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读者群体。要使读物适合这个群体,除了应该区别"青年读物"与"新生代农民工"读物的不同之外,还应该增加读物的"实用性"。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读物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对其特异性的关注上。  相似文献   

2.
青年读物,就其读者对象来说是明确的,即面向所有的年轻读者。但是,青年读物所界定的内容,却因人因时等因素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理解。有人说,青年读物主要是思想修养读物,所以,选题总离不开谈人生说理想;有人说,青年读物内容无所不包,因为青年读物确定的是年龄范围,而不是控制的阅读范围。我个人认为,以上两种看法都未免失之偏颇。纵观多年来的青年修养读物,在形式和内容上往往脱离青年人的思想实际。青年读物应该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柏杨,这个名字让时光倒流,把人们带回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柏杨的那本名著《丑陋的中国人》正在大陆的读书人当中流传。这是一本介乎畅销书与禁书之间的读物。虽然是公开出版物,但对于大多数大陆读者来说,依然有阅读禁书一般的惊喜和惶恐。  相似文献   

4.
被广大群众称为“小人书”的连环画,应该以谁为主要读者对象?这在连环画工作者中意见不同。有的同志认为连环画是通俗性文艺读物,具有广泛的读者。但在这广泛的读者中有主次之分。少年儿童是主要读者,青年人、成年人也有不少看连环画的,但毕竟不如少年儿童多。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连环画是通俗性文艺读物。它象电影、戏  相似文献   

5.
重视与规划大众读物出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大众读物,顾名思义,是面向大众的、为大众创作的出版物.按照大众阅读取向,广义的大众读物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思想修养读物,如:<雷锋的故事>、<思想修养漫谈>等.这类读物的读者也有想提高主体的道德修养而主动选择阅读的,但大部分阅读则是自上而下,上面号召,下面响应,读者处于被动的阅读.第二类是信息知识类读物.包括文化类知识和实用类知识等.大众选择这类读物,虽然是出于主动,但往往是在某种压力(生存的压力、发展的压力)下的选择,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第三类是愉悦读物.是大众有了休闲时间,有了经济上的基本保障,出于审美、愉悦和娱乐的需要而产生的.这种阅读既不是自上而下,也不是出于某种压力下的选择,完全是读者由衷的需要和喜欢,发自内心而生发的自由选择.狭义的大众读物,专指第三类的大众愉悦读物,它属于大众文化的一个分支.本文所涉及的大众读物,也偏重于第三类. 1  相似文献   

6.
一、适应读者 1.确定读者对象和读物起点从书籍出发,适应读者,吸引读者,最终创造读者,并从读者中提纯或过滤出某种对出书有用的信息,形成社会学意义上的“互动”,这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出版物的根本目的所在。但是,创造读者的先题条件是了解读者、适应读者。作为编辑,应该研究读者的层次、心理和兴趣,这是研究自己的编辑工作如何适应读者的基础。书籍与读者既然是一种“互动”关系,那么,要想适应读者,首先就有一个根据出版社的性质和  相似文献   

7.
录音读物是语言学习中不可缺少的读物。可是在出版社的发行报表中,有一项数据令人费解,配套音带与图书的发行比例仅在01%~1%之间。原因何在?在拥有语言类读物大量读者的大中专院校内,外语系、图书馆、电教中心、服务公司等大都有一项加工复录磁带的业务。这些...  相似文献   

8.
杜菁 《中国传媒科技》2012,(12):165-166
健康读物的编辑有关读者的健康生活,甚至生命安危,是出版物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必要加强健康编辑的读者意识,为读者提供优秀的健康读物服务。  相似文献   

9.
党报对读者来说,既是普通的读物,更负有一种特殊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党报是党的喉舌,是连接党和人民的桥梁和重要渠道,报纸负载着党的声音,必须能抓住读者,影响读者。用一句时尚的话说,就是必须能“吸引读者的‘眼球”’。那么,报纸靠什么吸引读者的“眼球”呢?关于这个问题,也有一个时尚的词,就是吸引读者“眼球”靠报纸版面上的“亮点”。  相似文献   

10.
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军事理论读物丛书”,已经开始与读者见面了(总选题二十余种,已出版六种)。该丛书是这个出版社邀请一些长期从事军事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同志编著的。这是我国系统研究军事理论问题的第一套丛书。军事理论是军事科学最重要的一个领域,包括军事思想和军事学术两个部类。军事思想主要是研究战争基本理论,如军事与政治的关系,军事与经济的关系,建军路纱等,军事学术主要包括战略学,战  相似文献   

11.
编辑学的性质、任务和内容编辑是一种工作。编辑学是研究这种工作并以帮助从事这种工作的人作好工作为目的的。有多种多样的编辑——书籍编辑、期刊编辑、报纸编辑,广播、电视各种节目的编辑。书有各式各样的书:以读者的年龄阶段分,有儿童少年读物、青年读物、成人读物;以书的内容分,有哲学读物、文学读物、自然科学读物、社会科学读物、应用科学读物、科学普及读物,等等;以书的用途分,有教科书、参考书、工具书,等等;以书所包容的范围分,有专著、选本、丛书、总集,等等;此外还可以有若干别种分法。期刊、报纸也有种种。这里还没说到美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近两年国内学术界关于新媒体阅读在读物内容的深浅、长短、符号、媒介体验等方面的争议,提出要客观看待浅阅读盛行、阅读的深浅与新旧媒体没有对应关系而与读者的思考深度有关系、微阅读也能带来深思考、文本和多媒体符号与是否能带来思考没有对应关系、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体验各有其长:图书馆等阅读服务机构应以读者为中心,融合纸本阅读与新媒体阅读,建立新的阅读服务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变革与优化,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影响,文章采用逻辑推演的方式分析生成式AI对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作用关系,归纳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服务转变内容。研究发现:生成式AI可以通过智能推广策划、智能推广营销、智能讲解咨询实现馆藏资源推广智能化;通过读者身份虚拟化、读物资源多元化、阅读场域沉浸化助推阅读活动场景化;通过读物信息精准推荐、读物内容深度解读、一对一式陪伴阅读促进读者发展精准化和个性化。  相似文献   

14.
究竟怎样才能提高通俗政治理论读物的质量,使它拥有更广泛的读者,从而产生比较理想的社会效果,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同做任何事情一样,不了解和不熟悉我们所从事工作的对象,不认识它的规律性,就无从做起。从事通俗政治理论读物的创作和编辑工作的人们,首先遇到的共同问题,就是要了解和熟悉通俗政治理论读物本身具有什么特点?因此想要提高通俗政治理论读物的质量,必须认真回答这个问题。通俗政治理论读物有些什么特点呢? 第一,通俗政治理论读物的形式多样,不  相似文献   

15.
读者最本质的属性是阅读,研究读者的中心课题,应该是读者的阅读活动。“阅读法”以整个阅读活动为研究对象,涉及读者、读物和阅读环境等三个主要因素,研究读者与图书在一定环境中的对立统一关系,研究读者的过程、方式、分类、特点等规律性问题。(一)在现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对读者工作的研究已经摆在很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工作者开始认识到读者工作的重要意义。接受了“以读者为中心”、“读者第一”、“一切为了读者”等观点。所谓读者,就是指阅读图书的人。读者,是人与图书发生阅读关系的特定称呼。读  相似文献   

16.
李爽 《出版广角》2016,(24):21-23
“后真理时代”给出版界带来了幸运转折点,因为纸书会在这个电子读物满天飞的时代再次吸引年轻读者,而出版界如果能抓住这些年轻读者,就可能实现出版业的“文艺复兴”.  相似文献   

17.
“疗愈类”读物是与阅读疗法理论相伴而生的一个概念,对其界定尚无定论,我们大致可以把它理解为是那些能够抚慰心灵、有利身心健康、辅助疾病预防和治疗的读物。它们是阅读疗法赖以实施的物质基础,是阅读疗法实施过程中读者在治疗师咨询指导或自我帮助下,有选择性地去阅读的读物。  相似文献   

18.
读者兴趣是指人们对读物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使人们对某些读物给予特别注意,并具有向往的心情。读者没有兴趣的读物,就不会有好的出版效果。把握准读者兴趣,对新闻理论类读物的刊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已近40万大军。在这些新闻工作者中,地市报及专业报、企业报工作人员占多数。其中又以近年来由基层宣传岗位上调入的为多。这些同志理论训练不足,而他们中的多数又在工作岗位上起着“挑大梁”的作用。他们最需要加强新闻业务理论学习以增强后劲。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逐渐严重,各地图书馆为了保障老年读者人群阅读体验感,推出各式各样的阅读方式,目前有声读物是较受老年读者欢迎的方式之一,对有声读物资源建设进行研究有助于图书馆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路径。通过对湖北省图书馆实地考察、线上平台查询图书馆中有声读物的资源特点并进行分析,再通过线上图书馆留言板、微博等平台中用户评论和对部分老龄群体非正式化访谈的方式,综合了解该群体对有声读物资源需求及获取过程中的问题。结果发现老年读者群体对有声读物资源有着多元化需求,但图书馆对有声图书资源宣传力度不够,资源量和种类有所缺乏,缺少对资源及时更新和维护。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给今天的读者以参考、借鉴,这本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但《中国古代童蒙读物大全》一书,却没把这项工作做好。它对读者极不负责任,粗制滥造,表现出一种很不严肃的出版作风。下面试从六方面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