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过渡,大批"扩招"背景下的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更是承载着巨大的社会压力,高等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校要怎样实现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下将庞大的学生人力资源转化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资源?面对如此严峻的教育命题,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整个高教系统都在热议、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从目的、方法和效果三个视角探讨了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三问:"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角度阐述了"为谁培养人";从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角度分析了"怎样培养人";从以德御才、四有新人的角度讨论了"培养什么人"。正确理解"人才培养"三问可以有效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步伐,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与更多的家庭和民众有了非常密切的直接关联,高校持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办好大学?怎样办人民满意的大学教育?这也是国家主要领导人最关心的问题之  相似文献   

4.
赵惠玲:姊崎洋一教授您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之邀为我们做了一场"当前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学术报告。我作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受《大学·研究与评价》杂志编辑部的委托,想就此报告的内容请问您几个问题。日本大学在促使高等教育发展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其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姉崎洋一:日本进行的是美国式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5.
关于加快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时代的变迁,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表现出无法适应拔尖创新人才的现代培养目标,也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对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大学应当坚守什么样的高等教育理念?我们应当创立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特色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高度集中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千校一面”的状况被完全打破,“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这所大学”,已成为摆在每一所大学面前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同时,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客观上要求大学办出特色,培养的人才富有个性,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模具”。笔者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通过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对特色人才培养进行了阐释,并就特色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7.
面向21世纪大学生素质结构及培养途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等教育是培养适应现在与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世纪之交的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给今日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一个紧迫而现实的课题 :面向 2 1世纪的大学生具有怎样的素质结构才能成为未来社会的高级专门人才 ,承担起祖国在新世纪腾飞的历史使命 ?而今天的大学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这样的素质结构 ?本研究基于对高等教育前瞻性的理解 ,立足于对 2 1世纪世界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的简要分析 ,提出能适应这种趋势的今日大学生应该具有怎样合理的素质结构以及培养途径。一、面向 2 1世纪决定人才培养的几个趋势高等教育培…  相似文献   

8.
2012年,正如斯坦福大学校长所比喻的那样,MOOC像"一场数字海啸"席卷了世界高等教育,世界顶级的名校纷纷加入。那么大学是如何选择合作伙伴的?MOOC在大学里是怎样运作的?MOOC给这些学校本身又带来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以乔治城大学为例,带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业内人都知道,随着科技含量在应用技能岗位的增加,既有技能又懂市场,既能应用又熟知理论的复合型高校毕业生已然成为了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紧缺人才。对于旨在培养此类人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如何实现校内教学与企业需求的有效衔接?如何将人才培养挂钩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如何让高校通过校企的产学研联动扮演好为社会"协同创新"的角色?如何真正破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的矛盾?这一系列由教育和社会共同引发的问题值得探究。2005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合作  相似文献   

10.
论"教学型"教授--兼谈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2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时代进一步强化了大学功能,突出了大学地位,赋予了大学更艰巨的任务。高等教育承载了更多希望,也承受了更大压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更广泛的关注。大学教学的中心工作是什么,如何处理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怎样保证教学质量等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本文试分析部分高校设置的“教学型”教授岗位,以进一步探讨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一、观点: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的基本职责《高等教育法》规定,现代大学有三大任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但…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战线进行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和怎样建设这样的高等教育"的研究.到1997年汇集研究成果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对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入开展"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要关注时代背景、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宏观高等教育治理思想、大学建设与人才培养思想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大学是一个以人才培养为重任的场所。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正在从"精英"向"精英与大众并存"转化。无论哪一种人才培养方式,只要尊重教育规律与时代要求都会取得成功。当前我国的大学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存在着混乱现象。其原因一是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相关,二是与大学对自身社会责任的认识不清晰相关。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大学在人才培养策略选择上有着与政府、社会等利益博弈关系。  相似文献   

13.
康乐 《文教资料》2008,(3):171-172
大学的社会责任、大学的社会功能与使命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经久不衰的主题.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大学逐渐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大学的责任与价值再度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中国的大学应该肩负怎样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对我国大学的社会责任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并提出对此问题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钱学森之问"是钱学森先生留给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财富。钱老逝世之后,这一疑问热度不减,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不断发出追问。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几乎成为众矢之的。钱老的质疑与社会各界的不断追问反映了什么教育问题?其发问的实质是什么?为破解这一疑问,大学教育需要进行怎样的改革?除了大学,还有谁应共同直面"钱学森之问"?围绕这些问题,本期"高端访谈"栏目对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5.
布鲁贝克大学社会职能思想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鲁贝克以“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为基点,就大学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等社会职能中出现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为大学在保持学术自由与政府控制的夹缝中生存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布鲁贝克关于大学社会职能的思想对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当前存在的很多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观的演变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伴随着社会与文化变迁、政治变化、科技发展,人才培养观经过了清末"维新"人才观、民国时期"通才"人才观、新中国"社会主义"人才观的演变。人才培养观的演变体现出高等教育与政治体制的关系,为研究现代大学精神提供了依据;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经过碰撞和摩擦逐步由分离走向融合,推进"专"、"通"相融的人才培养观形成;发展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异质化是高校主动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才培养观引领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编者导读:当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而"纲要"的核心问题,无疑就是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换言之,就是教育应该如何改革才能"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人们通过各种渠道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角色也正在发生改变,从直接向社会提供人才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转为高等教育提供"准人才"的教育,这就导致社会大众在讨论人才培养时,常常聚焦于高等教育,忽略了基础教育对于国民素质的奠基作用,而这一倾向无疑是需要改变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首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高水平大学来说,尤其体现在创新人才培养上。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比较关注"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对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就,我们完全不必妄自菲薄。改革开放以来,不管是在重大科技创新领域还是在政府、企业和各项社会事业中,涌现出来的无数杰出人才,主要还是由我国高校自己培养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分析了日本大学教育变革的背景,介绍了日本大学教育变革的主要方向和日本立命馆大学人才培养中几项值得借鉴的做法.然后,提出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重新思考应该如何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最后,笔者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更新、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环境的创造和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三个方面对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哈佛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全人"的教育;芝加哥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益智厚生";普林斯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重基础、强交叉",这三所大学在美国顶尖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独具特征。它们从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制度以及课程设置三个纬度廓清了美国精英式高等教育的本质诉求。强调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应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大学的核心职能在于教学育人,以制度的约束保障本科教学的重要地位;大学要为社会的进步提供动力,为社会的发展创造价值;大学的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大学教育是自由的教育,是为了自由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