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体点击     
徐敏:《科学素质不是"鸡肋"》,《解放日报》10月7日 [观点再现]:近期公布的我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而早在1989年,加拿大这一比例就达到了4%;1992年,欧洲许多国家此项比例为5%;美国在2000年时,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已高达17%。  相似文献   

2.
《我是什么》《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石头书》《神奇的克隆》《航天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海洋——21世纪的希望》《人类的"老师"》等科普类课文散见于各版本教材的各个年级,并多以说明文的形式出现。这类课文对于学生了解当前世界的科学发展趋势、科技水平,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作为语文教学的文本,它们又担负着培养学生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的任务。应该如何解读科普类课文并确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呢?笔者认为,我  相似文献   

3.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把科学素养明确界定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由此可见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实践能力是科学素养的五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灵魂。良好的科学素养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科学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需要在长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那么,生物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要达到《物理课程标准》中的上述要求,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相似文献   

5.
涂培坤 《陕西教育》2010,(10):31-31
科学素养是指“每个人所应具备的对科学的基本理解.小学科技教育教学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渠道。《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这次历史课程改革……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素质,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指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智能机器人科技教育就是这样一项集物理、电子、信息技术和创新设计于一体的科技实践活动。它以普及机器人技术、凸显科学创新、强化团队贡献、培养科学素质为宗旨。在中小学开展智能机器人科技教育活动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形成健全人格。教师应有机利用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美好形象,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挖掘课文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做到教师、学生、文本在课堂上“人文互动”,让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伴随自己  相似文献   

10.
翻开人教版低年级语文教材,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的科普类课文不在少数。有的是向学生介绍浅显的科学知识的,如《我是什么》《地球爷爷的手》,有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的,如《火车的故事》《农业的变化真大》。这类课文的题材多为童话或有简单情节的记叙文,也有一些科学小品文,初入学的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对于这类课文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同时,由于受到儿童认知水平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阔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一个人的表达交流能力非常重要,它甚至影响着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所以,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理应越来越为老师所重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真正让学生表达之花别样红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技术全面渗透并深刻影响人类生活的现代社会,公民的科学素养非常重要。科学素养教育理念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政府也于2006年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其中提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基本具备科学素质要接近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13.
孙兆前 《中国教师》2020,(2):113-115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无须赘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明确指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研究也表明,中小学的科学教育对公民的科学素养培养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抓住中学这一科学教育的黄金期,是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祖国建设的后备军,需要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而耐力素质是人体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任何体育运动项目都必须具备相应的耐力素质水平,也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之一。而耐久跑是提高耐力素质较简单有效的运动项目,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方法.是一项单调枯燥,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的活动。初中毕业后升人普通高中或职业学校的学生生.体育考试的压力减轻,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2008年11月16日,中国科协发布“2007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25%,比2003年的1.98%、2001年的1.4%分别提高了0.27和0.85个百分点。数据分析显示,科学素质水平较高的公民主要通过因特网、科学期刊和图书来获取科学技术信息。需要注意的是,这项调查是以18—69岁成年公民为对象。也即本调查未将绝大部分中小学在校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状况纳入其中。我们在为如此权威调查数据中缺失了未成年公民而遗憾的同时试图作些解读。  相似文献   

16.
李永波 《科学教育》2007,13(3):76-78
美术欣赏课教学本身就承担着培养和提高审美素养的任务。何谓素质?就象“科学”这个概念并不存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一样,“素质”这个概念的来源也不是很清楚。根据《辞源》,素质一词的来源有三,一是指白色质地;一是指宝刀名;另一个是“犹本质”:“正静不争,动作不贰,素质不留,与地同极。”(《管子━势》)。显然,管子的“素质”概念并不是指人。根据《辞海》的定义,“素质”是“人或生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汉英词典》中,“素质”被翻译成“quality”。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素质”的相应英文是“constitution”…  相似文献   

17.
体育活动作为提高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动作的协作性和灵活性,提高学生的素质。正如《体育课程标准》指出的:“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而且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促进各方面的发展。”但因为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所以在教学中,要通过开展各样的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册《钓鱼的启示》一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对“我”的行为、心理活动都有比较深切的体会,教学时,教师可采用自读发现——探究悟理——自主延伸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感悟课文的内容,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感受“我”对父亲的崇敬之情。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给人们的启示,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4.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目标2、3。教学过程:一、从疑入手,自读发现1.揭题生疑。①教师板书生字“启…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实验,而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的任务。美国杰出科学教育专家拜比(Rodger W.Bybee)在研究了众多代表性的关于科学教育改革的文献后.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是达成科学素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倡“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相似文献   

20.
袁昌仁 《云南教育》2005,(16):33-33
《鲁本的秘密》是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教学目标是:1.通过自主阅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结合自己实际,对照鲁本对母亲的关爱,从思想深处受到教育;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在学生初步读懂课文内容后,可紧扣“心动”、“筹钱”、“送礼”三个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研读课文,以达成上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