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识教育现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要以通识教育课程为依托。台湾是为数不多的较早开展通识教育的地区,经历了萌芽、发展、普及与深化4个历史时期,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文章从通识教育课程模式、通识教育课程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实施及通识教育课程评鉴4个方面,对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以期为大陆高校通识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香港高校通识教育既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髓,又仿效了西方以“博雅教育”为核心的实践模式,在教育理念、组织机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富有特色的实践经验,对目前大陆高校通识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香港高校通识教育: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香港高校通识教育既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髓,又仿效了西方以“博雅教育”为核心的实践模式,在教育理念、组织机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富有特色的实践经验,对目前大陆高校通识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台湾高校的通识教育及其对大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梳理了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并以台湾"清华大学"和元智大学为例分析了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组织机构与课程,同时,结合大陆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进行了反思,指出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对大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界纷纷开始了文化素质教育改革,为了对我国大陆地区的通识教育实践进行调查分析,我们选取了四所有代表性的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进行研究。本文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我国大陆高校通识教育实践状况,找出目前通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界纷纷开始了文化素质教育改革.为了对我国大陆地区的通识教育实践进行调查分析,我们选取了四所有代表性的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进行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我国大陆高校通识教育实践状况,找出目前通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识教育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由于历史原因和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高校通识教育发展沿革不同,课程体系有别,通识教育课程宗旨、设置内容和实施方式既有一定共性,又有一定个性。比较海峡两岸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对促进内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识教育探索中的难点问题与调整思路略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陆高校的通识教育目前正处在初步摸索阶段,且普遍地遇到理论上和实践上两方面的诸多难题。通识教育是有生命灵性与内在逻辑结构的事物,实施通识教育,必要尊重它的生命灵性和内在的逻辑关系,在真正理解通识教育价值的基础上,结合国情条件,首先正确认定好通识教育的目的及其内容体系,辩证地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目的与内容体系是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所需的"总纲"和"小纲","纲"立起来才能"目"张,才能有根据地理顺和配置好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叙述通识教育在中国实施的过程,指出它是中国高等教育为摆脱计划经济时代过分专业化教育的束缚、面向社会、适应经济体制转轨而推行的一种改革。1995年起在全国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推动了这一改革进程,而国外的博雅教育和港台地区的通识教育促进了通识教育在大陆的实施。作者认为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树立做人和做事的正确态度与能力,实施通识教育的主渠道是开设通识课程。作者阐述了开设通识课程的原则、要求、做法以及教师的条件,叙述了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推进素质教育将成为高校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点,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离。而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最为成功的经验是在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中都实现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借鉴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改革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需要我们进一步确立通识教育在本科教育中的作用,明晰通识教育的目标;改革现行专业课程体系,整体设计课程体系;改革管理制度和体制,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研究人员科研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Hirsch指数(简称h指数)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收录的中国大陆地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15个学术期刊在1998-2007年所刊发论文的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高等教育研究领域1998-2007年研究人员的科研绩效进行了评价,评选得出"1998-2007年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47位学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大陆地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近10年来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
中外合作开办高等教育课程的政策与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如何呢?这是国内外教育机构都十分关注的话题。本首先介绍了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和条例,这些规定也适用于香港、澳门和台湾;进而以国内25所高校与境外147个教育机构的116项合作办学项目为例,概括了中外合作办学的五种形式:境外课程、境外资历;双方课程、境外资历;双方课程、双方资历;境外课程、境外资历、国内证明书;双方课程、国内资历、境外证明书,并对每一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进行举例说明;最后,作综合讨论了三个相关主题:优质的境外远程教育学历课程进入内地市场的挑战;未来教育的新模式对中外合作办学形式的挑战;香港高校与内地合作办学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3.
以教育实践的视角审视香港高校通识课程进展中的经验教训,结合内地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构建符合本校教育目标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新型通识教育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多角度实现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改革情境中的全球化: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现象透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作为全球性教育改革之特质的教育市场化现象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已经出现 ,但其与主流市场化理论强调的“市场进入伴随着政府退出”的主张并不一致。相反 ,市场只是国家更有效管理教育的一种工具。本文从全球化与本土化辩证关系的理论架构出发 ,重新审视了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现象 ,认为上述特点是由当前中国事业部门改革所需的两个基本前提条件所决定的 ,即一方面要满足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另一方面又要维护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5.
围绕“大学下属学院的通识教育怎么做?”这一问题,以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通识为案例,对中大的四个成员书院的通识教育实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旨在为大学下属学院开展通识教育提供启发和借鉴.认为内地大学下属学院的通识教育实践,更多的还停留在依赖与被动状态,缺乏机制激活,缺乏主动创新,缺乏严密的计划与组织,以至于很难形成各自的特色和传统,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we have witnessed a rapid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recording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higher education enrolments in these two Chinese societies. The mas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and Taiwan has inevitably resulted in an oversupply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with growing social concerns for skills mismatches being found in the labour market, stagnant graduate employment and social mobility. This article critically examines how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graduates in these two Chinese societies reflect upon their employment experiences. Human capital theory predicts that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raising particip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will initially increase inequality as rates of return rise, and then it will reduce inequality as expansion reaches mass levels and rates of return decline. If the output of graduates outpaces the demand for their skills, which appears to be the current case in many countries, then supply and demand pressures reduce the pay premium for degrees and lower income inequalities. However, this study clearly demonstrates that the massification and the univers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respectively, have actually intensified inequality.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吸毒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在青少年禁毒教育工作中,香港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通过介绍香港禁毒宣传和毒品教育的主要机构和设施建设的情况,分析其针对青少年禁毒宣传和毒品教育的工作特点,从而调整和改进我国大陆的青少年禁毒教育工作的思路,提出了构建关注心理健康、健全组织机构、打造专业队伍和改进教育形式的四位一体的禁毒教育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际教育改革主题与我国教育改革走向探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改革主要是围绕着这样一系列主题展开的:一是在新的意义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二是重新调整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三是协调政府与市场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四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在教育管理中的关系;五是积极采取应对教育国际化的措施;六是建设学习化社会。我国教育改革总体上与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是相一致的。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分权与集权的关系、教育国际化和构建学习化社会,仍将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Mainland China has witnessed a massive outflow of students to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Hong Kong. In the context of an up-surge in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in Hong Kong,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1) why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choose to study in Hong Kong over other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2) perceptions ab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tudying in Hong Kong, and (3) challenges in the process of acculturation from their homeland to Hong Kong. Five key themes are identified: education, finance, learning culture, language, and discrimination/labelling. While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often struggle to blend into the new environment, most gradually become accustomed to the local way of life. What remains a challenge is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following political tensions over the “one China, two systems” framework.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expectations and dissatisfactions of the participants with regard to studying in Hong Kong, ultimately offering higher-education administrators an insight into how to better cater for the expanding share of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in Hong Kong’s universities. This research is significant because it extends the literature by examining acculturation and cultural adaptation issues in an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context.  相似文献   

20.
赵振洲 《教育学报》2007,3(4):57-62
近二十年来,德育问题一直是国内教育研究讨论的焦点。与此同时,在英语为主的国际文献中,中国大陆的道德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两种视角的分析和比较,可以聚焦出本土和国际视野中关于大陆道德教育问题争论的焦点:即:(1)德育内容上与政治意识形态的“松绑”;(2)教育方式上由单纯的“说教”、“灌输”到人本主义多元化模式的出现;(3)新主题,公民教育的兴起;(4)研究范式上的跨学科发展趋势和方法多元化。多元分析有助于折射出德育作为一门学科在近二十年内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