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本体论看似是一个老问题,但是以往的研究却停留在一个较肤浅的程度上,甚至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如本体论与文学本体论的关系,即能否把哲学本体论移植到文学研究领域的问题,至今都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结合近年来哲学本体论研究的新发展,对本体论与文学本体论的关系应进行必要的梳理,以推动文学本体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君  于晰 《教育信息化》2002,(10):29-30
讨论了Java技术在基于Web环境下的数据库开发中的实现思想和访问模式,介绍了Java技术中JDBC体系结构,给出了一个通过Java利用三级式结构实现的系统。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Java技术在基于Web环境下的数据库开发中的实现思想和访问模式,介绍了Java技术中JDBC体系结构,给出了一个通过Java利用三级式结构实现的系统。  相似文献   

4.
我国课程决策的传统主要是集权型的。1949年以来,我国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课程决策转变,即从完全国家决策模式阶段,发展到以国家决策模式为主、国家和地方决策并行的阶段,而今在新课程背景下又走向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决策相结合的模式。虽然现阶段我国学者对课程决策机制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对课程决策本体论研究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课程决策的传统主要是集权型的。1949年以来,我国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课程决策转变,即从完全国家决策模式阶段,发展到以国家决策模式为主、国家和地方决策并行的阶段,而今在新课程背景下又走向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决策相结合的模式。虽然现阶段我国学者对课程决策机制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对课程决策本体论研究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体论作为形而上学的核心内容,是对存在本质的最一般的探讨。纵观中西哲学的历史发展,侧重于从“是”与“是者”的关系来研究存在的“是论”,侧重于从“在”与“在者”的关系来研究存在的“在论”,侧重于从“无”与“道”的关系来研究存在的“道论”,构成了本体论研究的三重视界。如果说前两种本体论强调的是存在优先于非存在,那么后一种本体论强调的则是非存在优先于存在。比较这三种本体论的异同,对于厘清本体论的内涵和特点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直接关系到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向、资源优化配置等问题。本文提出的高校实验室三级构建体系模式,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8.
三种设计模式在人事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事管理系统中的员工信息,可以是个人信息上传和部门员工集体信息上报,然后由管理系统读取存储到数据库.给出三种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桥接模式,分析了它们的作用,探讨了三种模式在人事信息上传中的应用和相互间的处理关系,并给出详细阐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9.
辛长顺 《天中学刊》2001,16(6):58-60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已从三级语法单位扩展到五级语法单位,向下,到语素,向上,到句群。然而句群决不是语言的最大单位。往上延伸,还应当有语团、段、节、章、篇等,由十级语法单位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法“系统工程”。短语以下是语言的备用单位,即初级单位;句、句群、语团是简单的使用单位,即中级单位;段以上是复杂的使用单位,即高级单位。由初级到高级的结构关系的发展是一个从实现关系的逐渐繁化,到组合关系的逐渐繁化的过程,由越级实现的繁化到越级组合的繁化反映了现代汉语各级语法单位由初级到高级结构形式逐渐繁化的趋势,高级语法单位的研究和学习对于语言运用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该文首先对通用题库系统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提出了一个基于知识点的三级结构题库模型,给出了知识点、结点和题目的映射关系图,解决了题目的存放问题。接着对整个系统进行了主要功能模块的划分:登录模块、知识点模块、题库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和课程管理模块.同时对该系统的数据库进行了详细设计。最后结合目前流行的网络开发技术,使用B/S的三层架构在.NET下采用C#、ASP,Net和SQL Server2000实现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并成功运用在网络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资料分类是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如何分类则直接关系到研究的质效。文章探讨和评价了霍姆斯以波普尔本体论思想和批判的二元论为理论基础而建构的比较教育资料分类学体系,并分析了霍姆斯关于资料分类模式下的再分类问题,试图从中揭示系统建构比较教育资料分类学体系的理论意义,以期促进比较教育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2.
本体论在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体论哲学由盛到衰再重新掘起的历程表明:所谓本体论在当代的“复兴”,不是对旧有本体论形态的回复,而是对哲学本体性质的重新规定。实践观点对于本体论的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了解决本体论问题的一种全新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实践的这种本体论意义,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追求的本体论是一个过程本体、关系本体。它是以人的实践、人的本质和人的世界彼此相互关系和运动过程来实现人的本体论境界。  相似文献   

13.
当海德格尔用时间观照此在时,斯蒂格勒走向了用时间观照技术的理论构境,通过强调技术作为人之本质的第二起源,以此说明技术与人在时间当中的本体论关系,这就是技术现象学。藉由技术现象学的三级结构,斯蒂格勒揭示了人性结构在本体论意义上的代具性特征,以及记忆结构在技术层面的持留特征,并由此说明了此在如何存在的时间性与历史性原则。但由于第三记忆的外在化与客观化特征,记忆在实现从原初性感知向时间性持存转变的同时,也呈现出主观感知能力与客观记忆体系之间的矛盾关系,并且这种矛盾一直延续至第三持存向数字持存的演变过程之中。前者作为意识的代具曾发挥着补足认知结构的作用,而后者则成为了代具性的意识,在掏空内在知性结构的同时重塑出一个外在化的意识主体。因此,在斯蒂格勒技术现象学的理论视域中思考数字持存的核心议题在于,如何寻找从数字持存向“数字药物”转变的可能性契机。  相似文献   

14.
朱熹的“理一分殊”作为一种理学的本体论模式,具有多重思想逻辑层次的关系和内涵。从普遍的“理一分殊”本体论模式到一般的“分殊”体认的方法论,到具体的敬知双修的认识论,构成了朱熹的一种独特的东方有机整体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除具有德知合一、修养与认识合一的基本特点外,还具有有机直觉体认、系统整体把握和主客一体这样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语言学在现代科学系统中是一门领先的科学。从传统语文学的“婢女”角到给其它科学以方法论的昭示,再到成为当今科学系统中的研究前沿,语言学经历了从自在到自为、从方法论到本体论的发展过程。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现象是一种信息-符号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 符号系统。语言学具有着十分重大的本体论意义,语言研究的进步推动着其它学科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孙楠 《英语辅导》2008,(2):110-113
本体论(Ontology)是对客观存在的概念和关系的描述。英语资源库(reposjtory)是一个拥有源语料的英语教学资源库。本文简要介绍了什么是本体论和英语资源库,并把本体论的方法应用于组织和构建英语资源库中。也就是把英语资源库看作客观存在的构建对象即本体,把英语资源库中的原始语科按照本体论的方法即从类(class)、属性(attribute)和关系(relation)三个层面进行分类,确定属性和建立关系,从而构成一个有关联的、有序的教学资源库。  相似文献   

17.
创建"职教哲学"框架结构的逻辑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结构的调整和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职教已从普教中分离出来了,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和体系,需要从哲学的高度上研究职教内在关系及规律等深层次理论问题,职教哲学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提出来的。本主要研究职教哲学的主体分、中介论和本体论等3个总体要素以及构成以上“三论”的9个项目要素和27个具体要素的界定、关系和否定生成形成,构建职教哲学的框架结构,探索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继续教育模式的定义,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类型、理念和方法,构建了湖南省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二周期培训的省、市、县三级模式体系,尤其对县级培训模式进行了深入认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了将大量的数据以关系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和保存,将这些关系数据转换成XML文档,给出一个基于查询的关系模式到XML模式转换的有效算法。通过分析数据值基数和用户查询模式,采用列间的相等合并的方式,解决隐式参照完整性问题,最终结果用XML Schema表示。此算法能够避免关系模式转换成错误的XML Schema,并且能够全面有效地表达关系模式中的信息,实现有效信息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0.
本体论作为哲学研究的一种形态和重要方面,在其沉浮的历史发展中,经由宇宙—自然本体论到神学本体论再到人学本体论的演进,体现了人类哲学思维内容、视角、视野和方法的转换与超越。与人类发展的时代精神相一致,现时代呼唤着与其相应的本体论沉思与建构。社会本体论追问是现时代为人的生存寻找安身立命之根基的现实生存需要和理论自觉欲求。思想史和现实的统一显示了这种追问的需要并提供了解答的可能。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社会存在的本体基础的研究趣向体现了自然—人—社会的真正统一性。在这种统一中,才能建构起真正统一的“历史科学”。在这种本体论视野中,合理地说明和理解人与社会及其与自然的大统一关系才成为可能。所以,社会本体论并非仅为社会。本文仅只是开启这一研究领域或方向的始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