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燕 《中国考试》2000,(11):3-4
2000年高考中广东电白、湖南嘉禾的违纪、舞弊案件震惊全国。在人们感到痛心的同时,也在反思——我们不断地讲要依法治考,那么,是否有法可依?如果有法可依,为什么又有如此多的违法乱纪事件发生?是法律有疏漏,还是执法不严?今后又将如何完善?带着这许多问题,我们采访了教育部考试中心考务与监察处的负责人。问:高考牵动千家万户,说得严重些,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那么,作为考务工作的主管部门,请您介绍一下目前考试实施中,在依法治考方面我们进行了哪些基础性建设。  相似文献   

2.
去年高考,发生在广东电白县的 BP 机舞弊案和湖南嘉禾县大面积舞弊案,触目惊心,发人深省。前不久,教育部召开了国家教育统一考试考风考纪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显示了国家对打击和扫除考试违纪舞弊丑恶现象、维护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公平、公正的信心和决心。今年高考前夕,震惊全国的电白高考舞弊案终于有了眉目,一审判决已告结束。本刊特约记者目击了庭审和宣判的整个过程,并在这期间采访了部分当事人,发回了这篇《电白高考舞弊案始末》,特刊于此,以飨读者,并警醒那些以身试法者:高考舞弊,国法不容!  相似文献   

3.
今年湖南嘉禾、广东电白发生的高考舞弊事件引起了国人的广泛注意,尤其是高校的普遍关心。作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国考”,应该是高等教育水平的象征,是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自有其不可动摇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从中央到地方,从干部到群众,尤其是教育部门的层层级级、方方面面、各色人等,都要竭力维护,不得违纪。具体来说,从命题、制卷、考试、评分、录取等各个环节都要贯彻“公平竞争”的原则,绝对不许循私舞弊、搞任何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否则,就要按照有关法纪、法规和情节轻重,作出严肃处理,甚至绳之以法。但是,随着党…  相似文献   

4.
一、令人震惊的高考舞弊案高考素称“国考”,是我国名副其实的第一大考,担当着人才选拔的重任,多少青少年的命运维系于此,因而它直接牵动着学校、家庭、社会多方神经,这也赋予“国考”以严肃性、权威性以及公平、公正性。然而,近年来高考舞弊时有发生,尤其是今年广东电白、湖南嘉禾等地发生的高考大面积舞弊案令世人震惊。传递纸条、交头接耳、夹带资料、偷看他人答卷,终考铃响后继续作答,而监考人员却视而不见……这一切竟发生在嘉禾一中高考考点的考场上。据统计,被记者现场摄录并以湖南省招生考试中心组织认定的违纪考生18人。…  相似文献   

5.
今年 7月发生在湖南省嘉禾县的高考舞弊事件令人触目惊心:全县 504人参考,舞弊者竟有 203人,占参考总人数的 40%。其舞弊现象之严重,舞弊面积之大,舞弊考生之多,实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所罕见。事件发生后,有关责任人和当事人分别受到严肃处理: 203名舞弊考生被取消今年的高考资格,该县各类教育全国统一考试考点设置资格亦被取消,分管教育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副县长、教育局长等责任人均已受到相应处分。   高考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大考试,一直被全国人民视为最公正、最公平、最严格、最认真的考试,是一块纯净的圣地。因其关…  相似文献   

6.
当湖南嘉禾、广东电白等地的考场舞弊案被媒体曝光后,全国震惊。然而,震波未平,湖南隆回一中推荐保送生上大学又惊爆黑幕。人们惊呼:“腐败已经大肆挺进高考 !”   如今,人们对腐败似乎是见怪不怪了,但是高考腐败一爆露,还是引起了巨大反响。在人们的心目中,高考制度是目前来说最为公平的一种选人制度。虽然分数不能说明一切,但是,严格的考试制度对于那些投机取巧、混水摸鱼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对于那些立志成才又无钱无势的平民百姓的孩子来说,高考则为他们提供了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因此,当腐败侵蚀到高考这…  相似文献   

7.
今年的高考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人们心里挥之不去的莫过于广东电白县的呼机舞弊事件和湖南嘉禾县的集体作弊案了。这两件事牵引着人们的思绪,让人们想得更多,思虑得更深远。呼机舞弊事件和集体作弊案显示出两个共同的显著特征:一是作弊的群体性,二是作弊者和周围一些人群对作弊行为的漠然。由这两个显著特点可以看出,在小范围内,还存在着滋生高考作弊现象的土壤。整治高考环境,铲除作弊的土壤,是消除高考作弊现象、维护高考权威的重要举措,也是根本举措。伴随着不同的主观目的,高考本来的面貌被扭曲了,教育本身有些变形了。在一…  相似文献   

8.
陈万勇 《四川教育》2002,(12):14-14
暑假,笔者参加了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工作,有件事让我感到难堪和痛心:尽管作文以“诚信”命题,但是有些考生不讲诚信,抄袭或套用他人的作品。相比较而言,考场上的抄袭只是违背诚信的小巫,令人大开眼界的远不只于此。广东电白、湖南嘉禾高考舞弊案让人触目惊心,甚至有学生坦陈:“我家里生活困难,如果不是有记者采访,我也会把自己的考分卖掉。”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闻还有一大串:广东18名体育考生在单科考试中雇用“枪手”,河北沧州市67名考生利用国家高考有关加分政策弄虚作假,广东陆丰高考现场惊现手表式BP机……也许,因为太多…  相似文献   

9.
如今,学校考试作弊现象的出现时有发生,作弊的方式花样更是层出不穷。今年高考曝出了广东电白、湖南嘉禾的大规模舞弊案丑闻,更令举国哗然。诚然,从某种意义上讲,作弊反映出了学生道德层面上的一些缺憾,比如不诚实,未能遵循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之古训;也反映出学生为学之不扎实,“临时抱佛脚”,常常顾此失彼,焦头烂额之际,不免侥幸地以作弊来减少考试失败所带来的威胁……但是,我们也不禁要问:学生顶风作弊,敢冒违法之险,并且又能成功,某种意义上是否也反映出现行考试评价制度所隐含着的一些问题呢?我们在教育…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广东电白、湖南嘉禾、陕西成阳的考场舞弊,北航、兰州理工的招生舞弊案,一一暴露在大众的视野之下,其违纪违法之严重令人震惊。这些招、考黑幕的屡屡曝光,使普遍誉为社会最后一方"净土"和"绿洲"的教育领域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机。人们不禁深思:教育这方神圣净土何时竞变得如此浑浊?失去选拔人才最基本保障的考试公平,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从何谈起?在倡导法治的今天,理应从法律的视角去审视现行的考试行政管理和法律制度是否符合法治的基本要求,在我国,依法治考却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电白县在去年高考中出现了舞弊事件.而今,电白人闻过则改,教育系统积极开展法纪、师德教育活动,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招生考试工作的领导,制定规章,对招生考试的各个环节严密监管.……  相似文献   

12.
阳光相伴     
夏日里,阳光和我们相伴。7月7、8、9三天,全中国高考的日子。湖南嘉禾和广东电白的部分考生公开作弊,胆大到竟敢遮住高考的阳光。为此,嘉禾的203名、电白的33名考生被取消了高考资格。其实,高考的阳光照在正常考生身上,同样,也照在残疾考生身上,浙江海宁的无手少年周月锋用嘴咬着笔写字,考出了541分的高分。面对众多高分考生,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许多知名学府纷纷以重奖吸引新生,太原理工大学的奖金总额已高达500万元。另一方面,教育部发文,明令禁止考生以任何形式“拿钱买分”。是的,阳光下并不是什么都可以拿钱买到。原全…  相似文献   

13.
曹县一中的高考作弊案一经披露,举世皆惊。如此大规模、上下串通,由县教委领导、校长、老师共同组织实施的高考作弊案,实属罕见,而据说在菏泽地区这种事已是屡见不鲜了。无独有偶,事隔一天报纸又披露河南确山也有大规模的代考现象发生,此外被曝光的还有广东陆丰八名考生用手表式寻呼机作弊。联想到去年广东电白大规模的寻呼机作弊案,湖南嘉禾的涉及二百多考生的高考舞弊案,河北的几起高考作弊案等等,一桩桩一件件真是触目惊心。由此可见,高考作弊已不是偶然的突发事件,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以上仅是部分见诸报端的,没有提到的以…  相似文献   

14.
高考是我国第一大考,是我国组织最为严密的考试,然而每年高考基本上都发生违纪舞弊事件,违纪舞弊的个例更是屡禁不绝,如何有效防范普通高考舞弊一直是教育部门苦苦思考的问题。本文站在高考考务管理工作者的角度分析研究了普通高考舞弊成因,提出了通过加强考点标准化建设、统一使用考试用具、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建立考风考纪长效机制等措施防范普通高考舞弊。  相似文献   

15.
记者日前从湖南教育考试院获悉,为严防违纪舞弊事件发生,确保公平公正,湖南今年音乐、体育、美术专业考试出台了四项措施。一、层层签订责任书,提出了考官和考试工作人员行为准则“十三不准”。二、修改相关项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一场师生冲突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阜生 《四川教育》2003,(10):41-41
高考临近,某校举行例行的考前模拟考试。监考老师来到教室,重申考试纪律。他警告道:“上次考试,我们这个班有人作弊,希望这次不再出现类似现象。否则.绝不轻饶。”学生骆某,党员,校学生会主席,成绩特优。听完老师的话,立即起立纠正道:“老师,如果说上次考试有人作弊的事发生在我们班教室,这是事实;但说我们班同学作弊  相似文献   

17.
校园传真     
《高中生》2002,(8)
设立“舞弊生考场”武汉江汉区68中在期中、期末考试时专门设立了“舞弊生考场”:学生若考试舞弊,以后的各科考试就要被请进“专场”。据调查,自从设立“专场”后,学校还没有发现学生舞弊的现象。该校叶校长说,“舞弊生考场”是为了杜绝一些学生在考试中递条子、翻书等舞弊行为而设立的。他说:“有人不赞成设‘舞弊生考场’,但我们认为,与其让学生考试舞弊,不如设立‘专场’刺激他们一下。刺激也是一种教育方式,也是为了教育学生讲诚信。” (陈方)  相似文献   

18.
2015年6月7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有团伙组织在江西实施高考替考事件。报道称替考人员中有多人是湖北多所知名高校大学生。近年以来每到考试季,考试舞弊消息不断在消遣着社会大众,它常把社会公平、诚信做人这些信条撕得支离破碎。然而,如何在建立公平正义社会的大背景下,让考试舞弊的一切"潜规则"失灵,最大限度的防范考试舞弊现象发生,是我们可以做且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考试舞弊本来只与考试本身有关,但是,高考作为连接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历来就对教育和社会发挥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大规模高考舞弊事件的发生,不仅意味着考试本身出现了问题,同时也清楚地折射出在教育和社会的某些方面正预示着某种程度的危机。了解这些危机,有助于从本质的层面认识高考  相似文献   

20.
1994年历史高考展望王富友,张增强国家教委颁行“考试说明”,已经两年(1992、1993年)。这使历史学科的高考命题向科学化、标准化迈进了一大步。正是由于依据了“考试说明”进行高考,一些研究和指导高考的专家对1993年高考的历史试题评价说:在“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