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杨曦 《学前教育》2007,(4):46-47
娃娃图书馆的由来 这是一个星期五的玩具日,这天,有3个小朋友从家中带来了图书。在区域活动时间里,她们先是各看各的书.大约5分钟以后,便开始相互交换图书.后来还商量晚上要交换图书带回家看。看到这一场景,我突发奇想,我们也可以办一个班级图书馆,让孩子们把家中喜欢的图书带来,大家一起分享,一起开展阅读活动啊!于是,我们班的娃娃图书馆活动开始酝酿了。  相似文献   

2.
夏青 《学前教育》2008,(11):16-17
角色游戏开始了.孩子们又忙于各自的活动,到处充满了他们的说笑声。园园正在给娃娃穿衣服,边穿边说:“我要给娃娃穿上衣服,因为我要带她出去玩.外面下雨冷了,穿上衣服会很舒服的。”看到“爸爸”用塑料袋拎回了许多衣服.她笑着说:“娃娃会很高兴的。”接着她就不紧不慢地照料起娃娃来:梳头、洗脸、喂饭等。因为她的细心.游戏结束时老师特地请园园来介绍“今天陪娃娃做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3.
孔亮 《成长》2007,(10):39-41
美国一家玩具工厂通过市场调查,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人口负增长,一些人很想表达母爱但又对生育婴儿望而生畏。人口老龄化,不少老人的生活寂寞无聊。为此,工厂开发出一种名叫椰莱娃娃的玩偶,它构思奇特,进行了人格化设计:娃娃屁股上有接生人员的印章,[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丛敏 《幼儿教育》2004,(6):21-21
“娃娃家”的活动场地从室内搬到了室外,吸引了大量的幼儿。齐齐爱动脑筋但年龄偏小,他非常想加入“娃娃家”游戏,我对他进行了近一个星期的观察。  相似文献   

5.
爸爸出差一个多月,今天终于回来了。元元高兴极了,缠着爸爸要礼物。爸爸打开箱子,拿出了两个礼物盒,元元高兴地打开来看,一个娃娃和一堆替换的娃娃时装。没有等爸爸妈妈允许,元元打开了另一个,这里也是一个娃娃,一堆娃娃衣服。元元高兴地对爸爸说:“谢谢爸爸,知道我喜欢娃娃,给我带了这么多。”  相似文献   

6.
内容和要求 1、能区分三种颜色和正确给娃娃的衣服涂色。 2、为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对下列四组幼儿分别要求如下: ①要求第一组幼儿(不会辨别三色的),能区分红、黄、绿三色,并能分别涂在娃娃衣服的领子、衣襟和口袋上,向老师、同伴介绍自己在娃娃衣服上分别涂的是什么颜色。②要求二、三两组幼儿(易将颜色涂于物体外的),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能认真仔细地涂在衣服的各个部位。  相似文献   

7.
活动目标:1.通过情景游戏活动,初步培养幼儿对写生画的兴趣。2.引导幼儿观察“小娃娃”,鼓励他们用简单形状和线条来表现其特征。活动准备:1,布置几个温馨的“娃娃家”,每个家中有一个形象可爱的小娃娃及餐具。2.幼儿绘画用水彩笔、彩纸、简易镜框、录音机、磁带。  相似文献   

8.
发生了什么儿童近期相关信息:琼琼平时胆子较小,不太愿意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易受外界干扰,注意力容易分散。她对数活动的参与性不高,喜欢参与生活活动,如喜欢在娃娃家扮妈妈折叠衣服、整理袜子等。  相似文献   

9.
成人的想像经常受到理性和知识的制约,幼儿的想像则更多地从自己的情感愿望出发。通过设计和实施《蝴蝶衣裳》这一活动,我对此有了一些认识。解开作品中的理性绳索为了发展幼儿的想像力,我选择《森林服装店》这个童话来设计语言活动,这个作品有一个神奇的构思:小兔衣服上的蝴蝶(图案)会飞走,又会飞回来。但是,这个作品又有些生硬,小兔衣服上的蝴蝶飞走了,它去请营业员大叔来帮忙(给衣服画上花朵)。这样的情节发展跟幼儿的想像轨迹不那么吻合。孩子们会想:小兔衣服上的蝴蝶飞走了,它的朋友们(童话形象)会来帮忙,为什么非要…  相似文献   

10.
一、设计意图3~4周岁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模仿能力和初步的创作冲动。为了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大胆表现自我的能力,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而设计了“动感娃娃”活动。本活动以“电动娃娃”作为切入口,让幼儿从观察到模仿,从模仿开始到简单的动作创编,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感受音乐的快乐及舞动的乐趣。二、活动目标使幼儿能随着音乐有节奏地做动作;帮助幼儿学习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三、活动准备电动娃娃一个,活动音乐一段,录音机一台,自制小舞台一个。四、活动过程(一)律动入室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按…  相似文献   

11.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彩色塑料文件夹轻巧,色彩鲜艳,造型极富童趣,且安全实用,可以用来丰富幼儿的游戏活动。配对游戏塑料夹有各种颜色,一面有图案,另一面没有图案。教师可以在无图案的一面用即时贴剪帽子、眼睛和嘴巴贴上,就做成了一个可爱的塑料夹娃娃。再投放一些各色卡纸剪成的衣服。小班孩子可以选择与夹子色彩相同的衣服夹上,进行色彩配对练习(见图1)。  相似文献   

12.
【正】案例情景一:"娃娃家"的场景:一张床,床上有一个布娃娃,有一张小桌子,两张小凳子,桌子上有缩小版的燃气灶、碗、盘、勺子、奶瓶以及各种塑料蔬果等。还有用纸箱或纸板制作的一些诸如微波炉、电视机、冰箱之类的家用电器。"娃娃家"的活动:可可今天是娃娃家的爸爸,乐乐今天是娃娃家的妈妈,爸爸可可从医院拿了药片回来往桌子上一放...  相似文献   

13.
活动目标:1.了解着装的基本礼仪。2.简单了解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更得体,更合适。3.培养幼儿良好的着装习惯。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今天我们都穿了干净,整洁的衣服来上幼儿园,可是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衣服,放在那边的桌子上。我想请你们每人过去挑一件去穿一穿,试一试,有什么感觉,发现了什么问题呆会儿请你告诉我,好吗?请你们轻轻地走过去。  相似文献   

14.
音乐课中,为了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都要用一些小印章来作为奖励。那怎样才能让小印章既有表扬作用又能让学生从中掌握知识呢?我把简谱节奏音符“X”进行了变形,用“☆”来表示,并亲自刻成了小印章。  相似文献   

15.
在开展角色游戏中,我们发现总有一部分幼儿在游戏时处于这样一些状态:他们中有的经常不能如愿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每次只能在“娃娃家”当孩子、在“幼儿园”里做小朋友、在“公共汽车”上做“乘客”、在“小舞台”下当观众、在“建筑工地”里做看门人;有的被同伴任意支配,在游戏活动中处于从属地位:也有的则时常遭到同伴排斥,只能独自一个人玩或“坐冷板凳”……我们把在幼儿园角色游戏活动中愿意参与活动。但却常常受冷落、被支配、遭排斥,不能获得充分游戏权的幼儿,称为“被动型”幼儿。  相似文献   

16.
教师手抱纸娃娃(图一),伴着录音歌曲边唱边表演:“纸娃娃,小妹妹。大眼睛,小嘴巴,你看她呀美不美……”。声音亲切自然,激起孩子浓厚的兴趣。教师接着把纸娃娃贴在绒布板上说道:“这个娃娃美不美呀?她美在什么地方呀?请小朋友们讲讲。”幼儿甲:“她有大眼睛,小嘴巴。”幼儿乙:“她有黑黑的头发。”幼儿丙:“她还穿着花花的衣服。”师:老师今天请大家也来画一个美丽的纸娃娃,  相似文献   

17.
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良好健康的个性是一个人健全人格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对人的一生具有影响。而良好个性的培养需要从娃娃抓起,渗透到幼儿教育的各个方面。通过品行辅导、各科教学、环境熏陶、游戏、日常生活规范和家园配合等活动,培养幼儿良好健康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910信封娃娃把用过的信封开口朝下,在信封两侧的中间部位剪两个手指粗的缺口,在信封的上半部分画上娃娃的五官和头发,下半部分画上衣服,一个漂亮的信封娃娃就做成了。把手从下面的开口处伸进去,让大拇指和小指从两个缺口伸出来,就好像信封娃娃挥着手臂在跳舞呢。适宜年龄:3岁~  相似文献   

19.
一天,有个孩子撩起袖子,似乎在向同伴展示着什么,原来他的手臂上印满了红红的印章。没想到,以后的几天里,许多孩子的额头上、手上、衣服上都印上了印章。看到这一情景,我非常生气。但转念一想,孩子们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教室里为幼儿设置了各种活动区,把许多玩具材料放在里面,让幼儿自由地玩。可是,我们发现不少孩子不会玩,甚至根本不玩。怎么办呢?应当引导。我们在美工角贴上了一个只穿内衣裤的娃娃,要求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比照小朋友们穿的各式服装,每人给娃娃设计一套衣服,画好,剪好,给娃娃“穿”上。这一来,幼儿的情绪高涨,争着设计新装,每个人都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