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宪法伴随共和国50年的历程不断发展。宪法的每一步发展,都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密切相关。我国宪法的初创、曲折发展和全面发展三个时期,都表明了宪法与民主法制建设的关系。认清这一关系,对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重大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刻剖析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发展,探寻制约其发展的多重因素,是我们当前必须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一大成就。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虽然对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进行过一些探索,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始终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道路,没有形成能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下,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与挫折和借鉴国内外不同社会制度经济建设成功与失败各种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使我国的社会主义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正迅速地向前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们除了需要不断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吸取祖国历史文化中  相似文献   

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创新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江泽民、胡锦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通过政治体制改革,进行制度创新,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建设步入了法律化、制度化的轨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显著特点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坚持在渐进发展中有重点突破的路径建设民主政治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前进与曲折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紧密相联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精神的鼓舞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文化建设的新高涨,必将有力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从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需要出发,本文想就今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几个关系问题,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国情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保证和依靠力量。  相似文献   

10.
九十年代将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此期间,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同时要为下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能否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仅就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几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建国后我国意识形态理论主要可分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全面建设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曲折发展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大挫折时期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建与深化发展时期。60年间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有成绩也有教训,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促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出发,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富内容及其同物质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献,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更加突出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向我们提出了更加光荣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我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并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解决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点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任务及其本质问题,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中国共产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不仅提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而且不断完善、发展了这一理论,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动力、条件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可否要划分发展阶段?要划分成几个阶段?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国当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着重指出了这一点,并以此作为依据,制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任务,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规定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任务,等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谈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强调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要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18.
大力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种四位一体的布局,深化和拓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规划和总体布局的认识,也表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9.
论高速度     
高速度地发展经济,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的遗愿。英明领袖华主席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使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发展时期。为了迎接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从理论上搞清楚高速度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必要性、可能性和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当前我国“一主多元”的政治文化格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明确了政治文化创新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指针,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以及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