构思及其基本规律──书籍编辑构思论之一徐柏容从笔者在1985年提交“全国首届出版科学学术讨论会”的《论杂志的总体编辑构思》一文(后发表于本刊前身《出版与发行》1986年第3期)中提出“编辑构思”这一概念后,10年来己为编辑学者所普遍接受,出现了一...  相似文献   

12.
总体编辑构思指的是出版社对一定时期所要编辑书籍的全面规划。笔者的《书籍编辑构思论》在1995年2~4期《出版发行研究》刊出后,有的同志来信要求就总体编辑构思与编辑方针、选题计划的关系及总体编辑构思过程等再详加阐述。此文就是应此而作的。  相似文献   

13.
再论编辑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在《论编辑家》(刊载于1993年6月2日《新闻出版报》)一文中提出,“培养、造就千千万万优秀的编辑家,是出版界的一项重大任务。”以成为编辑家代替成为杂家要求于编辑,是基于今天已从编辑无学进入了编辑有学时代,编辑如果仅仅是个杂家,已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这是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是将编辑家作为与杂家相对立的概  相似文献   

14.
徐柏容先生新作《编辑创意论》,已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没有像许多编辑学著作那样论述选题、组稿、审稿、加工等过程,而是以做好编辑工作的一个关键——编辑创意作为主线,论述如何创造性地进行编辑工作:从总体编辑构思到选题创意,从创意基础到思维方法,从创意的主体到创意的源泉。  相似文献   

15.
《编辑学刊》开展的编辑概念的讨论,可说是编辑学研究深入进行的体现。这不是打概念仗,而是基础研究。刘光裕同志《再论何谓编辑》(以下简称《再论》)的文章,启发了笔者的思考。两年前,我们曾有机会当面讨论过一些问题,作为同好,来共同讨论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6.
茅廉涛现任文汇报副总编辑、高级编辑。1969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先后任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县广播站编辑、《南京日报》评论组副组长,1981年受《南京日报》编委会之命创办《周末》报并任主编。1983年调文汇报社工作,历任理论部编辑、“论苑”专刊主编、总编办公室主任、国内部主任、总编辑助理、编委,1993年起任文汇报党委委员、副总编辑。2004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7.
王建辉1957年生,编审, 历史学博士,现任长 江出版集团董事长。1982年起从 事出版工作。曾获全国首届优秀 中青年编辑、百佳出版工作者称 号。他不仅是编辑了一批很有影 响的优秀图书的出色的编辑家, 而且,还是著有《新编辑观的追 求》、《名流随笔》、《文化的商 务》、《王建辉自选集》等著作 的学者。他对书评更是情有独 钟,出版了《书评散论》、《人在 书旅》、《思想的背影》(书评文 录)等。他是一位有实践、有理 论,名副其实的书评家。 王建辉对书评不仅钟情,而 且十分勤奋。他2001年2月14日 在《思想的背影》后记中说: “我想借这部小书替自己的书 评作一个总结,同时因为工作转 移需要开辟新的领域,且和曾经  相似文献   

18.
李雪梅 《军事记者》2012,(12):48-49
朱金平老师在我眼里,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同事,一位值得敬重的新闻同行。作为《新闻发现论》《新闻记者论》《新闻编辑论》《新闻典型论》《新闻与传播新论》《论突发事件报道》与《舆论战》等论著的作者,他在新闻理论上研究的成就足以令我辈仰视,更不用提他还是长江韬奋奖的获得者。今年8月,朱老师送我一本还飘着油墨香味的新著。拿到手里,只这题目就立刻让人感到"惊艳":《军事新闻摄影论》。  相似文献   

19.
拙文一论编辑成才之路,题为《关键在放手》,强调的是培育者。此篇二论编辑成才之路,题为《环境很重要》,强调的仍是培育者。不过它比前论所言的培育者范围要小,只指其中的单位领导和领导机构,我们统称之为“领导”。领导用人要“放手”,但却不能放弃自己的培育责任。责任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中外编辑史上,因编辑成功的鉴审而发现各种各样人才的不乏其例。如:在中国,叶圣陶鉴审《幻灭》、《梦珂》、《灭亡》而发现了茅盾、丁玲、巴金等一批作家;上海《科学杂志》的编辑1930年鉴审《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而发现了数学家华罗庚;鲁迅……发现肖军,叶紫、孙用;晏明……发现刘绍棠、从维熙;等等,等等,不胜枚举。在异国,俄国《现代人》杂志主编涅克拉索夫1852年鉴审《童年》发现了托尔斯泰,美国新奥尔良《口是心非》杂志编辑鉴审《神妙的姿势》而发现海明威,德国《物理学年鉴》的编辑鉴审《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而发现了爱因斯坦……。以上全是编辑鉴审有术,慧眼识“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