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静雯 《科教文汇》2012,(26):165-165,179
本文通过结合芭蕾舞剧《吉赛尔》,论述了演员在舞剧中对人物性格把握的相关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对鲁迅历史小说《故事新编》中“油滑”的创作方式进行阐释。首先,指出“油滑”的创作风格如何而来,并举例说明了其运用油滑的不同方式。透过对古人“不敬”的“油滑”背后,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油滑”而不“庸俗”,揭示历史又不受史料的羁绊,体现了鲁迅深厚的写作技巧和睿智。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英国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爱情悲剧进行多向对照和比较,从分析其表面的趋同入手,再探究其相异之处,从而揭示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造就了两部悲剧作品男女主人公的不同的爱情表现以及文本所表现出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论述贾科梅第绘画的线性结构与绘画精神以及自我绘画创作之间的关系。其绘画之中所使用的绘画语言(如距离、幻象、空间推移等)主要是用来表现人类本身内心世界的恐惧、孤独、陌生、迷惑等心理状态。通过哲学家萨特对贾科梅第绘画的独到见解来剖析其绘画创作的本质。然后透过贾科梅第的绘画现象来阐述自己对绘画的艺术观点——从人类的本性出发,把贾科梅第绘画的线性结构运用到画面当中,并结合时代特征赋予创作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刘松博  王曦  赵锴 《软科学》2023,(8):46-51+58
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立足于中国组织情境,探讨了领导幽默对员工失败学习行为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北京一家高科技企业516份三时点“领导-下属”匹配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员工结构需求显著负向调节领导幽默与员工心理安全之间的关系,即员工的结构需求越高,领导幽默与员工心理安全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弱;员工心理安全对其失败学习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领导幽默与员工结构需求的交互作用通过心理安全间接影响员工失败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6.
刘夕媛  李巧玲 《科教文汇》2007,(8X):174-174
中国的传统叙事以真实简约为宗,古代杂俎类小说的叙事特征即是表现为对只言片语的简短记录。往往仅意于传述而无意于创作。然而细节化叙述以及与之相应的多种艺术表现方式的出现又无疑是人类智慧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小说作为一种叙事话语系统从不具备文类意义的“残丛小语”到幻设成篇的文学样式,也正体现了这一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高峰  巩丽美 《科教文汇》2008,(33):260-260
本文试图从这二部舞剧音乐入手,进行比较、分析与研究,以期了解音乐大师的音乐创作历程,总结音乐大师的艺术创作规律和音乐思想脉络。  相似文献   

8.
以舞剧《孔子》《永不消逝的电波》《在远方.在这里》的服装造型为例,分析、探讨在有限的题材空间中,采用打碎重组、去繁从简等方法寻求无限的创作可能。  相似文献   

9.
许婷婷  李永辉 《科教文汇》2008,(25):262-263
中国传统绘画创作中,含蓄冲淡的艺术表现形式,以一种更简约更概括更具有深远意味的方式,对传统书画家在对作品的境界的追求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作品分析及表现形式的总结中对含蓄冲淡的表现形式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试图从中总结出中国传统画意境深远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0.
张涛 《科教文汇》2009,(7):269-269
在当今中国舞蹈界,舞蹈创作已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舞蹈以及舞剧。但是,在中国众多舞蹈作品中,形武主义的舞蹈作品少之甚少。因此,我们对任何的创作手段都应该去尝试,井使其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诗人海子一生崇拜梵高,称梵高为"瘦哥哥",无论创作心理、还是创作内容,海子都与梵高紧紧相随,甚至出名的方式都不自觉地相随梵高。试从二人的生活经历、创作背景、创作理念、作品风格、精神认同等方面找出二者事态表现相似性的原因,并进一步得出结论:海子,就是中国诗坛的梵高。  相似文献   

12.
按照传统观点,墨家的“推类”是一种类比推理,但这种观点存在一定的困境。从“推类”的推理结构看,墨家“推类”的“故”“理”“类”“辞”的推理结构并不是一种类比推理,“理”和“类”只是保证结论“辞”成立的一个共支撑条件,这个条件主要表现为类同准则,其中,类同准则的支撑强度决定了结论“辞”是真的、是可满足的或者是假的。墨家的这种逻辑思想具有意象性和非形式性,这也决定了中国逻辑思想的内在特质。  相似文献   

13.
朱宝军 《科学中国人》2014,(3S):230-230
一、反复吟咏 汉语言文学讲审美、体验、感悟、直觉,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钱理群说:“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的文化,而不同于偏于分析的西方文化。”用方块字连缀而成的中国古典诗词,一直洋溢着一种独具魅力、生生不息的灵性风韵。灵性是古典诗词的一种鲜活气脉,故非吟诵涵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口诵心惟,咀嚼体悟,共鸣感奋,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积蓄精神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4.
文化对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是巨大而又深远的.在论述了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概念、特征的基础上,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思想、政治伦理特征、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学术观、文化心理结构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提出了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策,以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  相似文献   

15.
罗平英 《科教文汇》2009,(1):224-225
西方传统文化言意观以亚里士多德的“指称论”和约翰·洛克的“意念论”为基础,以此滥觞并呈枝繁叶茂之态;中国传统文化言意观则主要笼统表现为“言尽意论”,“言不尽意论”和“以象立意”。中西方传统文化言意观的这种差异,根源于不同的文字形武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刘玉明 《科教文汇》2009,(3):222-222,227
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当代心理健康观逐渐摆脱的单线思维方式与理论支持,形成了“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理论模式。文化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学的本土化兴起,越来越注重本土文化对个体、群体心理的影响。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孕育了许多有价值的心理健康观念,特别是儒道佛的融合从不同侧面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心理健康观念。由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存在,其心理健康观也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在与时代相符合的大前提下,融汇当代心理健康观,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心里健康观与方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任转转  邓峰 《软科学》2023,(1):9-14+22
以2013—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数字技术、要素结构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结果表明:(1)数字技术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是当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传统要素结构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为正向促进,这种促进作用在经过不同模型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3)从技术和结构关联作用结果来看,数字技术与传统要素结构转型交互影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后扬的U型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8.
周薇 《科教文汇》2007,(8X):165-166
王维早期秉承着儒家的政治理想与美学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着他的山水诗的创作与他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也是他选择“亦官亦隐”生活方式的深层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9.
产品设计总是依据人的目的需求来定位的。在当代设计发展的趋势上看,人的需求受到高度重视,全面考虑人的需求的“人性化设计”成为当代工业设计的重要主题之一。人性化设计指的是设计要符合人性的要求。要满足人的需求,也就说要同时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心理)需求。如何满足人的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需求呢?设计师通过对设计形式和功能等方面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赋予产品以“人性化”的品格,使其具有情感、个性、情趣和生命。一般而言,设计人性化的表现方式有如下几种 1.更适合人体生理结构的造型设计,  相似文献   

20.
《百科知识》2002,(3):45-47
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历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制定各项政策的重要依据。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迁,各阶层之间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也日益明晰。为了对这一问题有个详尽的了解,本刊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重要成员、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王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