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总结和界定了师管比的概念,收集整理了全美27所公立旗舰大学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数量,计算其师管比,并对这些数量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跟踪教师和管理人员数量之比及其变化趋势,反映美国公立大学权力和资源配置情况,并进一步探索美国公立大学官僚化的动机、进程和趋势,为我国公立大学的去官僚化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二级学院权力架构容易产生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苟合的现象,危害正常学术秩序。二级学院的文化理性是大学宽容性的存在依据,以二级学院的文化理性调整把控知识分配权力的方向,规范二级学院权力的行使,其核心工作是去官僚化。实现二级学院的去官僚化需要在决策层面、执行层面和监督层面展开权力架构改革。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的行政化不等于官僚化,它的部分问题恰恰在于由官僚化体制的不足而带来的权力约束不足,以及权力运行的随意性。由于现实中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间界限模糊,去行政化的要略在于:一方面,需要减少日常工作管理中过多的行政性繁文缛节;但另一方面,在有关核心正式制度环节上,反而需要强化程序的规范性和对行政与学术权威权力运作的刚性约束。  相似文献   

4.
行政管理从服务于大学的内在需要异化为唯权力、等级是从的官僚化体系;专业建设从满足社会、职业的功利性需要异化为崇尚权威、维护边界的专业化模式.官僚化和专业化对权力、等级、控制的膜拜强化了大学行政化的合理性.在组织层面上,构建以效率、目标为导向的科层制机构,确保大学行政化的合法性和再生产;在价值层面上,尊崇以技术、方法评价为核心的工具理性,维护大学行政化的目的性存在及其正当性理念.所以,改革大学行政化弊端,行政管理必须超越官僚化,回归服务定位;学科发展必须超越专业化,走向学术自由.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部分学者将大学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归结为行政化问题,并纷纷提出大学去"行政化"的观点。但是,大学去"行政化"的观点无论是在其自身逻辑还是在现实层面都是站不住脚的。大学管理体制的弊端实际上根源于"官僚化"而非"行政化"。因此,去"官僚化"才是大学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正确取向。  相似文献   

6.
大学官僚化是大陆高校出现的新现象,其表征可以概括为管理行政化、行政职权化和教学科研人员边缘化。机构浮胀、学术弱化、官僚腐败则是大学官僚化的产物。台湾的大学解决大学中官员充斥和非教学科研人员臃肿的问题,与其依靠有效的实体法《大学法》来规范高等学校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从法学的角度看,用具有实体法性质的大学法来规范高校管理队伍和管理行为,应该有利于根治大陆大学官僚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针对“行政化”等于“官僚化”的认识误区和“去行政化”就是“取消行政”的理解偏差,文章从词性、内涵等方面对“行政化”和“官僚化”进行了明确的区分.经比较分析得出,高校的行政管理问题是消极的行政化,或者说是“官僚化”;高校“去行政化”就是取消“官僚化”的部分,而非简单地“取消行政”.  相似文献   

8.
从法律视角看大学官僚化——基于台湾与大陆高校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官僚化是大陆高校出现的新现象,其表征可以概括为管理行政化、行政职权化和教学科研人员边缘化。机构浮胀、学术弱化、官僚腐败则是大学官僚化的产物。台湾的大学解决大学中官员充斥和非教学科研人员臃肿的问题,与其依靠有效的实体法《大学法》来规范高等学校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从法学的角度看,用具有实体法性质的大学法来规范高校管理队伍和管理行为,应该有利于根治大陆大学官僚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当今大学"去行政化"的诉求日益强烈。行政化并不一定会带来官僚化,但是官僚化一定会影响和强化行政化。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想的实践是围绕北大校务改革及学区制改革进行的,其核心是去官僚化。当今高校在谋求自主发展、"去行政化"的过程中,要重新审视"去官僚化"的价值和当代意义。高校"去行政化"不是去除行政,而是要去除官僚化的影响;高校行政要以"服务化"为宗旨;高校管理的主体要多元化,要贯彻教授治学、教育家治校的办学理念;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应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0.
大学内部管理官僚化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讨了我国大学内部管理官僚化的形成原因,并在各个表现层面上细化了官僚化的表现形式,对整治官僚化管理的对策提出了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的学术性决定了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大学教师在大学管理上的绝对权力。我国大学具有典型的官僚组织特征,它导致了大学教师地位下滑和大学教师参与管理有名无实;学术官僚化进一步导致普通大学教师丧失学术话语权。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学术道德是大学教师治校的根基;大学自身的"去官僚化"是大学教师参与大学内部管理的前提;教师工会和教授会是实现大学内部管理权力制衡的现实选择;学术委员会的合法化是大学回归学术本位的途径;学术权威的"去官员化"是繁荣学术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蓬勃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官僚化"倾向是其中一个问题。本文通过样本调查,分析了社团"官僚化"倾向的现象,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如果把我国所有公立大学看作是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所形成的椭圆形集合,那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就处在椭圆的不同的点上,大学内部的运行则出现或偏向于学术权力或偏向于行政权力现象。由于我国公立大学还受到来自市场、社会、政府和党的政治力量的影响,那么要进行大学制度的建设就要用第三部门的理念来指导大学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公立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提升大学自身市场化筹措办学资金的能力等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立大学内部领导决策系统存在摩擦冲突、贯彻执行系统各自为政、民主监督系统浮于表面形式、学术运行系统存在过度竞争等一系列“碎片化”问题,其制约公立大学内部的有效治理。整体性治理是我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的重要理念,它具备公共性、协调性和整合性特征。整体性治理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主张协商对话、价值整合;强调治理主体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意识,既追求自身价值又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整体利益;强调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良好互动、合作共赢,构建整体性制度体系;强调发挥技术革新优势,整合“用户”需求,建立信任关系。实现公立大学内部整体性治理要做到突出整体利益达致共同目标,形成“刚柔并济”的制度约束,整合信息资源打造交互平台。  相似文献   

15.
完善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推动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的关键要素。文章通过对A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的动因、内容及过程研究后指出:公立大学内部治理变革将由强制性制度变迁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转变,推动公立大学内部治理变革的重要因素将逐渐由外转向内;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学校和院系两对关系是公立大学内部治理变革的核心问题,是否能够处理好这两对关系事关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成败;以大学章程为首的公立大学制度规范将成为约束大学内部权力运行的“制度笼子”,将权力行使纳入法制框架才能真正实现依法办学、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16.
大学的"行政化"的成因一方面在于理想类型官僚制的缺陷与不足;另一方面源于大学行政管理部门没有恪守官僚制的精髓(法治精神)。当下人们热议的大学"去行政化"绝非摒弃官僚制,而在于,一方面,突破理想类型的官僚组织及其运行方式和流程;另一方面,需要恪守官僚制的法治精神,摒弃"官僚化"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大学“行政化”是个问题 大学“行政化”是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大学"行政化"问题从学理上进行了分析。从现代大学的特点和面临的实际看,作者认为,用去"官僚化"代替去"行政化"更准确,而导致大学官僚化的路径主要依赖于人类对工业化规模生产效率的崇拜,对等级文化的传统习惯以及对体制禀赋组织惰性的眷念。因此,大学的去"官僚化"需要上下结合、渐进展开,综合配套、系统设计,路径多样、实用导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工》2011,(1):46-47
《北京晚报》发表署名文章说,大学行政化问题相当于我们过去几十年前常说的官僚主义。反几十年官僚主义,结果不但反不掉,反而越反越严重,有演变为全社会官僚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大学决策制度环境的变革是大学获得办学自主权与自主决策机制建设相结合的进程。尽管大学在发展过程中自主决策机会越来越多,但大学决策过程始终面临着政府与大学、学校与基层院系、管理者与教师学生等不同主体的权力之间的冲突。大学决策权力的规制在于合理界定不同主体的决策范围,建立大学学校层面的决策体制机制,以及保障不同权力主体参与决策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还处于探索时期,需要在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前提下,解决提高认识、职权划分、具体操作三个方面的问题。大学是学术组织,学术是目的性活动,行政是手段性活动,要从大学的学术性特征认识学术委员会建设的重要性。在长期形成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决策主要由政治系统和行政系统做出,没有学术委员会的位置。要依法重新进行权力划分,确立学术委员会的学术决策权。在学术委员会的具体运作中,要重视研究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之间""交错""重叠",通过以两个"优先"为原则,区分学术、行政、综合三种决策,实行交叉任职,对校、院、系三级权力,做出不同划分等,推进学术委员会工作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