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新修累音引证群籍玉篇》(简称《新修玉篇》)是金人邢准所编的一部大型字书,它和金人韩道昭所编的《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简称《篇海》)并为金代的两部重要字书,是今天我们考释疑难字的重要参考资料。《新修玉篇》和《篇海》都是在金人王太的《类玉篇海》的基础上各自独立成书的,收字大致相同,所以通过它们的相互比勘,不但有助于《新修玉篇》和《篇海》文本的校理,还能对一些疑难字作出考释。本文以《新修玉篇》所收疑难字为研究对象,根  相似文献   

2.
张社列  孙青 《沧州师专学报》2013,29(1):56-59,62
《新修玉篇》是金代河北沧县人邢准在王太的《类玉篇海》的基础上编纂的一部大型字书,也是目前已知的收字最多的古代字书.考证邢准的故里,探求《新修玉篇》的成书过程、邢准对《类玉篇海》的改进、《新修玉篇》的体例及其在字书史上的价值,肯定了邢准在字书编纂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金代的大型字书在我国古代字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转折作用,然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一直相对薄弱。《新修玉篇》的发现和影印发行为这方面研究提供了新鲜而丰富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新修玉篇》收字来源广泛,除照收《类玉篇海》所收之字外,又增收了《广集韵》、《省韵》、《切韵》、《广韵》等韵书所收之字,其广泛搜集诸家篇韵,增加了大量的又音和训释。从收字、注音、释义、引证等方面对其编纂体例进行阐释和分析,为研究金代大型字书的编纂情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集韵》是一部官修的重要辞书,在辞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由于该书收字务从该广,书中收录了大量形音义有问题的字。本文在对传世字书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及辞书学知识,依据汉字形体演变规律,结合文献用字,采取形、音、义三者互相求的方法,对《集韵》中的15个疑难字进行了考辨。  相似文献   

5.
《类篇》是司马光等编撰的。此书从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开始修纂,至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完成。其编纂目的就如《类编≥“附记”中所说的:“今修《集韵》,添字既多,与顾野王《玉篇》不相参协,欲乞委修韵官,将新韵添入,别为‘类篇’,与  相似文献   

6.
《墨经》中的疑难字,是解读《墨经》的一大障碍,虽经前贤多方求解,但仍有不少遗留问题。对《墨经》中疑难字的训释作一梳理、总结,评议历代学者对这些字训释的得失;并以这些字为例,指出《汉语大字典》的编纂疏漏,以期对今后《墨经》解读及大型字书编纂提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墨经》中的疑难字,是解读《墨经》的一大障碍,虽经前贤多方求解.但仍有不少遗留问题拟对《墨经》中疑难字的训释作一梳理、总结,评议历代学音对这些字训释的得失,并以这些字=寿例,指出《汉语大字典》的编暴疏漏,以期对今后的《墨经》解读及大型字书编纂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8.
墨经中的疑难字,是解读墨经的一大障碍,虽经前贤多方求解,但仍有不少遗留问题。笔者以"[忄盾]"、"[養隹]"、"[言肙]"、"[西馬 ]"四字为例,对墨经中疑难字的训释作一梳理、总结,并结合《汉语大字典》的编纂,指出历代学者对这些字训释的得失,指出这些字最恰当的意义,为《汉语大字典》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及辞书学知识,依据汉字形体演变规律,结合文献用字,采取“形、音、义三者互相求”的方法,对《广韵》中的“棴”、“(康瓦)”等疑难字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10.
《集宁师专学报》2020,(1):82-86
明清刻本中不乏疑难俗字,文章选取十九个疑难字试作考释。  相似文献   

11.
对清代学者据《字林》,兼及《玉篇》等校改《说文》“祲”、“噫”、“轈”三字释义存在的问题发表看法,以匡清儒不当校而校之失。  相似文献   

12.
《浙江地名疑难字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分省(市)研究地名疑难字的专著.全书共五章,围绕“浙江地名疑难字”这个主题,多角度、全方位地展开论述,结构合理,征引繁富,观点新颖,结论可靠.通读全书,笔者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尤其值得称道:一是视角独特,二是资料齐全,三是论析透彻.  相似文献   

13.
鲁一帆 《天中学刊》2007,22(6):86-90
《字林》问世的时间距《说文解字》最近,其受《说文解字》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说文解字》的校勘方面《字林》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前人以《字林》校勘《说文解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这些校勘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字林》不同于《说文解字》,因此,在用《字林》对《说文解字》进行校勘时必须采取审慎的态度,不应据《字林》而轻易修改《说文解字》。在用《玉篇》校勘《说文解字》时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利用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及辞书学知识,依据汉字形体演变规律和书写习惯,结合文献用字,采取"形、音、义三者互相求"的方法,对《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人部收录的14个疑难字进行了考辨。  相似文献   

15.
隋唐碑志中仍有大量的疑难字待考。论文选取17个疑难字进行了考释,认为"■"当是"贰"字,"■"当是"係"字,"■"当是"颔"字,"■"当是"扲"字,"■"当是"蔑"字,"■"当是"褻"字,"■"当是"氂"字,"■"当是"醫"字,"■"当是"滟"字,"■"当是"爵"字,"■"当是"浴"字,"懿"当是"及"字,"■"当是"弈"字,"■"当是"懿"字,"■"当是"丰"字,"■"当是"虎"字,"■"当是"朽"字。  相似文献   

16.
由于字书编纂史严重存在重贮存而轻整理、重编纂而轻考辨的问题,加上传抄失误和编写失误,致使大量变体字与正字失去联系,字书所收之字与文献用字脱节,大型字书中贮存下来了成千上万的疑难字。凡未与正字认同或认同有误的变体字统称疑难字,其中因音义不全而未与正字认同或认同有误的变体字称为难字,音义存在传抄失误或编写失误而未与正字认同的变体字称为疑字。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年第7期刊登了全得胜老师《“焉”字疑难用法辨析》(下面简称“辨析”)一文。该文对如何识别“焉”的代词、兼词用法进行了简明的介绍,颇有见地。不过,“辨析”似有少量值得商榷之处,本文试作补遗,不妥之处,还望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18.
将《训蒙字会》中"宫宅"类字的义项与《说文解字》《玉篇》进行对比,可知在字义收录过程中,《训蒙字会》不仅受到《说文解字》《玉篇》的影响,而且还极有可能受到《资治通鉴》《广韵》《集韵》等诸多中国传世古籍的影响。《训蒙字会》义项较《说文解字》《玉篇》出现变化的原因,绝大多数是由于该字引申义多收或未收,或只收其引申义。但也有《训蒙字会》所收的某字义项在现可查到的中国传世文献中无法找到其根据来源,暂考虑为崔世珍错收、误收,该类讹误总计4处。此外,《训蒙字会》作为第一本韩国汉文字典,在编纂体例、训释方式等方面对其后的汉文字典产生了显著影响,在韩国汉文字典编纂史上具有十分独特且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说文拈字》是清代陕西安康学者王玉树撰写的一部文字学著作,其《校附篇》旨在考证《说文》新附字。《说文拈字·校附篇》对于我们今天认识《说文》新附字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校附篇》有因人成说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张涌泉<汉语俗字丛考>与杨宝忠<疑难字考释与研究>等论著的基础上,对<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中的十个疑难字--、(攵互)(炗勹)、(人火)、諿、(衤蹙)、(自儿)、(山刀刂)、(彳立口十)、(氵山主)、(艸套)进行了考释,并纠正了旧辞书中的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