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现了中央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法治教育贯穿始终,小学涉及了34部法律法规,有效培育和提高青少年的法治素养,促进青少年完整法律人格的形成和完善.本文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策略进行探究,以期高效实现法治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德育学科,学生步入初中之后,心理和生理得到了快速发展,有必要向学生补充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对学生思想变化情况的关注。从学生长远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发展来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性不亚于任何一门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工作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革,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化与培育。本文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分析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生活化的内涵以及意义,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3.
黄赛梅 《成才之路》2023,(16):33-36
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关键性学科,必须关注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这是其他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前提和基础。文章基于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价值,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策略,以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强化学生的政治信念。  相似文献   

4.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法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对学生的法治素养培育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理论成绩,更应培育学生的法治素养。教师可引入真实案例、挖掘时政资源、创设法治情境、开展实践活动等,不断探究更有效的法治素养培育路径,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法治素养。  相似文献   

5.
法治观念是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之一。广东实验中学在生态体验观引领下,以全方位法治教育载体提升青少年法治认知,以对话式体验活动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以主体性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法治行为与法治信仰,构建“自然生态、类生态与内生态”三重圆融互摄的法治教育生态大课堂,促进学生法治观念核心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6.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法治插图是落实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抓手。对于法治插图,我们要读出法治意识的"真味",培育学生法治思想和法治情感,品鉴法治精神的"韵味",培育学生法治信仰,感悟理性逻辑的"意味",提升学生法治思维能力,延伸知行合一的"余味",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法治实践。  相似文献   

7.
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进步,法治意识也是每个社会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全面提高公民法治意识对维护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注重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的重要科目,应当引起全社会教育力量的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道德和法治的理论科目,对培养学生法治观念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探究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8.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更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将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深植到学生的心中,以成为指引学生成长的重要理念。这实际上也是事关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问题。初中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并以之打开核心素养培育的大门。从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形成的"体验加反思"的教学思路,即在教学中赋予学生充分的体验空间与时间,让他们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法治的必要性与作用,进而生成法治观念,这是有效的教学途径,也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法治观念的培养,应当是一个走向学生主体生命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形成法治意识和践行法治理念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培养、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至关重要.教师要从了解学生法治意识的现状着手,追寻其形成的原因,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策略.在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学校教学要知行合一,与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既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逐渐增强了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关注度,并受到了各级部门的重视。在小学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提高其法治意识,使其成为一名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本文就如何利用道德与法治课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展开分析,并提出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1.
高妤娟 《江西教育》2023,(11):46-47
道德与法治课程立足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以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和交往范围为基础,能促使学生在青少年这个关键时期“拔节孕穗”,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有效渗透法治教育,通过积极创设主题情境、丰富教学形式、紧密联系生活等路径,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12.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实施是对此的积极回应。通过对道德与法治课法治素养培育的内涵和当前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分析,找到有效的培育路径。在新时代,必须创新法治教育课堂形式,构建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家庭教育,构建适合课程要求、学生需求和时代需要的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唐莹莹 《考试周刊》2023,(32):141-144
新课标背景下,教育部门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表现出高度的关注。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可知,法治素养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对初中法治教育尤其重要。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过程中,需认清法治中国的建设现状,也要明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具体要求,还应依靠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落实法治素养的教育工作。文章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出发点,对学生法治素养培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初中生法治素养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明确学生法治素养缺失的原因,最后提出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14.
十九大提出要提高全民族的法治素养。《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依法治国,从青少年抓起,"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初中阶段,是学生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进一步强化守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程序思维,初步建立宪法法律至上、民主法治等理念,初步具备运用法律知识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我们教师要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进而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这样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未来成为知法、懂法、守法和护法的好公民,为国家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5.
法治观念核心素养是中学生立足社会、适应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有助于学生形成法治信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法治教育关系着青少年的身心成长,也关系着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巧提法治味、时政味、人文味,让法治精神真正融入学生生命。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的法律素养决定着未来社会的法律素养。因此,培养青少年的法治精神,让每一个青少年都能遵纪守法成了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点。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巧妙地利用一切教学资源培养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促使每一个青少年都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崇尚者、遵守者以及捍卫者。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8):125-126
加强中学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在初中生法治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法律知识的匮乏决定了提高法治素养的必要性,初中生法治意识的薄弱决定了提高法治素养的重要性,初中生法治思维能力的欠缺决定了提高法治素养的关键性。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育法治素养的"基本点";法律教学案例选择的真实性、德育性,是培育法治素养的"支撑点";参与法治实践提高初中生法治能力,是培育法治素养的"兴趣点"。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和认知能力,帮助他们了解、学习和掌握这个年龄必备的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能力,提升法治素养。  相似文献   

18.
伴随国家素质教育工程的深入实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和理性思维,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点。对加强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其法治素养的高低关乎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能否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农村初中生而言,这门课程更是他们系统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意识的主渠道。文章采用抽样调查法对平凉市的五所农村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道德与法治课程老师,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拟对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高度重视中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科学运用法治时政资源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是培育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方式,是发展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法治意识是高中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通过运用法治时政资源素材创设教学情境,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对法治的理性认知,培养对法治的情感认同,坚定对法治的崇尚与信仰,规范学生日常法治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