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双导师制"师资队伍建设,是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关键要素,也是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学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实践,从建立双导师师资制度体系、组建校企"双导师"团队、提升"双导师"素质等方面阐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经贸分院的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制定了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双导师"制的教学方法、"双基地"的实训教学路径、双元制的评价机制,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推进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特点,从团队职责与组建、培养方式、考核何激励措施三个方面,研究高职现代学徒制"双导师"团队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4.
陈成  石嘉忻 《江苏高教》2021,(12):147-150
实施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江苏省以多种形式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和培养规模,强化"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与企业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逐步形成了学校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两种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在构建职业教育集群式发展平台、企业引领创新改革、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专业技能实训等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和优秀案例.  相似文献   

5.
校企融通课程是现代学徒制实现双主体育人的重要载体,而DACUM则满足高职药学校企融通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课程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体、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互动、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课程组织以教学做一体为主导、课程开发实施以校企双元为主体,是高职药学现代学徒制校企融通课程建设的五大要求.基于DACUM的高职药学现代学徒制校企融通课程的实施要建立目标共赢的高职药学现代学徒制校企融通课程运行制度,构建校企共育的高职药学现代学徒制校企融通课程体系,开发互利共享的高职药学现代学徒制校企融通课程资源,组建责任共担的高职药学现代学徒制"双导师"教学团队,实施工学交替的现代学徒制小班化试点教学.  相似文献   

6.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中的热点,校企双主体育人是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实现校企双赢是现代学徒制成功开展的内生动力。笔者作为学校校企合作专项工作的负责人,结合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要求,以本校的校企合作为例,提出构建"四双一体化"的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模式:(1)"双主体育人";(2)"双身份管理";(3)"双导师教学";(4)"双合同保障";(5)校企共同制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及质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亟待解决的五大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合作以师带徒强化实践教学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应从构建"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双身份"学徒身份问题,形成"双体系"校企课程结构,打造"双导师"专兼师资队伍,建立"双标准"考核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来解决教育模式、学生身份、课程体系、导师机制、评价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8.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合作以师带徒强化实践教学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应从构建"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双身份"学徒身份问题,形成"双体系"校企课程结构,打造"双导师"专兼师资队伍,建立"双标准"考核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来解决教育模式、学生身份、课程体系、导师机制、评价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9.
培育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现代学徒制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落实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双主体责任",通过"双导师"教学团队、校企联合开发和实施教学与实习、校企文化氛围营造等途径,培育工匠精神,助力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探索"企业与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战略选择。基于17家现代学徒制企业试点的分析,发现企业受到来自"学徒""双导师""课程与教学"及"政策及资金投入"等多方面因素的困扰;基于此,拓展"学徒"招生渠道、厘清"学徒"身份、培养"学徒"契约精神、构建"因企而异"的个性化"双导师"管理制度及管理机制、重构"学徒"课程体系、开发学徒培养的适切教材、完善和创新关于"学徒"的政策体系并关注政策执行,是破解企业现代学徒制实施困境的重要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大部制”和“学部制”两个概念的实际案例和统计数据,分析两者在概念起源、应用领域、工作原理等方面的差异,得出两者在高校改革中的定位,似“一个硬币的两面”,各自独立、缺一不可、合为一体共同构成了我国高校改革的完整体系.高校“大部制”改革适用于高校行政职能部门的改革,高校“学部制”改革适用于高校学术组织的改革.“大部制”和“学部制”是我国高校完善自身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体制的重要“两翼”,有利于下放高校行政权力,解放学术权力,建立现代化大学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前所进行的和谐社会建设,必然要受“制度”因素与“非制度”因素的双重规制。一方面。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政策、奈例等“制度性”因素规范着各种社会关系;另一方面,社会秩序和大量社会关系又游离于法律规则之外,“非正式制度”因素发挥着调节人们的行为和一定社会关系的作用。和谐社会建设应强调“非正式制度”因素的积极形态。使“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外在制约转化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内源动力。  相似文献   

13.
"学分银行"制度是目前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重要的方法,建立保障体系的目的是构建"学分银行"的建设工作系统,保证建设质量,提高"学分银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4.
高句丽后期“城人”与“城体制”略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句丽“城人”即是高句丽各城中的军士。它是高句丽后期地方行政体制变化和部族化政权体制相作用的必然产物。“城人”是高句丽“城体制”社会结构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是高句丽山城防御所倚重的最主要力量。通过部族体制组织起来的“城人”使得高句丽后期的各“城”团聚成了一个个难以攻克的军事据点,是“城体制”得以取代五部制成为高句丽后期地方行政体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张晓波 《教育与考试》2021,(1):42-48,41
在朝鲜王朝,“进士”指通过小科进士试获得的功名,相当于中国的“生员”,这与中国科举“进士”有很大的区别。此外,朝鲜王朝把本国所有科举考试的居首者,均称为“壮元”。朝鲜王朝科举中“进士”“壮元”的特殊用法,为中国明清与朝鲜王朝士人在科举交流中带来了障碍,也为后世朝鲜王朝科举研究者带来困惑。尤其是当前,除韩国以外的学者容易混淆朝鲜王朝与中国的“进士”一词,①且常常将朝鲜王朝科举中的“壮元”误作“状元”。因此,研究朝鲜王朝独特的科举用语体系,有助于探析朝鲜王朝在学习、模仿中国科举制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全国各高等院校积极探索从“学年学分制”向“完全学分制”的改革,作者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两种模式进行分析比较,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将两种模式的优势与学校发展的实际结合,试论未来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增补汇音》是继《汇集雅俗通十五音》之后 ,又一部反映漳州地区方言的通俗韵书。《增补》收《汇集》韵字近三分之二 ,受《汇集》影响颇深 ,书中四处标明“漳腔”,所以漳州音不是其本音。本文通过具体的分析、比较 ,认为《增补》反映的本音当是漳浦以东 ,接近龙海、厦门的语音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中国的公立大学一直致力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但人们发现脱胎于中国特有单位制度的公立大学在制度转型中面临着"途径依赖",这使得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举步维艰。因此,文章分析中国单位制中成员与单位的关系以及作为单位制的公立大学特征,对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将会有新的启示:(1)单位制度是中国特定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要把它放在历史与世界比较的视野中来研究。(2)从社会控制的视角来考察单位制度这是不够的;要站在个体的视角来看待单位给人造成的影响,从成员的角度看,对组织的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与单位制度联合起来,将会对单位制度研究取得新的突破。(3)单位制在学校中的研究基本上还没有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因此应大力发展单位制与学校的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4)单位制在学校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单位制在学校的表现及影响、应对教师文化和学校文化对于学校单位制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层反思。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学科发展中的"制度"与"制度化"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制度”和“制度化”的角度,理解和探讨教育学科自身的形成与发展是论文的中心思想。为此,论文探讨了教育学科中的“制度”和“制度化”概念及其功能、教育学科制度化的基本过程和历史简述,并提出了对当前教育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制度性缺失的诊断及其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20.
"学分银行"是学分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学生的"客户"身份得到强化,学校和教师的服务地位更加明确,具有灵活、多样和容易进入时间和空间的优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大大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在一些地区、学校、社区和企业,积极探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学分银行"的推行需要对传统教育模式作较大范围的改革,它的有效实施,将有助于推进教育公平,改进教育服务,创建学习型社会,并推动高等教育学业管理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