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鉴MIT、欧林及国内高校经验,提出新工程人才知识思维、个人品质、领导才能三维能力内涵,从"平台+模块+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应用+综合创新"三级能力培养体系、实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多元化实践活动、实践基地建设、机制与保障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二段式毕业实习、未来E星计划、综合竞赛实践模式,建立无线产业众创空间、校企协同实习基地、虚拟企业实验室、创新创业教学中心等平台,形成一套依托政府产业学科优势开展电子信息类创新创业工程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模块化、研究性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基于OBE理念,构建了"四维一核"的实践教学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创新实践教学过程、革新实践教学方式、推进实践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持续改进,达到培养具备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满足"创新驱动"发展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目前高校培养电子信息类人才存在的问题;基于跟进式教育理念,构建了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人才主体,以教学实践、工程实践、创新实践和企业实践为四翼,协同互补的实践育人培养体系;建立了"基本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实践技能和创新应用能力"阶梯递进的"跟进式"人才培养机制,以期为电子信息类及其他工程类学科的人才培养探索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4.
以"新工科"教育改革中"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为指导,围绕"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为教学目标,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优化内容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和改进教学模式三个维度入手进行改革实践,着重推出"交叉、融合"教学内容体系、"实验设计、实务实践、科技竞赛"梯度式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5.
基于"新工科"创新理念进行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实践教学改革,主要从加强专业基础课认识、教学模式、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的连接3个方面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尝试。"新工科"电子信息专业基础课一体化教学设计了实验教学、科研和企业需要导向结合,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评价体系改革3个方面内容。实现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建立科学的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在分析天津市高校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实习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并建立了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包括实行"校企互动式"实践教学方式、联合建立以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产学研"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并且制定了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实习方案,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解决强化学科基础与增加前沿知识学时矛盾的新途径.确立了"基础平台+特色模块+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四层次两结合"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基础平台和特色模块系列课程建设,优化了课程体系,加强了学科基础;以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课内课外结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为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电子设计(即电子系统设计)教学课程体系,是指电子信息学科本科生教学体系中,除"校、院级平台课"之外的专业技术课程体系。本研究的目标,是构建符合现阶段电子技术人才实践能力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电子设计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一直处在改革和建设之中。论文阐述贵州大学电子信息学科教学体系改革与实施的方法,重点从课程体系的电路基础层、综合设计层、专业基础层、研究创新层等4个教学层次设计展开研究与探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证明,这套课程体系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基于OBE理念,构建了“四维一核”的实践教学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创新实践教学过程、革新实践教学方式、推进实践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持续改进,达到培养具备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满足“创新驱动”发展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培养电子信息类人才是现在高校的重要责任。对教学模式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详细描绘了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中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介绍了教学改革的方案。为更好地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培养有实践能力的电子信息人才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