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共存:世界教良目的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国际社会对教育目的的理解不断深入,教育目的的侧重点正发生着变化,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四种学习到学会共存,教育的人文主义导向日益突出,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对人的价值观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充分体现了国际上对人文教育的重视。在这四大支柱中,后三项便是我国教育相对忽视的,尤其是在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中更需加强。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国际社会对教育目的的理解不断深入,教育目的的侧重点正发生着变化。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四种学习到学会共存,教育的人文主义导向日益突出,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对人的价值观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张毅 《考试周刊》2009,(14):212-2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发表的一份重要研究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教育应为人的一生幸福作好准备.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一报告对新世纪教育的使命作了全新的注解,从中不难窥见21世纪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  相似文献   

5.
解读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深刻内涵进行时代解读:学会求知——步入学习型社会的通行证;学会做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新型劳动者的角色;学会共同生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顺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学会生存——发展、提高、完善做人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论素质教育的基础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岩 《成人教育》2005,(1):39-40
素质教育是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结合世界各国对当代教育目标的认识,我们认为素质教育的基础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学会认知、让学生学会做事、让学生学会共处、让学生学会成长。素质教育的这四个基础目标既反映了终身教育的基本理念,又反映了当代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它符合教育的育人性特点和实践性特点。  相似文献   

7.
《学会做事》--全球化中职业教育的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上个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望21世纪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面向未来的教育战略对策。其中不少精辟论断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如众所周知的“四个学会”,即1996年由德洛尔代表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中提出的“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学会共处(Learning to five together)”已成为世界教育界共同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一、缘起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为此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已成为教师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当前,教育学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需要很好研究对策,以便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开创学会工作的新局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教育学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1教育学会作为群众性学术团体面临的机遇人类社会即将进入21世纪,这是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世纪。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党中央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新的里程碑,将对我国跨世纪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科教兴国的落实产生…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国际、国内教育界对21世纪的教育变革进行了诸多研究,也发表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的《学习:内在的财富》是一份具有综合性和权威性的报告,尤其是报告中所提出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处,学会生存”被称为21世纪教育的四根支柱.  相似文献   

11.
杨晓 《中国德育》2006,1(6):17-19,28
20世纪90年代,当人们深刻地意识到信息化社会造成的人的自我异化正在超过人的社会异化所造成的危险时,少数教育专家开始对“学会关心”教育进行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学会关心”的教育范式应运而生。创建“学会关心”的教育范式关注的是人的自我异化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曹顺福 《高教研究》2005,21(4):71-74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8年提出:21世纪教育有四个支柱,即:“学会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活。”这概括了教育应如何注重人才能力培养问题,特别是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需要,实现知识教育与人才能力教育的有机结合。加速推进高职教育人才的能力培养工作,无论对学生,对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终身教育、学会生存和学会关心是二十世纪影响世界教育发展方向的三大国际教育思潮,终身教育即在人生各个发展阶段都必须不断接受各种教育.学会生存教育即生存经验和技能教育,学会关心教育即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三大国际教育思潮构成现代世界教育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类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静 《辽宁教育》2000,(12):17-17
创新教育体现了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现代化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21世纪是开放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高效率的生产和快节奏的生活需要人才具备良好的应变性,耐荷性和调适性。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当今的青少年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新人,要迎接21世纪的严峻挑战,必须以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来提高自己素质,学会学习、学会适应、学会生存、学会开拓、学会创造。  相似文献   

15.
《职业技术教育》2007,(27):43-48
早在1996年,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涵其中》中提出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1999年第二届世界职业教育大会提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需要为四个支柱作准备,包括个人的知识、教育、素质、价值态度和能力,以有效交流和共同有效工作。进入新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书(2005年)第八条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应有利于个性和性格的和谐发展,培养人的思想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我省教育学会应台湾海峡两岸教育化交流筹备委员会的邀请,由学会负责人率我省10所中学校长或副校长,共13人,于10月16日至25日共10天,赴台湾参加了“2006年21世纪创造力教育研讨会”和参观访问。这是我省首次组织中学校长赴台湾。  相似文献   

17.
<正>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是面向21世纪世界教育提出的一个响亮口号。我国的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的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从幼儿教育到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共同任务。《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  相似文献   

18.
当前科学主义泛滥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弘扬人精神,以其规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乃是新世纪面临的紧迫课题。1996年,国际21世纪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能力加以重新安排,这四种能力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19.
《青海教育》2008,(4):63-6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让孩子学会关心”是二十一世纪的教育。那么,孩子要学会关心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史为峰 《考试周刊》2010,(46):33-34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我们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形势,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和选择。教育不仅要使教师成为有学问的人、会思考的人、会教书的人,而且要使教师成为会学习、会探索的创造型人才。学会学习乃至学会探究的基础是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只有学会阅读,才会吸收,有了吸收,才会有创造。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而且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