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体育科学发展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举,全国没有一所体育科学研究专门机构。1954年中央体育学院成立研究部,招收研究生,开始培养体育科研人才。1956年中央体育学院第一次召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与此同时,中央、华东、中南、东北、西北、西南六所体育学院相继制定了科研课题计划,提出了体育教育理论、运动技术训练、生物科学、体育史、体育教学法等  相似文献   

2.
中华全国体总副主席,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上海分社顾问、上海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学教研室主任张汇兰教援,现已八十六岁高龄。她早年曾三度赴美,在威斯康星大学,依阿华大学等校攻读体育、生物学和公共卫生学专业,获得两个硕士、一个博士学位。自一九一九年起,先后在中央大学、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和金陵女子大学执教,并主持体育系、部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她积极参加了我国第一所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的筹建工作,并首任教务  相似文献   

3.
按照“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原则建立起来的华东体育协作区,于1991年元月在上海举行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华东六省一市的体委主任、上海体育学院院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共70人。会议听取了上海体育学院院长陈安槐所作的协作区工作报告,交流了各省市准备第七届全运会的情况,并就人才交流、基层教练员培训、竞赛、训练、旅游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3):F002-F002
吴瑛(1957-),男,山东蓬莱人。上海体育学院竞技体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O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留校任教。199O年毕业于前苏联国立中央体育学院,获教育学副博士学位。历任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副校长,现任竞技体育系主任、附属竞技体校校长、上海重竞技运动训练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运动训练学会委员、中国摔跤协会执委、中国举重协会执委、上海市田径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体育科学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5.
体育社会学     
体育社会学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吕树庭简历:吕树庭,男,1994年11月28日生,1965年毕业于吉林体育学院运动系。曾做过体操运动员、教练员、国家级裁判员。1979年调入东北师大体育系任教,1982年晋升为讲师。1986年赴日本国宫城教育大学进修体育...  相似文献   

6.
西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为顺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的需要,经主管部门批准,于1993年1月3日正式宣告成立。西南师大体育学院的前身是西南师范学院体育科。1952年开办体育科以来,它经历了1952年至1959年稳步前进的时期、1959年至1977年停止招生合并办学的时期和1978年至1992年改革发展的时期。西南师院体育科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了567名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和体育管理干部。1959年春在西师体育科的基础上调整成立了重庆体育学院。三年后合并于成都体育学院。1978年重建体育系恢复招生,直到体育学院成立止,体育系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近二千名合格的体育师资。  相似文献   

7.
河南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开封市。体育学院成立于1994年6月,其前身为河南大学体育系。体育学院现有体育系、武术系、运动系、体育科学研究所、运动训练中心、河南省体育专业自学考试中心等单位。河南大学体育系始建于1960年3月,1962年,郑州体育学院并入,使体育系成为当时河南省唯一的培养体育专业本科生的基地。在艰苦条件下建立的体育系,经过42年的发展,学院现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三个本科专业和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三个硕士学位点,已经形成了研究生、本科生和各类成…  相似文献   

8.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3):F003-F003
杨再淮(1958-),男,安徽蚌埠人。上海体育学院竞技体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上海体育学院球类系副主任,现任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处处长,兼任中国运动训练学会委员、副秘书长,《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编委。原为安徽省排球队运动员。1991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9年在职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2002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曾在2000~2001年获日本政府资助,作为访问学者在日本国立鹿屋体育大学研修1年。  相似文献   

9.
体育考生的运动训练策略洛阳铁一中杜海军1991年至1992年间,我校体育考生共有七人考入高校体育系科;今年又有一人以高水平运动员的资格特招到北京理工大学,五人分别录取到武汉体院等体育系.体育考生的升学人数取得了建校以来前所未有的突破.这一成绩的取得,...  相似文献   

10.
<正>从体育理论到《学校体育学》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教育和体育界曾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为指针,引进前苏联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体系、制度和完整的体育教育理论和实践。我于1956年从中央体育学院毕业,之后留校任体育理论教研室助教,可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背景下,上海竞技体育发展面临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所带来的集聚优势、上海建设"五个中心"所带来的牵引优势以及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所带来的资源优势等机遇。同时,上海竞技体育也面临着来自人口资源、财政资源、土地资源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挑战。为了抓住这些机遇,破解这些挑战,进而实现上海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建议:一是将上海竞技体育发展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二是建设政府、社会组织与市场组织多元主体参与的竞技体育治理体系;三是提升竞技体育发展的跨部门协同治理能力;四是构建以学校为中心的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2.
论体育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以及湖北大学等高校的体育教育实习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实习基地建设的意义,找出了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设想,为今后的实习基地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和中心工作。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上海市3所体育院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3所体育院校教学质量状况整体较好;3所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毕业获得背景变量除应用知识水平与硬件保障没有显著性相关外,其余皆具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相关;3所学校在教学管理体系整体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两校之间比较,部分管理环节有显著性差异,在教学研究体系上,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与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有显著性差异,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明显优于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相似文献   

14.
1前言投掷项目包括推铅球、掷铁饼、掷标枪和掷链球。虽然各项目中的器械形状、重量以及技术形式各不相同,但合理的技术动作都遵循着共同的规律。按项群理论的划分,投掷运动属于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目。投掷运动中各项目的技术动作过程均是由握持器械、助跑、最后用力、缓冲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形成体育意识、掌握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落实学校体育政策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通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数据库),以2008—019年“学校体育”为关键词检索的核心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V可视化软件结合CSSCI数据库的高级检索功能,对876篇相关文献进行了计量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关学校体育研究的文献数量经历了巨大波动、较快上升、缓慢下降和迅速下滑的四个阶段,研究数量整体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主题为“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程”是贯穿四个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高校是学校体育研究的主阵地,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该领域的核心机构;主要来源期刊前三为《体育学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有关学校体育研究的作者众多,核心作者是以王健和季浏为代表的9位研究者;作者合著网络较少,求学经历和工作单位是研究者进行合著的基础;主要基金来源为其他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省(市)级基金;研究热点集中在体育教学、学校体育政策和校园足球等方面,研究前沿则集中在校园足球、核心素养和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6.
香港高等体育教育课程体系简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香港中文大学体育运动科学系和香港浸会大学体育系为代表的香港体育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探讨了香港体育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院校培养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不仅反映了教育的时代特征,而且对提高我国体育科研水平也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辽宁省部分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访谈和对沈阳体院2003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完成过程的调查,了解毕业论文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社会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山西大学体育学院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择业倾向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体育学研究生的择业地域期望较高,普遍关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很少有人愿意到小型城市和欠发达地区;体育学研究生的首选择业单位为高校;体育学研究生的择业倾向具有时效性和地域性,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他们的择业取向存在不一致性。从整体上看,体育学研究生的择业倾向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陈会昌同志编写的《气质类型测验量表》,对湖北教育学院2004级公共体育课学生随机抽取425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大学生的气质类型以多血质为主占41%,抑郁质为最少只12%,不同的运动项目适合不同类型的气质.  相似文献   

20.
关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文献资料法 ,问卷调查法 ,访问座谈法对上海两所高校 2 0 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 ,对当前大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认识分别从体育课、提高身体素质、养成习惯、俱乐部锻炼、节假休息日锻炼等进行讨论与探析 ,从中了解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程度 ,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