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学习型校园学习型社会是知识型社会的必然产物。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见,建立学习型社会是发展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学习型社会中,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校园是十分必要的。在学习型校园,学习不光是学生的事,更应该是教师的事。倡导一个学习型校园就是要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提升教师的学习能力。首先,要学习本体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可以直接传授给学生的学科知识以及与学科知识有密切关系的其他文化知识。在不断学习中构建教师本体知识结构,使自己的一桶水变…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在学习型社会里,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将成为"学习型家庭",校园将成为"学习型校园",企业(团体)将成为"学习型组织",城市将成为"学习型城市"。我国将发展成为一种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高级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从时代的高度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新要求。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工程师,应该是选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失去者和弘扬者,是学习型社会的探索者、先行者和示范者。因而,教师的教育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基础,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升是提高国民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要求,发挥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作用,我们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努力构建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正在从传统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型;教育要为这一转型提供应有的智力支持和人才培养,以教育改革应对社会进步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首先要建立学习型政党,使党的领导永远保持先进性;其次是建立学习型学校.高校要建立党委、行政、学术领导三位一体的管理系统;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是学习型社会的典范,教师群体和各级各类学校应当率先成为示范性学习型组织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学习型社会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在学习型社会中,教师将成为学生未来成长的参谋与顾问、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者、新型的交流者、创新精神的培育者和学习型社会教学规律的探索者。要全面促进学生进步,教师必须加强自我建设,转变成适合学习型社会的教师角色。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深刻体现了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 ,做到与时俱进 ,就必须适应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创新教育理念 ,努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一、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 ,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终身化的理念学习型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学习终身化 ,学习是终身的事 ,人生不再划分为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这是人们学习观念的根本改变。它把学习提高到“生活方式”和“…  相似文献   

7.
建设学习型教师组织,既是时代对学校教育的呼唤,也是学校发展的必需,更是教师求得生存和自身成长的需要,同时,对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建设学习型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要使学校里的教师组织成为学习型教师组织,关键在于创建一套科学完善的学习机制。那么,怎样才能创建适合形成学习型教师组织的学习机制呢?我们必须对以下三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进,构建和谐、充满活力的学习型学校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构建学习型校园的基本措施是:发挥创新精神,推进全员学习,改善教师、学生、家长的理念,理清办学工作思路。下面本人就构建学习型学校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当今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家庭成为一个教育单位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家庭不但是孩子教育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家庭全体成员共同学习、相互学习、一起成长的最佳场所。只有把我们的家庭建设一所“家的学校”,成为学习型家庭,才能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才能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因此。学校在指导家庭教育的工作提出创建学习型家庭,积极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建设,既迎合时代的潮流,又符合学习化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业务素质的提高迫在眉睫,否则将难以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学习型学校是学习型社会十分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工作,更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刘金广 《辅导员》2011,(24):22-25
为了创造更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育.通过对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学习型组织、多元智能理论以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等理论的学习与感悟,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习是最好的“美容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学习力和创造力,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才能持久;只有创建“学习型学校”、  相似文献   

12.
教育就要促进入的全面和谐发展,在社会主义法制国家里.教师一定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尤其是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应用,这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形势的必然要求。作为新时期的校长,应站在时代的前沿。眼光放远一点,只有把自己所领导的学校建成教师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学校,才能促进学校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学习型社会又称学习化社会、教育化社会,是关于未来的社会、教育及其相互关系的构想。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  相似文献   

14.
发展社区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深刻阐明了在加快普通教育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推进教育培训的社会化,形成终身学习的网络和终身教育体系。从而,促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因此,发展社区教育是新世纪的重要课题,下面谈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课改实验以来,教学方式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但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始终制约着课改实验的推进。上犹县教育局从构建学校学习型组织、打造书香校园、倡导学习化教育生活入手,浓厚学习型学校文化氛围,建设学习型班子、学习型教研组,引领着教师的教育生活,实现以专业发展任务为驱动,落实个人学习、专业发展计划,彰显“在学习的情景中生活”的新课程价值,提升教师教育素养的目标,呈现出了新课程新课堂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6.
试论学习型社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人学习,终身学习,学习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学习的意义得到升华,形成了较完善的社会学习组织结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人力资本作用的大大增强,人的全面发展愈益成为社会发展的目的和主要内容。构建我国学习型社会,近期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建学习型社会;大力推进教育体制创新;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的建立,以个人的学习为基础。同样,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也是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广大中小学教师学习热情高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教育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如何营造学习型学校已成为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学校和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工作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却忽略了教师的继续学习与发展。其实,作为育人者,教师应该更为重视知识的更新。  相似文献   

19.
王培伟 《现代教育》2003,(12):11-11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论述是由新时期我国教育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所决定的,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是重大的理论创新,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创建学习型铁路企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学习型社会既是一种教育发展理念,也是一种社会发展理念。学习型社会的根本在于人的发展,包括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所有人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学习型社会构建不仅需要教育体系的重构,还涉及社会整体的转变,其核心是实现个人学习及社会学习的价值转换,即从学习的工具意义转向学习的本体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