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京剧风格之民族声乐作品的产生不仅对京剧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对民族声乐演唱的风格多样化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京剧风格之民族声乐作品的概述,从宏观上对京剧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进行阐述,并指出该类风格的作品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意义;对民族声乐作品《卜算子·咏梅》从歌词内容、音乐结构、演唱处理以及风格把握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能给演唱者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以便更好地把握和演唱好此类风格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罗娟 《华章》2013,(13)
伴随时代的进步,世界音乐走向多元化的发展,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音乐也越来越为大家所关注.声乐界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传统民族声乐,在学习借鉴西方美声唱法的一些发声方法之后,为了突出强调中国民族声乐的民族特色和风格特点,有些声乐领域的前辈关注到了“京剧”,看到了京剧与民族声乐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就试从气息、发声、共鸣、咬字、润腔等方面,通过对比张派青衣与民族女高音的异同,来看京剧与民族声乐的相互融合与借鉴,以及这种融合对两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京剧作为国剧,是我国最重要的剧种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艺术内涵以及浓厚的文化思想。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京剧与声乐作品的完美结合,不仅是对民族声乐的极大发展,同时也在世界舞台上发扬了国粹京剧。《卜算子·咏梅》这首毛泽东做的诗词,被孙玄龄巧妙的与京剧结合,谱写成声乐作品,流传甚广,影响力颇深。本文将从《卜算子·咏梅》的创作背景入手,详细的对作品的歌词内容、音乐结构,作品风格等不同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其演唱实践处理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民族声乐界对于民族声乐演唱的理论建设越来越重视,有对发声、行腔咬字问题加以研究的,有对教学法和教材深入探讨的,还有对作品和风格加之剖析的。其中,对于气息、共鸣、咬字的技术讨论似乎用文字难以表述清楚,对于教学法和教材的研究又被各教学单位的实际情况左右,而对民族声乐的风格问题我认为应该多加讨论,因为只有演唱的风格正确,才能将民族声乐这个极具民族特色的演唱形式表达正确,否则我们将无法命名和称呼民族声乐。本文认为众多的民族声乐作品归纳起来有六大类风格,它们分别是传统民族风格、颂咏民族风格、当代民族风格、古曲民族风格、民族歌剧和通俗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5.
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是声乐艺术不同风格的主要因素.各民族的不同语言特征,便产生了不同声乐风格色彩.汉语是主要语言,但是由于汉语分布广泛,在各地域中形成一系列地方变体- -方言.而民族声乐作品中有许多用各地方言演唱的作品,这就给语言的表达增加了难度,而各个民族、各个地域、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也都应相互融合使民族声乐散发出更多样化得特点.  相似文献   

6.
王志信是中国当代歌坛一位很有影响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不仅具有丰富的民族内涵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且又体现着强烈的时代气息。同时,王志信在创作旋律时又特别注重演唱者的发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他的作品结构庞大,曲式结构复杂,使他的作品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多样性,这也是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众多的民族声乐作品中,王志信的作品被演唱者不断传唱并广泛流传。作为当代杰出的作曲家代表,他的创作丰富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宝库,对我国民族声乐界有着较大的影响。研究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对民族声乐作品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的撰写希冀为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民族声乐是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文章从声音、语言、歌曲的风格、画面感、民族音乐文化的积累几个方面入手,通俗地阐述了怎么样演唱一首民族声乐作品,怎样唱好一首民族声乐作品。  相似文献   

8.
民族声乐这种以表达人们内心情感为最终目的的艺术一直陪伴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而声乐技巧作为声乐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革新直接推动了声乐艺术的推陈出新、不断完善,艺术直接表现出了不同声乐作品的情感,决定了不同作品的风格,在深化声乐艺术情感表达、风格表现,深化声乐艺术情感表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学生时代思想最为成熟的一个阶段,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祖国栋梁,开展大学民族声乐的教学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植根于中国辽阔土地之上,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域风格。并涵盖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可谓是博大精深,一直为中国各民族人民所喜爱,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声乐艺术形式。然而,当前的民族声乐演唱风格单一化,这个问题是近年来人们讨论的热点。本文从民族声乐演唱为切入点,正确处理和诠释作品,更好地突出、体现个人独特的演唱风格和艺术魁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传统戏曲、曲艺、地方民歌等艺术形式的总称。民族声乐种类极为丰富,风格多样。"风格"由审美情趣、文化特征、生命状态等内容构成,是形成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它丰富了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风格"是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和发展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它的民族性、语言性和发展的包容性。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应以继承传统民族文化之精华,从而形成一种不失民族风格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11.
民族声乐艺术风格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传统戏曲、曲艺、地方民歌等艺术形式的总称。民族声乐种类极为丰富,风格多样。"风格"由审美情趣、文化特征、生命状态等内容构成,是形成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它丰富了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风格"是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和发展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它的民族性、语言性和发展的包容性。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应以继承传统民族文化之精华,从而形成一种不失民族风格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民族声乐作品,梳理传统戏曲演唱方法,总结演唱新方法咬字行腔规律、风格韵味和民族特点,力图探索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演唱方法及艺术表现,旨在对传承和发展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受到区域文化的影响,不同民族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色风格,进而影响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本文采用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探讨音色与民族声乐演唱风格之间的联系,并对如何有效提高音色在作品风格中的影响力做出了理论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民族声乐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要提高民族声乐教学实效性,就应改革课程设置,适应新形势下民族声乐教学的需要;强化基本功训练,让学生掌握扎实的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启发理解声乐作品意境,引导学生用创作的心态对待每一部作品;指导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曲式结构,表现作品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施光南创作的三首民族声乐作品为例,分别分析和探究了这三首歌曲的音乐特征,以及演唱这些作品较为成功的演唱家的演唱风格,以此来论证当代民族声乐歌曲风格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是在传统声乐艺术与西方声乐艺术的吸收与融合中而来的,其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别树一帜,尽显本国民族声乐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作为我国声乐中的瑰宝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一种艺术形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及内涵风韵,尤其是新时代以来,随着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同时赋予了民族声乐更多的艺术性与实用性。因此,民族声乐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其艺术特点及内涵都值得我们考究,本文将例举并阐述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特点与内涵风韵以及两者之间关系问题的把控。  相似文献   

17.
民族声乐女高音是民族声乐演唱中具有华丽色彩的重要部分。笔者阐述了民声女高音学习者对民族声乐女高音声音形象的定位与把握,分析了民族声乐女高音声音形象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通过科学的发声训练,完成民族声乐女高音声音形象塑造的方法,旨在使歌唱观念与科学训练相结合,完成民族声乐女高音声音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8.
梁健 《当代教育论坛》2005,(12):157-158
近年来,我国民族声乐领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无论是民族声乐的演唱形式、风格,还是民族声乐的作品创作等方面,都以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而引人注目。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歌手,在我国重要的声乐比赛中屡创佳绩,更是丰富和促进了我国民族声乐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然而,从目前对少数民族声乐的理论研究来看,由于以往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方面取得的成果不多。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声乐教育体系的构建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显然,已不能适应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需要。对此,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应挖掘和整理少数民族声乐教育文献我…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民族声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自我国将西方的声乐技术引入之后,民族声乐也随之获得快速发展。然而,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民族声乐本身的特色和风格日渐淡化,越来越多的作品呈现出趋同化的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基于此点,本文就民族声乐的单一化与多元化展开研究。一、通过民族唱法透视民族声乐的单一化  相似文献   

20.
民族声乐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民族声乐的韵味美,对继承和弘扬民族声乐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主要从民族声乐的"声、字、情"方面阐述其韵味美,结合民族声乐作品,分析我国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和演唱技巧,提高我国民族声乐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