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活动要求: 让幼儿在明确“5”与“4”之间的关系,了解数字5的基本意义的基础上,发展幼儿的操作、观察、口语表达、思维等能力。活动准备: 用吹塑纸做成的红、白纽扣贴绒教具各5粒;五色几何图形贴绒教具1套;计数器幼儿每人一个;每个幼儿桌上放4个小盒:其中黄色小盒内装有红、白纽扣各5粒,其余3个小盒内分别装有4粒、5粒、6粒纽扣。活动过程: 1.导入①让幼儿复习口头数数1~10。(可边拍手边数  相似文献   

2.
周晓庆 《早期教育》2000,(11):28-2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参与文学活动,培养幼儿对文学活动的兴趣。 2.学习短句“××醒来了”、“××睡着了”。 3.尝试创编诗歌,激发幼儿的创造精神。 活动准备 1.“夜晚”情景布置:窗玻璃上贴上“红太阳”,用窗帘遮住。 2.白天(图中有太阳、小鸟、小树、小朋友等)、黑  相似文献   

3.
反观目前的科学教育活动,虽然教师能为幼儿的探索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但“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仍然存在。教师常常有意无意地将自认为正确的答案或观点强加给幼儿,忽视客观事实和幼儿的主动建构。“一个正方形变成了几个长方形”在中班“铺路”活动中,教师让幼儿通过折、剪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变换图形,并贴在相应的“路洞”(用硬板纸做成)里。操作之后,教师问一幼儿是怎样变图形的,幼儿答:“把正方形变成长方形。”教师接着问:“用几个正方形变成几个长方形?”幼儿说:“用一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教师觉得这一说法违背常理,…  相似文献   

4.
掷骰子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孩子对麻将牌里的骰子和游戏棋中的骰子很感兴趣。因此,我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设计了掷骰子游戏,既满足幼儿玩骰子的愿望,又辅助了我的教育活动。现将这一游戏介绍如下:做法:1.旧的正方体小积木一块,上面六个面均画上或贴上不同的图形标记,如:三角形、正方  相似文献   

5.
立体鱼儿     
一、材料: 废旧快餐碟2个,一些各色的纸材或即时贴的边角料。 二、方法: 1.两个快餐碟相对并粘合好(图1)。 2.用(较厚的)色纸剪出鱼的嘴、鳍和尾,并插贴(或缝合)在两碟之间(图2)。 3.用各色纸材或即时贴的边脚料剪出鱼眼和身上的花纹并贴上(图3)。 三、用途: 1.可作布置环境的吊饰。 2.也可作幼儿美工活动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活动目的: 1.在综合性游戏活动中学习9的形成,认识数字9,理解9的实际意义。2.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幼儿操作、思维能力。活动准备: 1.青菜、蘑菇卡片各9张,折纸小兔8只,萝卜数量与幼儿及教师人数相同(放入沙盘,其中8个白萝卜,8个小红圆萝卜),1~9数字卡片幼儿每人一套。2.用吹塑纸剪大萝卜8个,上贴各种图形(如图),另备与萝卜上所贴形状相同的图形若干。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我也一直认为,个别教育既可以保证幼儿个性的发展,又能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充分地培养,但最近做的一次活动使我对个别教育有了一些疑问。这是一次有关小班拍球比赛的体育活动。我引导幼儿将自己所拍的球的数量用贴笑脸的方式来记录,拍几个球就在画好格子的纸条上贴几个笑脸,这能培养幼儿的点数能力、一一对应能力、比较多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的 1.辨别C大调do、mi、sol、do四个音,并唱出唱名,训练幼儿听觉的灵敏性和音准能力。 2.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1.用硬纸板制作的大树一棵,拱桥一座。小竹篮或小塑料篮4只,do、mi、sol、do贴绒卡片及小鸟贴绒图片8只。  相似文献   

9.
活动三:好孩子画报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引导幼儿“创办”好孩子画报和运用“评价”的方法评述理由,使幼儿感受“好孩子”的一些良好行为的具体表现,进而明确其行为准则或要求。 2.在幼儿直接参与的整个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愿意学习同伴好的行为举止,进一步诱发幼儿争当好孩子的愿望。 3.为了满足幼儿表达的需要,可在活动中向幼儿传授些单线勾画的技能。  相似文献   

10.
起初,我们的“家长园地”大体上是摘抄一些科学育儿小知识,或张贴教育计划等,形式呆板,可读性不强。为了充分发挥“家长园地”的作用,我们对“家长园地”进行了创新设计。我们给“家长园地”取了若干个栏目名称,并配上图画,以达到吸引家长与美化环境的目的(如图)。“表扬”栏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又可加上标题,如“今天我最好”或“今天谁优秀”,表扬一天中表现好的孩子,鼓励幼儿争做好孩子。又如为鼓励幼儿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并大胆地回答问题,我们设计了一张表格,贴在“表扬”栏内,及时表扬幼儿。在“本周工作”栏中,我们以表格形式张贴本周工作目标、主要活动安排、有关环境布  相似文献   

11.
阮琴老师和幼儿各拿一套《构图说话》进入观摩活动教室.坐定后,老师拿出“爷爷”、“奶奶”两张卡片,让幼儿认清后,贴在讲台前的绒布上,蛮有趣味地叙说开了:“这爷爷奶奶家有个活泼可  相似文献   

12.
《我的书》系列活动是一组以发展幼儿自我意识,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活动,历时两周。一、教学准备1.向家长征集班级幼儿与家庭主要成员的照片。2.用质地较硬的白纸若干张,装订成册,每个幼儿一本。3.从搜集的旧食品盒、商标、广告、包装纸(或袋)上剪下各种食品图片,再从搜集的旧画报上剪下幼儿各种活动及着不同服装的图片。二、教学过程1.首次活动。教师出示已贴上各个幼儿与其家  相似文献   

13.
活动记录表,就是记录幼儿参与区域活动情况的表格,也叫区域活动记录表(以下简称记录表)。记录表的形式各种各样,在开展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常常利用它来进行区域管理。在实践中,我们设计了以周为单位的幼儿记录表,直接贴在每个区域的进区位置上,要求大班幼儿进区前或活动后在记录表上做记号。在规定的区域活动时间内,幼儿可以玩1~2个区域,换区前要收拾好活动材料并做上记号。在使用过程中,我们总结了记录表在有效调控幼儿区域活动中所具有的三大好处。  相似文献   

14.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撕贴方法. 2.添画小鸡的眼睛、嘴巴、小脚,引导幼儿画出小鸡的不同动态. 3.通过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小小计算角     
我在班上设了个小小的计算角。计算角的底板用硬纸板做成,上面蒙一层绒布,下面放上自制的贴绒小图片,有动物、人物、花、树、蔬菜和数字等,供幼儿摆弄,并进行一系列的计算操作活动。由于底板是绒布的,幼儿贴、取都非常方便,又可以不断更换和丰富内容,因而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在晨间、课间等自由活动时间里,围在小小计算角旁进行探索、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一、设计意图 幼儿科技启蒙教育活动的创设,应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活动的过程既是游戏,又是学习;既可让幼儿观察,又可让幼儿操作。把活动性、综合性以及趣味性充分融合在整个科技启蒙教育中。 鉴于幼儿科技启蒙活动的特点,我们根据幼儿现代科技启蒙教育的要求,对“影子”这一主题做了某些修改和充实,致力于把自然现象“影子”这一活动创设成为一个让幼儿充分感受和充分表现的小天地,为幼儿更好地理解本活动的内容,提供一定的游戏、学习、观察、操作的适当环境和条件。因而,制定了手影→找影子→贴影子的游戏学习过程为…  相似文献   

17.
在设计中班的“制作国旗”这个活动时,我犯了愁:往年幼儿总是贴不准五颗星的位置,不是贴成一条线,就是贴成一个圆,很不规范。如果对幼儿讲这五颗星分别代表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幼儿又不懂。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这五颗星的排列位置很像左手五指张开的形状。五星与五指一样也是一大四小;五指勤劳灵巧、团结互助,与五颗星的象征意义也比较贴近。于是我用形象的方法成功地组织了这个活动。首先我为幼儿变魔术。我伸出左手掌,先在每个指面上“变”出一个黄五角星,然后让五颗星“住进红房子”(红旗面)。幼儿一看,就欢呼起来:“变成国旗啦!”这时候,我引导  相似文献   

18.
在幼儿的生活管理中,我们经常听到幼儿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培乐多彩泥又干了。”“老师,该贴剪报啦。”“老师,他又来这个区了。”……  相似文献   

19.
活动内容分析   我们发现幼儿中常有弱视、斜视或不爱护眼睛的问题出现,而成人后的各种视力问题也多由小时候的不良习惯所形成.因此,“眼睛会做操“这一内容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  相似文献   

20.
活动目标 1.按意愿选择自己喜爱的标记; 2.准确地按标记找到自己专用的茶杯、毛巾; 3.会说完整的话:我的标记是XX。 4.参与贴标记活动,体验与爸、妈一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标记图一套(标记数略多于幼儿数),小标记两套(图案与大标记相同),两个小标记贴在相应的大标记的反面,猴子、小兔、青蛙头饰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