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宜宾学院学报》2017,(9):42-51
海德格尔此在分析中生命体缺失的问题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学术界对海德格尔身体问题有诸多误解,主要体现在混淆了身体与躯体的含义。由于这种混淆,此在与动物无异。而若将身体与躯体区分开,此在与动物之间则又呈现出深不可测的亲属关系。同时,《存在与时间》中的身体问题缺失了身体的动词含义,这种缺失导致了此在与世界关系的断裂。海德格尔通过探究了生命体与死尸之间的存在论关系,从而理解了生命体在世界中共在的遭遇方式。  相似文献   

2.
矛盾的对立统一存在于歌唱的全过程。在歌唱机能调节中 ,声源 (声带 )调节与声道空间调节对立统一着 ,表现在声门的关闭与喉咙的打开、发声器官的上下前后的开关上 ;气息双向调节对立统一着 ,表现在提气与压气的对抗、呼气与吸气的对抗、气息支持与声音关闭的统一上。在歌唱艺术表现中 ,语言与音乐在词与曲、说与唱、字与腔、松与紧等方面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在政治、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代社会,人们相互间的交往与合作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也不仅仅在国与国之间,而是在世界范围进行更丰富的交往与合作。当然,这种交往与合作也自然的体现在司法方面。本文就国际司法协助及其在我国的立法与实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为幸福人生奠定基石是教育的终极价值诉求。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来看,幸福既来自主观体验又来自客观实在,既包含快乐又蕴含意义,既是享受的又是发展的,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是主观与客观、快乐与意义、享受与发展、个人与社会维度上的和谐与统一。幸福的教育也在于让受教育个体在主观感受与客观实践中知觉幸福,在快乐体验与意义实现中悟出幸福,在愉悦享受与人生发展中提升幸福,在个人付出与社会奉献中追求幸福。  相似文献   

5.
从概念的视角阐释高水平大学的内涵与本质特征。通过理论分析,文章认为高水平大学是一个比较性、精神性、学术性与发展性的概念。高水平大学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为:在本质上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在内涵上体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价值上体现了社会性与教育性的统一,在发展过程上体现了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在发展层次上体现了宏观性与微观性的统一,在政策抉择上体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本文的语境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转换为平等与自由的关系,在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分类中具体探讨了自由、平等与效率之间复杂的关系,阐述了在社会再分配和社会福利的领域,效率的原则是受到限制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校教育国际化的探索,既要把握国际标准,与国际教育衔接,又要有自己的特色、亮点,形成与国际教育对话的空间与话语系统,从而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与竞争力。上海中学在教育国际化探索中,注重在理念上把握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在传承与变革中突破;在课程上注重融入国际先进元素,在借鉴改革中关注系统建构;在手段上关注技术变革,促进基于数字平台的整合与创新;在文化上注重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话语生产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国梦的构建与传播在社会现有结构状态下完成和实现,核心问题集中于两个层面:一是话语意义的建构,二是话语表达方式与传播结构的构建。在话语意义构建层面,中国梦是一套体系完整、逻辑严密的话语体系,体现了历史话语与现实话语、国内话语与国际话语、集体话语与个体话语、政治话语与社会话语的四个统一。在话语表达方式与传播结构层面,要从传播效果和受众出发,在话语构建主体上实现自我构建与他者构建的弥合,在叙事方法上实现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在话语表达主体上实现多元性与整体性的统一,在话语载体上实现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统合。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5):95-96
在新高考与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之下,学生已经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课堂的教育效率与质量也已经成了新高考与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来说,在高中的学习与教学中,数学的难度明显较高,并且与语文和英语共同成为三大重点学科。教育部门与学校都相当重视学生的数学的学习。尤其是在新的高考与新课标背景之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提高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就有着明显的关联,因此,本文就以高中数学为主,着重探讨在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构建。  相似文献   

10.
《太原大学学报》2015,(3):102-108
福克纳与莫言的比较研究历来备受学者关注,他们的创作带有强烈的酒神精神,这与他们的生命历程密不可分。在写作上,他们注重叙述的狂欢之美,在人物的塑造上充分体现人性的自然之美。酒神精神在他们的小说《喧哗与骚动》与《红高粱家族》中有着深刻的体现,彰显了福克纳与莫言在生命与艺术上的狂欢。  相似文献   

11.
"农校对接"供应链接模式发展前景广阔,积极有效地促进了农校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基于"农校对接"多赢模式的释读与运行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困境分析,提出"农校对接"模式良性循环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个进城打工的贫穷小姑娘从车窗口给前来送行的弟弟们扔下几个金色的桔子,这种人间亲情深深地打动了悲观厌世的"我"。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桔子》通过这样一件"偶然遇到的小事",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憧憬。然而,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却使芥川茫然不安,倍感失望。论文从《桔子》的创作动机和背景入手,通过对"桔子"象征意义的分析,进而探究芥川内心深处矛盾而复杂的"明"与"暗"。  相似文献   

13.
苏轼《后杞菊赋》"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一语,从来解者"南阳"不误,而"西河"则牵附"子夏退老于西河之上",其实大谬。苏轼崇信道家养身之说,多服食药饵以求祛病延年,其诗文中多见反映。"西河"乃用《神仙传》故事,与所谓"子夏退老"全不沾边。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血缘作为维系人们关系的纽带作用十分强大,祖先崇拜不仅是原始社会末期祭祀活动的核心内容,也是国家形成后的父权与君权交叉重叠的渊薮,于是事父与事君的“孝”、“忠”准则就成为了中国古代礼制的核心内容,并对后继的中国社会以强势影响。  相似文献   

15.
“去行政化”与“纪宝成难题”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行政化趋势由来已久,典型地表现在行政等级越来越具有支配性地位,但要想立即去掉或完全去掉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大学发展要求必须去行政化,这就构成了著名的"纪宝成难题"。通过对大学行政化形成过程分析后发现,大学去行政化就是要去掉行政特权,回归学术本位,而非简单地去掉行政级别。在去行政化过程中首先需要走行政与学术系统并立的过渡阶段,只有这样去行政化才是可能的,这说明纪宝成难题并非完全无解。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使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得以发挥 ,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要”与“不要”。  相似文献   

17.
监狱是《双城记》里的一个重要主题,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主人公在监狱里饱受着肉体T精神上的折磨。监狱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列出了下列监狱,有形的:巴士底狱,拉福斯,台尔森银行——巴士底狱的翻版。无形的:曼内特的精神监狱;德伐日夫人的复仇监狱;法国人民的生活监狱;达尔内的守愿监狱;卡尔顿的情感监狱。浅探了上述监狱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所起的伏笔作用,各种监狱都为后来故事情节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英语语法中,语法学家从逻辑意义的角度将“分句”分为“限定分句”和“非限定分句”,这样“分句”的下住概念“非限定分句”的所指外延包括传统语法的“词和词组”等结构;从句法功能上讲。“短语”可由一个“词素”或几个单词构成的“词组”或“分句”来充当。因此,“短语”的所指外廷涵盖了从句法角度定义的“分句”的外延,“短语”是小于“句子”但大于或等于“分句”的语法单位,即“句子”〉“短语”≥“分句”。  相似文献   

19.
从词性的角度看,“美”本来是形容词而不是名词;形容词只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不指称事物本身。追问“美是什么”犹如追问“愉快是什么”、“好是什么”、“慢是什么”,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从概念的角度看,“美”是属性概念而不是实体概念;属性概念只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而不反映事物本身,不存在“是什么”的问题。从事实的角度看,“美”表述的是一种主观情感状态而非客观实体,追问“美是什么”是缺乏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20.
高深学问及其构成的学科(专业)是大学存在的知识和组织基础.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二者既有深刻联系又有质的区别.任何社会思潮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当大学文化缺失问题,特别是大学精神衰微现象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并逐步进入到哲学领域时,大学文化哲学便产生了.从“高深学问”到“大学文化”是一个质的飞跃,以“大学文化”为逻辑起点,从整体上构建一个以“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是当今时代的强烈呼唤.其核心内涵是:大学的本质是一种以传承和创新文化为己任的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大学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人文关怀和追求真理是大学应当坚守的“永恒之魂”;和谐文化的本质是一种信仰.当今我国大学的崇高使命是:坚持“中国特色,综合创新”的文化发展道路,创新和高扬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全面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大力增强我国大学核心竞争力,为实现中国特色大学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文化强国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