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心村是城镇化过程中乡村人地系统要素配置失衡的表现,严重阻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推进空心村治理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本文以平原农区空心化相对严重的山东省禹城市房寺镇为例,基于乡村振兴导向下的空心村形态认知,构建了"人口-土地-产业-组织-文化"多维空心村度量体系,利用指标贡献度、最小方差模型识...  相似文献   

2.
空心村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其不仅是对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与低效利用,更映射出农村社会组织结构的失调。城乡二元结构所引起的农村经济格局失衡是导致农村人口流失、形成空心村的直接驱动因素,因而合理的经济保障体系构建成为空心村整治的核心环节。本文基于离心力与向心力的不均衡关系,提出了空心村演化的非等量动力机制,其中经济动力对于农村空心化的作用显著并同时存在着层级间的传递。通过选取滇西南的大理市和山东半岛的禹城市、青州市作为典型村落案例区,重点梳理了不同类型农区空心村整治过程中的资金分配、资源配置以及补贴政策的差异性问题。为实现空心村整治后农民的安居、就业、收入的长远保障,有必要进一步强调“保障补偿主体、发展优势产业、完善配套设施、拓宽融资渠道”等空心村整治保障对策,并重视保障对策间的统筹协调,从而协同推进中国乡村空间重构和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3.
记者:您如何评价湖南省安仁县稻田公园建设在土地综合整治方面取得的成效? 范树印:安仁县稻田公园是按"土地整治+"理念,推动土地整治服务农村发展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案例. 一方面,当地政府在规划之初就主动发挥土地综合整治的平台作用,按照"土地整治+生态建设"土地整治+旅游开发"等理念统筹规划,针对性地建设兼具生产、生态和美观功能的各项生产生活设施,土地综合整治为稻田公园项目实施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目标之一。由于城市化快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造成劳动力转移而形成了"空心村"现象。文章以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的"空心村"整治模式为例,介绍了化德县在整治过程中采取的模式,并提出了两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与此同时农村"空心村"现象也随之慢慢浮上水面。本文主要是以宿州市为例。在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大背景下,就农村"空心村"产生的背景原因、现状、原因、特点、危害、治理对策等进行论述分析。并且结合人口迁移和土地资源规划进行分析。"空心村"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大量劳动力外迁,致使农村建筑物规划不合理,村中旬破败村外围秩序井然的必然产物。但是规模之大、危害之深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即使如此"空心村"治理也势在必行。笔者在翻阅大量报告和文献后写下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6.
杨旺彬  罗华艳  钟韬 《大众科技》2014,(5):23-24,27
土地整治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其数据库建设则是落实基础图件与项目成果的数字化管理、实现"一张图"指导和管理规划期间土地整治相关活动。结合笔者实际工作,探讨广西县级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数据库建设需求、内容、要求、流程和注意事项等问题,为同期类似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以广西兴业县大平山镇为例,运用“空心村”治理的思考方法阐述了广西兴业县大平山镇人口问题和旧村土地问题,以及,大平山镇空心村的成因、治理空心村工作面临的困难、解决困难的建议。就治理空心村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黄土台塬区农用地整治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整治分区是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可为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和土地整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围绕土地整治分区的目的,系统探讨了黄土台塬土地整治分区的原则、标准和依据,结合"形态+物质+成因"的分类体系对黄土台塬进行空间信息提取,从自然资源、台塬特征、土地整治限制因素等3个层面,自上而下、逐级细化形成土地整治三级分区体系,将黄土台塬分为4个宏观地貌一级区、11个形态影响二级区和20个条件限制三级区,并就各三级分区的分布、特征及土地整治限制条件等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整治重点和土地整治模式。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治工程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需要。土地整治是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破坏、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那么土地整治最主要的就是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是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各实施环节的有效结合,保障生产系统的高效工作状态。以下是本文针对土地整治的概念和类型进行分析,并阐述了现场管理的要点以及原则。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针对土地整治示范建设第二部分的村庄整理项目进行探讨,即以耕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总量减少、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完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村庄整治在示范项目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农村村庄存在点多、面广,占地面积大,土地闲置现象严重。普遍存在"内空外松"和"脏、乱、差"的状况,而且建设缺乏规划、功能不配套、设施不完备、交通不便利,影响了农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只有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的实施,才能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同时缓解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用地供需矛盾,是实现"双保"政策和解决"三民"问题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是耕地粮食生产、社会保障和生态服务等功能的综合体现,反映特定土地产权制度与农地经营模式下耕地的综合产出能力。本文基于系统理论提出耕地利用系统框架,构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对富锦市垦区与农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利用从经济、生态、社会3个方面构建由气候等12个要素组成的耕地利用系统,能够较为清晰地阐明耕地功能与效益内在关系;2受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等土地产权影响,农区综合效益高于垦区,农区社会效益明显高于垦区,垦区生态效益却显著高于农区,垦区经济效益略高于农区;3在农业生产和制度改革方面,垦区与农区应相互借鉴∶垦区适度放宽农业生产管理行为,增强职工自主权,促进农地使用权流转;农区适当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基础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全峰  杜国明  胡守庚 《资源科学》2015,37(8):1561-1570
∶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是耕地粮食生产、社会保障和生态服务等功能的综合体现,反映特定土地产权制度与农地经营模式下耕地的综合产出能力。本文基于系统理论提出耕地利用系统框架,构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对富锦市垦区与农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利用从经济、生态、社会3个方面构建由气候等12个要素组成的耕地利用系统,能够较为清晰地阐明耕地功能与效益内在关系;②受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等土地产权影响,农区综合效益高于垦区,农区社会效益明显高于垦区,垦区生态效益却显著高于农区,垦区经济效益略高于农区;③在农业生产和制度改革方面,垦区与农区应相互借鉴∶垦区适度放宽农业生产管理行为,增强职工自主权,促进农地使用权流转;农区适当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基础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相似文献   

13.
综合性土地整治集田、水、路、林、村、屋于一体,是整合城乡国土资源,实现国土资源集约化、综合化利用的有效路径。本文结合重庆经济发展需求的差异性和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提出六种土地整治模式,以此缓解"用地难"矛盾,打造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4.
西藏高原农牧系统耦合发展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是西藏高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两方面重大需求。文章根据西藏地域分异的特点,对藏北地区草地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以及高原地区农牧民面临的增收困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区和牧区互动耦合的区域发展对策。即利用西藏"一江两河"河谷农区丰富的水热和土地条件,建设草产品和饲料基地,实施"南草北上"工程,对藏北地区的牲畜进行季节性补饲,缓解草畜矛盾,遏止草地退化,不仅可以改善藏北草地的生态环境,同时还可以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从而实现西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牧民收入增加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耕地后备资源现状是开展土地整治的基础,是切实保护耕地,实现四川省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保障。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的启用,对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潜力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会对土地整治科研、测绘、设计、施工以及验收等技术和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变化。在"二调"数据的基础上,对四川省耕地后备资源进行调查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土地整治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对中国土地整治发展方向及其实际经验的评价及提出些许建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及总结归纳法。结果:当前中国土地整治发展畸形,经济利益多于生态利益,设计工作不合理,土地整治不成体系,整治效果不理想。结论:加强生态理念与土地整治的融合,健全法律体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维持生态环境多样性,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加强土地整改项目施工,是推动国土资源开发、促进基础建设的重要途径。建立较为可行的土地整治项目施工管理体系,通过体系的理论来指导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质量施工,能够取得更高质量的土地整治效果。文章将重点研究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质量施工管理,从不同管理角度探讨关键因素的处理,为构建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体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受沙化区域影响的脆弱区域是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减贫发展的难点与重点。文章梳理了我国沙化土地防治利用方式和节水措施,指出了沙化区域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原始沙地,缺乏沙化土地整治利用背景下新造土地的节水研究。以榆林市沙化土地整治与区域农业发展实践为例,阐述了水资源约束区域,利用红黏土对沙化土地进行结构化整治,增强土壤持水性和保水性;结合种植模式优选和现代灌溉技术,测定了玉米、大豆和马铃薯生长季的灌水量分别节约41.72%—61.49%、25.57%—34.43%和63.92%—70.05%,实现了水资源缺乏区域的水土资源耦合与高效利用。从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人地系统协调、生态文明建设、适宜性评价等方面展望了水资源约束下的沙化土地整治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9.
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与整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退化、土壤污染严重等,影响了粮食安全。文章针对目前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土地整治入手,分析了土地整治促进耕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实现途径,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土地整治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突出, 主要表现在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退化、土壤污染严重等, 影响了粮食安全。文章针对目前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土地整治入手, 分析了土地整治促进耕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实现途径, 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土地整治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