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施笑妹 《福建教育》2009,(11):42-42
课文插图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的,拥有语言情境,富有时代感和童真童趣,形象生动地突出了课文的内容。教师可以借助课文插图,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提升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2.
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然而,在常态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很好地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没有准确把握插图与课文的关系,摆正插图在教学中的位子,插图的运用出现了一些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3.
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现成的教学资源,让它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笔者认为可以从六个方面着手巧妙地运用课文插图,为课堂教学增色:运用插图,导入新课;运用插图,理解课文;运用插图,指导朗读;运用插图,引导想象;运用插图,帮助背诵;运用插图,指导观察。  相似文献   

4.
教材插图能形象、直观地呈现文本内容,是编者为帮助师生理解文章内容,增加课文生动性而精心绘制的,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有效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和提升课堂效率方面发挥着一定作用。然而,小学语文教师存在对教材插图使用不足,课文与插图关联性认识程度不够,难以把握运用插图最佳时机等情况。  相似文献   

5.
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第二语言,是可供开发的重要课程资源。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几乎每一篇课文都配有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巧妙地运用课文插图,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6.
王晓燕 《云南教育》2004,(26):34-35
插图是课文的形象再现。小学语文第十册课本中共有插图21幅,每幅插图均直观、形象,展示了文章的情和意,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和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插图,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7.
课文插图是指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是教材知识内容的一部分。在三年级的新版英语教材中,增加了插图的数量,改变了插图的形式,丰富了插图的内容,密切了插图与语言内容的关系,这些插图的出现和使用真切地构成了新教材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8.
使用课文插图是小学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要正确使用课文插图,首先要对课文插图基本功能进行定向;然后,针对不同功能的课文插图采用不同的使用方法:利用装饰性课文插图进行审美教育、利用解释性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课文、运用课文插图的促进功能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教师应"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课文插图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适时、合理地运用课文插图,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为此,笔者就课文插图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一、运用课文插图,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李君 《教育艺术》2009,(8):12-13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在辅导学生结合插图领会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意外地发现,学生对文中的插图非常的感兴趣,几乎是有了插图的课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格外浓厚,学习的效果就有明显提高。这是因为在学习课文时,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凭借插图中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领悟出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再造想象,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也就无意中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由此可见,插图对语文教学大有益处。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插图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课文插图是根据文意插进去的,与课文重点部分内容紧密结合,集中反映了文章的中心。妙用这些插图补白,能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想,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运用投影片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彭殿勇,路绍华一、实验目的针对生物学科插图多的特点,我们根据现有条件,设计了运用投影片的分解组合,组织生物课堂教学的实验。生物学科中的插图与课文的文字内容密切联系。其中,代表动物的形态和生物的结构图反映了文字内容的重点。正确...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如能适当地运用课本中的插图,这对调动儿童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积极性、帮助儿童理解课文,是有一定意义的。怎样才算适当地运用插图呢?这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插图的具体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现以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如能适当地运用课本中的插图,这对调动儿童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积极性、帮助儿童理解课文,是有一定意义的。怎样才算适当地运用插图呢?这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插图的具体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现以  相似文献   

14.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与内容相匹配的插图。这些插图精美传神,细腻生动,极大地丰富了语文教材的内涵,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妙的是,这些插图的设计大都与这篇课文的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有效运用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小学生通过阅读插图内容,培养了识字、阅读、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智力。  相似文献   

16.
课文一般由文本、插图、课后练习三部分组成。在聋校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聋生学习特点,巧妙、适时、合理运用课文插图,优化课堂教学。一、插图的重要性(一)插图——聋校语文课本的重要内容鲁迅先生曾说: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强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文字之不及。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中的课文插图形象逼真、生动活泼,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图画,非常适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运用好课文插图,不仅能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文表达等能力。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 一、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插图最明显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进而深入理解课文。 1.观察图画,引入新课。小学生非常喜爱色彩光艳的彩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插图激发兴趣,引入新课的学习。如教学《春天…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教师应“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课文插图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适时、合理地运用课文插图,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为此,笔者就课文插图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9.
一 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然而,在我们的常态教学中,很多老师没有很好领会教材的编排特点,没有准确把握插图与课文的关系,没有摆正插图在教学中的位子,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20.
皮丕琴 《湖南教育》2002,(15):51-51
利用课文插图,诱发想象。形象生动的课文插图,具有情节浓缩性的特点。如果就图讲图,学生的想象会受到插图内容的局限。因此,我们必须设法引导学生推想插图中未曾出现的内容,为学生开辟想象的广阔天地。如《小音乐家杨科》的插图,突出了小杨科渴望得到小提琴,而胆怯地走向地主食具间去看一看地主仆人的小提琴的过程。我要求学生根据图中内容和课文内容,进行人物心理活动的补充描述。学生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他们展开了想象之翅,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小杨科进到食具间的心理活动。学生李文是这样写的:“杨科已经进到了食具间,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