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与批评同行的孩子学会责备,与敌意同行的孩子学会争斗,与恐惧同行的孩子学会忧虑,与怜悯同行的孩子学会自卑,与嘲笑同行的孩子学会羞怯,与猜忌同行的孩子学会妒忌,与羞愧同行的孩子学会内疚,与忍耐同行的孩子学会耐心,与鼓励同行的孩子学会自信,与表扬同行的孩子学会赞赏,与认可同行的孩子学会自爱,与分享同行的孩子学会大方,与接受同行的孩子学会从世界中发现爱,与赏识同行的孩子学会确立人生的目标,与正直和公正同行的孩子学会真理和正义,与信任同行的孩子学会相信自己相信他人,与友爱同行的孩子懂得世界是美好的生活境地,与沉着镇静同行…  相似文献   

2.
家教文萃     
《家教指南》2004,(3):32-33
30种尊重孩子的方法认真听取孩子想要说的事情尽量抽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与孩子一同玩乐赏识孩子的才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他们间的争吵喜欢听孩子最爱唱的歌对孩子做的事情表现出兴趣与孩子进行目光交流鼓励孩子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允许孩子作出自己的选择尽量为孩子安排一个能与父母或某一方相协调的时间表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隐私通过语言或行动对孩子与众不同的出色表现作出反应称呼孩子的名字鼓励孩子有独立性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让孩子把话说完而不将其打断尊重孩子选择朋友和活动的权利允许孩子犯错意识到孩子有其个性与孩子打交道有…  相似文献   

3.
蹲下身子看孩子,正确对待孩子的行为,是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学会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以孩子的思维去想问题,用耐心与细心去关爱与鼓励孩子,才能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德育》2012,(9):75-77
自主决定,指家长凡事多与孩子商量,最后由孩子决定。当孩子的意见与大人相同时,家长要让孩子明白这是他们自己的主意;当孩子的意见与大人不同时,家长要通过讨论分析,帮助孩子正确选择,而不是强制孩子盲从。  相似文献   

5.
对一直处于顺境的孩子做过于严厉的批评,可能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孩子不愿与家长沟通。家长与孩子的思维方式与背景经历的不一致是造成两者意见相左的重要因素。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应当注意孩子的承受能力,注重教育的方式,一次不恰当的批评,可能会给孩子心灵投下阴影,成为家长与孩子之间关系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6.
永远鼓励和支持孩子与同伴交朋友,但是,父母应当了解孩子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应当像关心孩子学习一样关心和指导孩子与朋友的关系。父母不宜替孩子决定与什么人交往,但有责任教给孩子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花一些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多参与孩子的活动,与孩子一起玩玩泥沙,带孩子踢踢球、爬爬山、放放风筝,既锻炼了孩子的体力,又能培养孩子的男性性格特点,同时也让孩子体验到了父亲的慈爱。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拥有各不相同的心理世界。关爱孩子的内心,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这比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更为宝贵。鼓励男孩积极探索周围的世界。一种鼓励式的态度或教养方式,有时比父亲与孩子在一起时间的多少更为重要。通过言传身教,鼓励男孩多参与户外活动和动手实践,加强与同伴的竞争与合作,从而培养男孩的果敢性、责任感和合作意…  相似文献   

8.
曹广玲 《山东教育》2003,(15):61-61
(一)接纳孩子的同伴,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1.接纳孩子的同伴是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进行友爱的同伴教育的第一步。拒绝和敷衍都会使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时产生退缩行为。欢迎孩子的伙伴到家中做客,不必太在意孩子们在一起时对家中清洁与秩序的“破坏”。鼓励、允许孩子拿自己的食物、玩具和用具招待他的伙伴。给孩子充分活动的空间,允许孩子们单独在一起说“悄悄话”、进行“秘密”的小活动。平时鼓励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游玩、一起活动。2.尊重孩子的交往兴趣。允许孩子自己选择朋友,并尊重孩子的选择。积极指导孩子正确处理与同伴交往时出现的矛…  相似文献   

9.
王文 《家长》2006,(Z2)
作为家长,怎样才算是尊重孩子呢?美国密苏里大学一位专门研究儿童早期教育的教授列举了33种尊重孩子、28种不尊重孩子的表现和行为,供家长朋友们参考。尊重孩子的表现与行为1.认真听取孩子想要告诉自己的事情。2.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玩儿。3.与孩子一同读书。4.和孩子一起画画儿。5.赏识孩子的才能。6.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他们孩子之间的争吵。7.喜欢听孩子最爱唱的歌。8.对孩子做的事情表现出兴趣。9.与孩子进行目光交流。10.鼓励孩子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11.允许孩子作出自己的选择。12.尽量为孩子安排一个能与父母或某一方相…  相似文献   

10.
青春期孩子思想独特,行为费解,家长需要理性看待孩子在青春期出现的问题,并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掌握科学有效的沟通方法和沟通技巧,倾听孩子心声,理解孩子处境,与孩子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亲子沟通是传递爱的桥梁,有效的沟通能够滋养孩子的心灵,完善孩子的人格。大多数父母期望能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也在寻找各种机会与孩子沟通,但不少父母感觉与孩子的沟通不畅或无效,甚至还遭到孩子的抵触。这些父母苦于缺少沟通方法和技巧,长期不自觉地沿用旧有的沟通方法和模式,使父母与孩子都陷于苦恼与迷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服从式的教育已经行不通了,因此,做父母的要放下架子,学会与孩子做朋友,学会与孩子沟通,学会与孩子聊天。别看孩子年龄小,心理的秘密一点儿也不少。  相似文献   

13.
玩是孩子快乐的源泉,爱玩耍、简简单单的快乐,那就是孩子的世界。让孩子全身心投入"玩"的活动,对孩子的各方面都很重要。游戏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动力,它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与创造力。而游戏恰巧就是培养孩子求知欲与创造力很合适的一种手段,它可以帮助孩子掌握知识与技能,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例如,想象力、创造  相似文献   

14.
在幼儿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三四岁的孩子开始喜欢与人交往,但有的孩子能很成功地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有的孩子却不受欢迎。不能与小朋友一起玩的孩子往往缺乏社会交往的技巧。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较少,由于缺乏社会锻炼,许多孩子往往不会与他人交往。  相似文献   

15.
★让孩子有正面的角色榜样,让孩子接触的正面行为远远大于负面行为★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增加孩子的自我效能★给孩子建立支持性的人际关系,包括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和朋友之间的关系★让孩子对未来充满希望★培养孩子对自己充满自信★让孩子具备较强的社会交往技能★让孩子与同龄人保持良好的同伴关系★在家庭之外让孩子有一个关心爱护  相似文献   

16.
姜琴 《山东教育》2004,(23):93-94
不少父母都感觉跟孩子讲道理是非常难的一件事:父母说得天花乱坠,孩子这耳朵进,那耳朵出;一不留神,孩子还逮着个错,反吵父母半天。有些父母能与孩子说得眉飞色舞、热火朝天,有些父母却很少与孩子讨论什么。他们与孩子说话,往往说上个三五句,孩子不耐烦,父母  相似文献   

17.
现在,大多孩子是独生子女,有些家长就对孩子百般呵护,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交往。他们生怕孩子与他人打架吃亏受气;怕孩子跟伙伴学一些不良习惯;怕孩子疯野了……孰不知这样实际束缚了孩子的心理发展,妨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交往是孩子正常发展的一种需要,特别是同伴间的交往比孩子与成人交往更具有重要意义。孩子只有在与同伴的互相交往中,才能学会在互相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各种关系;充分发挥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个体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交往中,还可以学会处理同伴间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8.
《学周刊C版》2017,(13):137-138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在孩子的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家庭教育,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这一点已得到了广大家长的认可与重视。要有效开展家庭教育,就必须要重视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多与孩子倾心交谈,多与孩子一起活动,多给予孩子鼓励,以使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孩子特别需要父母爱的哺育。爱是快乐与信任组合产生的复合情绪,爱是施爱者积极主动地"给","给"不是为了"得",但"给"必然会带来"得"。父母爱孩子就要注意孩子需要的年龄特点与个性特点,合理满足孩子需要,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就要以身作则,获得孩子的信任,同时,坚定信念,无条件地信任孩子,让孩子具有生活的底气;父母还要积极主动地给予孩子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并使孩子具备"给"的意识、习惯与能力。  相似文献   

20.
向孩子学习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人”,其实也包括孩子。向孩子学习些什么呢?学习孩子的至真、至善、至美,学习孩子的纯洁与质朴,学习孩子的活力与热情、积极与乐观。[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