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部要求培智学校对学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并将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纳入教学体系,智力障碍学生需要接受社会生活适应教育,消除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培智学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建议,希望对促进培智学校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张小娟 《教师》2020,(11):91-92
作为特殊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培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培养是培智学校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由于培智学生和普通学生相比有其特殊性,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对培智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培养培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理论,从自理能力、劳动能力和职业技能三个角度来思考培养培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的培智教育课程改革掀起了培智学校生活教育的浪潮,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成为培智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教育部出台的《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明确要求,在课程功能上,强调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养成,注重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个人才能[1]。如何落实好这一要求,培养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并促进其他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培智教育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薛长爽 《天津教育》2014,(17):105-105
智障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培智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培养他们生活适应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以及一些简单的技能,在可能的情况下服务于社会。为给智障学生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育教学中,我校坚持“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自理,融入社会'”的办学宗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沟通交往能力是培智学校学生有效融入社会和共享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培养培智学校学生沟通交往能力可从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从学校教育、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等多个层面进行基于活动本位教学法的实践探索,形成全人关切与全程关注的沟通交往能力支持体系,有力保障和促进培智学校学生成为会学习、能交流、会自理、能自立的社会公民。  相似文献   

6.
培智学校学生受认知能力和言语能力的限制,常常以情绪的外部表现作为交际工具,用问题行为宣告对环境的不适应是他们惯用的手法。培智学校学生对学校的适应面临重重困难。本文为培养培智学校学生的学校适应能力,以微行动为立足点,从微环境打造,“长”积极情绪;微活动循环,“长”行为规范;微契机指引,“长”适应能力三个维度进行实践研究,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补偿缺陷,真正让学生在无“微”不至的教育引导下以微见长。这一研究对促进培智学校学生适应学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培智学校课程改革与社会适应目标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回顾智力落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适应目标在智力落后教育与培智学校中的重要地位;对我国培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社会适应目标进行了详细回顾与分析;以社会适应能力为切入口,对我国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与思考。培智学校的课程改革要“以生活质量为导向”;既注意课程的统合,又要注意课程的分层;要向“学校为本位的课程”模式发展;同时,注重“均衡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社会适应能力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为切入点,以兰州市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为例,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对培智学校校本课程进行研究,分析了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内容、组织以及评价,提出有关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重度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能力的生态化教育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校、家庭和社区相互支持的生态化教育模式的提出 近年来,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已成为我国培智学校的主体。智力不足导致他们适应能力的缺陷较严重。适应能力除直接受智力影响外,更是与环境交互的功能状态。适应能力作为生活的重心,有动态、可变的特点,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与支持便能增进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培智学校的教育是面向广大社会的,帮助那些智力落后的学生能够拥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自食其力的能力。所以对于培智学校而言,语文课堂的实用性更为重要,讲课内容更应该紧贴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拥有更多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语文课程是所有课程的基础,所以对于智力落后的学生而言,语文课程也是他们融入社会、终身发展的基础。过去,很多培智学校和正常学校一样,以传授知识为主,运用相同的教材,强调学科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语言实际生活的运用能力,忽视了提高学生生活能力。所以,现在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差异性教学,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解决学生本质性问题。帮助智障学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为他们将来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孙小霞 《甘肃教育》2020,(6):187-187
"生活适应"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中的一般性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它在培智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必须针对智力障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个别差异性,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矫正和改善智障学生的身心缺陷,教会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进而在可能的情况下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2.
生活适应是培智学校课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以提高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  相似文献   

13.
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是智障儿童。培智学校的教育应以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及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从培养智障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入手,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  相似文献   

14.
培智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开设培智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一些特殊人群学习并掌握用以生存的生活知识及技巧,使其能够具有基本的生活及社交能力。由此可见,培智教育教材的编写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为学生日后的生活提供帮助。文章分别从教材目标及教材内容组织两方面说明如何实现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校本教材编写的生活化,旨在提高我国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校本教材的编写质量,使教材内容更符合培智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5.
培智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培智教育学校办学形式多样但规模较小,招生出现多种类型残疾学生同在一所学校的情况。培智教育学校的办学困难既有办学条件方面的也有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发展培智学校教育有利于教育体制与体系的现代化,因此,应对培智教育学校性质进行界定,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培智教育学校的支持、管理与督导,提高培智教育的规模效益,提高教育管理者依法治教的意识及对培智教育的认识;重视对培智学校义务教育新课程的研究,加强对培智教育本质问题的探讨,以逐步构建培智教育的理论,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培智学校的学生多为智障学生,与同龄学生相比,在智力发展和操作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职业培训课程可帮助学生增强体质,使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其社会适应性。为此,培智学校应加强教师教育理念的改革与更新,明确学习目标和教学方向,发展课程的实用性内容,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考核机制,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7.
我们从班级学生的智力残疾程度、年龄和学生的发展状况等各个角度出发,制定符合每个培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个别化教育教学目标。提高培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培智儿童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存于社会的基本需求,也是我们特教教师对培智学生进行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生活适应教育是培智学校的核心教育内容。培智学校应在尊重学生特殊性的前提下,在校园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在课程实施中锻炼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在家校同步训育中提升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试论培智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力残疾儿童学校(以下简称"培智学校")是弱智学生形成道德行为、学会做人、培养社会生活能力的最主要的场所.弱智学生的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智学校的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生活语文是培智学校开设的一般性课程,其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关系到学生基础语文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以及生活适应能力的提高。文章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三名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师的教案从准备内容、目标设计、用具选择、过程创设、评价设定五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概述和分析。结果发现,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学设计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的现实特征:教学准备抓住了教学四要素,却缺乏对教学需求的精准把握;教学目标设计突显了个别化和工具性特点,却忽视了情感领域的目标;教学用具类型多样,却未切实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教学过程创设多样化活动,却未能融入生活语文的人文属性;教学评价设定注重个性化,却缺乏生活化和过程性的评价活动。文章基于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改进路径,以期为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学设计的完善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