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力军,他们的信仰关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然而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总体上呈现出信仰缺失以及信仰非理性化的态势,对当代大学生信仰进行重塑已成为当务之急。在信仰重塑的过程中,传统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内圣外王"的人生观以及"重义轻利"的价值观都对当代大学生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毛然 《现代企业教育》2012,(24):107-108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集中代表,"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变革的转型期,价值观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有诸多积极因素,也不乏消极成分,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等。本文探讨儒家仁爱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建构的现实意义,认为"仁"是人的内在要求,是人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准则,也是人的内心修养目标。指出当代大学生应批判的继承儒家仁爱思想,把"爱人"与为人民服务精神、"爱家"与集体主义精神、"爱自然"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领悟儒家文化的真谛,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3.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财观“,是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要解决好的重点问题之一.《大学》作为中国儒家文化经典之一,其所倡导的“德本财末“价值观,在当代大学生廉洁教育中,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转变及其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转变及其原因,指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转变的几种主要体现.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思想盲从、价值观的功利化导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价值观的个人倾向导致集体观念淡薄等挑战.对此,可通过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主体作用三方面,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整体主义价值观在全球化的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渗透并影响着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其现代社会价值.在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教育中,我们可将中国传统整体主义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运用于其中,这势必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且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和形成.  相似文献   

7.
《大学》德财观与当代大学生廉洁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财观”,是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要解决好的重点问题之一。《大学》作为中国儒家文化经典之一,其所倡导的“德本财末”价值观,在当代大学生廉洁教育中,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君子"在《论语》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孔子通过塑造君子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在政治、道德上的思想诉求.通过《论语》中的君子和当代大学生的对比,说明传承儒家文化的人生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当代大学生对"礼"的内隐认知,依据激活扩散模型,先让82名大学生被试自由联想,选出前40个高频词汇作为分析单位,做成卡片另请60名大学生被试进行分类,然后对其联想结果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当代大学生心中的"礼"具有层次性,较好地融合了"礼"的经典含义与现代含义,并以经典含义为主。其中,经典含义包含儒家文化、礼仪修养和约束教育三个成分,儒家文化是其核心;现代含义包含社会交往一个成分。从总体上看,当代中国大学生较好地传承了"礼"的精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精神成果的浓缩,对于建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向价值。本文诠释了儒家文化的主体精神,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并进一步探讨儒家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由于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广等优势,使新媒体为当代大学生普遍接受.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面对这些影响,如何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积极稳妥地探索新媒体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互动模式,是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蒋九愚  闵慧  王才章 《文教资料》2008,(32):168-169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优秀精神成果,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精神价值之所在,发扬这一文化传统有助于大学生完善自己身心人格,培养和谐人文品格.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也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泛滥的今天,通过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见利思义"的道德精神,去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其对于人生目的、人生实践进行认识、评价所持有的基本观点或观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国家在经济、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高等学校的教育问题也因此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校园中"应酬文化"的衍生就是大学生群体人生观与价值观出现偏差的实例.因此,新常态下如何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已成为各大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加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儒家文化在未来21世纪大学生的价值教育中将仍然有着普遍的意义。面对21世纪的发展要求,儒家文化价值系统中自强不息的乐观进取精神、强调人伦秩序的道德价值观、仁爱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价值观等对于21世纪大学生的价值教育具有十分广泛而积极的作用。在将传统的儒家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化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主体性与时代性的关系,使儒家文化在新世纪中焕发新的活力,产生符合时代精神的东方文明  相似文献   

15.
卢进丽  仇丽 《华章》2007,1(5):85-86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主导价值观的指导和约束.当代中国正处于全球化、经济转型及知识经济背景下,主导价值观在一定程度的缺失或错位,引发了各种不和谐现象.而当前中国社会现实又催生了符合和谐社会需求的价值理念,即民族集体主义、互助合作集体主义和生态集体主义等价值理念.在借鉴儒家文化整体主义、"和以处众"及"天人合一"等理念的文化资源基础上,弘扬时代精神,整合与建构新时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秦念歌  王天红 《文教资料》2008,(17):190-192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得当代大学生与网络发生了普遍的联系.在与网络的互动中,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明显变化并出现了一些不良价值取向.本文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探讨了网络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的双重影响,并就如何利用网络实现大学生价值观的建构和教育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与后现代--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刍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大学生处于传统与后现代之间,他们的价值观的特征为传统、现代和后现代三种价值观的融合.他们是非主流和文化反哺的一代.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指导,继承传统优秀价值观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在教育中,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之我见张新平当代大学生是在社会变革中生活,成长起来的一代,其价值观受到当今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在校大学生价值观正迅速形成,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生乐生以及以和为贵的基本精神,这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不尽的资源。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要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用"尚公"、"公忠"观念强化青年爱国情怀;用"刚健"、"自强"准则激发青年进取斗志;用"宽厚"、"仁爱"美德滋养青年宽容人格;用"尚中"、"贵和"思想培养青年中和意识;用"贵生"、"乐生"胸襟唤起青年生命觉醒。如此,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建构才会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既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任务.必须在全面客观分析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前提下,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改进和优化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